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灘中心國小

斜灘中心國小

斜灘中心國小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學校座落在龍灘溪畔天當時只有學生10人。1937年改名為“第二區縣立斜灘中心國小”。1938年由愛國華僑胡文虎先生捐資3000銀元,在天后宮側建成“U”字形校舍,稱“胡文虎國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斜灘中心國小
  • 創辦時間: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 所屬地區:斜灘龍崗
  • 學校類型:綜合國小
學校歷史,學校規模,

學校歷史

1940年遷入新校舍,由於當時實施“國民教育”,校舍奉命改為“壽寧斜灘中心學校”。1949年月11月人民政府接管時,有教員6人,工友1人,學生94人,1950年改名為“壽寧縣斜灘中心國小”,1969年學校下放大隊管理,改稱“斜灘國小”,1979年恢復為斜灘中心國小。抗日戰爭期間,福安師範內遷,曾一度為福安師範校址。
隨著人民教育事業的發展,原址於1960年讓給壽寧二中,學校遷往坂頭郭立學宅,即現有校址斜灘龍崗,當時僅建有有土木結構單層教室教學樓一座,面積560平方米,1987年集資興建磚混凝結構教學樓一座,面積343.7平方米,1994年加建第三層,原有的土木結構教學樓仍有繼續使用,1996年新建世行貸款“貧三”項目教學樓一座,面積904平方米,圍牆386米,校園面積4442平方米,校舍面積達5685平方米;2002年在教育局的支持下,新征地1400平方米,新建危改項目教學樓一座(明旭樓),建築面積850平方米;2003 年由各界人士捐資10萬元,澆灌二千多平方米的水泥操場,建起了標準籃球場。2005年,得到鄉賢朱祥明先生的大力支持,總投資80多萬元,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的“時金樓”得以竣工;2006年寧德師範附小捐助3萬元圖書,團省委贈書價值0.5萬元;2007年爭取團省希望國小項目一個,得到20萬元的支助;2008年與寧德師範附小建立“校對校”幫扶,配齊了梯形教室的電教設備。學校在縣教育局的支持下,累計籌建集資150多萬元用於學校軟硬體建設,建設了教師電子備課室,修建了三條通往學校的水泥路,解決了長期困擾學校的用水問題,辦學條件日趨完善,教學環境更加優美,為做大做強中心校奠定堅實的基礎,初步形成了現代教育結構網路。

學校規模

斜灘中心國小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也像其他行業一樣,在龍灘這片熱土上日益壯大。如今學校擁有1200多學生,23個教學班,有教職工76人,其中國小中學高級教師一人,國小高級教師56人,一批優秀年輕教師在推進素質教育和新一輪課改的浪潮中已成為教學骨幹。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趨勢,重新整合教育資源,拆點並校,進一步做大做強中心校是我校的發展目標。因此,圍繞縣委縣政府實施教育強縣的戰略目標,學校始終堅持:加強學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益。要求班子成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中不僅要求真務實,更要把情投進去,實施人性化管理,使管理不僅制度化,還要情感化,科學化,切實提管理效益,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以教研促教學,煥發教學活力。教育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針對學校實際紮實地開展教研活動是提高教師業務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讓學校教育教學煥發生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我校結合校情和教研專題開展了說課、上研討課、開研討會、看專家錄像、送課下鄉等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專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讓課堂呈現出勃勃生機。利用當地資源,開發校本課程。斜灘是閩東四大文明古鎮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此,學校充分利用這些人才資源和豐富的人文環境開發校本課程,以培養學生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從小以先賢及富有建樹的人為榜樣,立志學有所成,有所作為。狠抓學生行為習慣教育,教育學生愛我古鎮,從我做起,首先從學生不買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從小養成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自覺做一名講究衛生的宣傳員和監督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