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高士

文人高士

《文人高士》中的人物畫是中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經過漫長歲月長河的不斷匯聚與沖刷,逐漸形成了豐富而富貴的傳統。這些傳統不僅表現在形式和技法上,同時也表現在題材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人高士
  • 書名:文人高士
  • 出版社:福建美術出版社
  • 頁數:29頁
  • 開本:16
  • 品牌:福建美術出版社
  • 作者:李耕 等
  • 出版日期:200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931218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文人高士》中的人物畫作品,運用的是傳統的筆墨,傳統的造型,重線條、重寫實、重傳神。相信讀者在觀賞了這些人物畫作品之後,一定會被傳統藝術那種原汁原味的魅力所深深吸引。

作者簡介

李耕,(1885-1964),字硯農,原名李實堅,號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堂號菜根精舍。出生於仙遊縣度尾鎮中嶽村一個民間繪畫世家,幼年從父學習中國畫,繪丹青繡像、寺廟壁畫。生前系福建省美協副主席、省政協委員、文史館員等。擅長古典人物、山水花鳥畫,兼通書法、詩文、金石、雕塑、弦琴等。其畫氣勢雄健,揮灑自如,形成“李耕畫派”。有“南李北齊”之稱

序言

改革開放的今天,藝術家有了表現自己創作思想和創作形式的廣闊天地。而廣大觀者也有了選擇自己審美需求的充分自由。當一部分人津津樂道於現代藝術的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對傳統的中國人物畫表示著濃厚的興趣。
人物畫是中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經過漫長歲月長河的不斷匯聚與沖刷,逐漸形成了豐富而富貴的傳統。這些傳統不僅表現在形式和技法上,同時也表現在題材上。
仙佛人物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題材之一。道教和佛教在中國流傳了兩千多年,然民間對仙佛人物的崇拜,卻遠遠超出了宗教的範疇,人們對仙佛人物的敬仰和膜拜,更多的還是他們的純潔、善良、見義勇為、驅惡扶正、樂善好施等高尚品德。因此,歷代畫家在畫仙佛人物的時候,並沒有把他們描繪於虛無縹渺的仙界之中,而是把他們塑造成人間隨處可見的平民百姓的形象。這樣就使得這些仙佛人物更加貼近於百姓,百姓對他們也感到更加親切和真實。
另一類題材,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的風流人物。有廉正開明的帝王將相,有戰功赫赫的民族英雄,也有學識淵博的文人高士。這些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是百姓心目中的偶像和楷模。他們的故事常常被畫成人物畫而世代相傳。
第三類題材,是過去的一些極為平常的民間風情,如漁樵耕讀,琴棋書畫,採菊東籬,荷鋤載月等,這些在當今現代化社會已被逐漸淡出的生活內容,在歷史上也只有在"太平盛世"的年景里,百姓才能"享受"得到。人們之所以仍舊喜愛觀賞這些畫們,其實是對當今社會安定祥和的一種滿足和陶醉。
這套系列叢書中的人物畫作品,運用的是傳統的筆墨,傳統的造型,重線條、重寫實、重傳神。相信讀者在觀賞了這些人物畫作品之後,一定會被傳統藝術那種原汁原味的魅力所深深吸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