新乾古渡

新乾渡 又名金川渡,古稱界埠渡。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有義渡木船5隻,清同治十年(1871)義渡船6隻。民國時期,縣設義渡局,常有義渡船4隻。1949年6月渡口設義渡組,有義渡船2隻。1962年義渡組改輪渡組,人力渡船改為機動渡船,義渡改為費渡。1985年輪渡組改為輪渡站,有渡船3艘,核定載客量為396人;其中南昌五四船廠製造的鋼質機動渡船2艘,動力為24馬力,核載150人,都備有救生衣30件,救生圈20個;另1艘為木質機動船,24馬力,核載96人。渡口設渡工19名,日渡量為0.7萬餘人次。現該渡口功能已被新乾大橋取代。

新幹縣渡口有:新乾渡 、三湖渡、蔣家渡、廖坊渡、白馬渡、莒洲渡、車頭渡、大洲渡、饒家渡、黃家園渡、灘頭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乾古渡
  • 別名:金川渡
  • 行政區類別:渡口
三湖渡口 對江處為張家山,古稱上沙湖渡,由三湖輪渡組經營,渡址設贛江西岸,有機動木質渡船2隻,共核載量120人,設渡工8人,日渡運量平均0.3萬人。
蔣家渡口 對江處為清江縣永泰,古稱婁家渡,渡址位於贛江西岸三湖鎮蔣家村,由蔣家村個體聯戶經營,現有木質機動船2隻,各12馬力,共核載量200人,有渡工12名,日渡量平均為100人。
廖坊渡口 對江處為大洋洲楊家,古稱大洋洲渡,今渡址設贛江西岸廖坊,由三湖鎮廖坊村個體聯戶經營,現有新乾船廠造木質機動渡船2隻,核載量135人,有渡工7名,日渡量平均為150人。
白馬渡口 對江處為石口,古稱石口渡,今渡址設贛江西岸白馬,由三湖鎮白馬村個體聯戶經營,現有新乾船廠造木質機動渡船2隻,34馬力核載量131人,有渡工5名,日渡量平均200人。
莒洲渡口 古稱莒洲渡,分為河東、河西兩個渡口;河東渡由莒洲行政村集體經營,有木質機動船1隻,12馬力,核載量45人,有渡工3名,日渡量平均30人;河西渡為荷浦村個體聯戶經營,有木質人力渡船1隻,核載量23人,有渡工3名,日渡量平均30人。
車頭渡口 古稱車頭渡,對江處為長排,由車頭行政村經營;1981年水上安全檢查時,因船質不好被封渡;1983年購峽江船廠造木質機動渡船1隻,4馬力,核載量18人,有渡工2名,日渡量平均20人。
大洲渡口 古稱楊家渡,由沂江鄉大洲行政村經營,有木質鴨婆型人力渡船1隻,核載量12人,有渡工1名,日渡量平均80人。
饒家渡 在三湖街西面4公里的袁河上。是三湖公社老屋饒家通向清江縣徐家的人渡。有渡船1隻。由老屋饒家村管理。
黃家園渡 在三湖街西南5公里的袁河上。是黃家園通向清江縣矗湖魯家的人渡。有渡船1隻。由黃家園村管理。清代設渡。
灘頭渡 在三湖街西南6公里的袁河上。是灘頭通往清江縣下余的人渡。有渡船1隻。由灘頭行政村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