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骨氣和底氣

文人的骨氣和底氣

《文人的骨氣和底氣》是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家聲。

基本介紹

  • 書名:文人的骨氣和底氣
  • 作者:王家聲
  • ISBN:9787501240487
  • 定價:¥28.00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文人的骨氣和底氣》由《同舟共進》雜誌社策劃,主編:王家聲、應春山、郭芙秀、孫宏光。《同舟共進》雜誌1988年創刊,是面向全國發行的時政文化月刊,由政協廣東省委員會主管、主辦。近年來,《同舟共進》團結和匯聚一批高端作者。在海內外讀者中享有很高的聲譽。2009年10月,《同舟共進》獲“首屆中國新銳媒體評論大獎”之“年度媒體獎”。大獎組委會的頒獎詞中說:《同舟共進》“在中國知識分子心中樹立起了不可動搖的言論旗幟。《同舟共進》堅持理想,特立獨行,對中國轉型期的諸多重大問題,進行了持續的論說,特點最為鮮明,立場最為清晰。

圖書目錄

人間已無梁任公
梁啓超的定則是愛國之心、立憲之志和新民之道,在此定則之下,其見解、行動則是不斷流變的,維新——保皇——君主立憲——護法——民主共和,仿佛三級跳遠,助跑之後,他就必然會有一連串的騰挪。現代作家鄭振鐸在《梁任公先生》一文中對粱啟超的多變表示了深深地理解:“他之所以‘屢變’者,無不有他的最堅固的理由,最透徹的見解,最不得已的苦衷……他的最偉大處,最足以表明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處.便是他的‘善變’,他的‘屢變’。”
蔡元培:是真虎乃有風
蔡元培一生的座右銘為“學不厭,教不倦”。他三度旅歐,精研西方哲學,在巴黎訪晤過居里夫人,在德國訪晤過愛因斯坦,兩次高峰對話使他受益良多。嗣後,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張,乃是和學深思所致,絕非異想天開。終其一生,蔡元培對學問抱持濃厚的興趣,對教育懷有熾熱的感情,雖歷經世亂,屢遭挫折,卻不曾泄氣灰心。
蔡元培為何七辭北大校長職務
蔡元培是真正的學界泰斗,受到舉世景仰是名至實歸,魯迅始終尊敬這位同鄉前輩。從51歲出任北大校長到61歲最後卸任,蔡元培在任一共10年,但實際上在校時間不足5年,期間他曾七辭北大校長而不準。我們先看看這張辭職表。
第一次辭北大校長職1917年7月3日;第二次辭北大校長職1918年5月21日;第三次辭北大校長職1919年5月8日;第四次辭北大校長職1919年12月31日;第五次辭北大校長職1922年10月19日;第六次辭北大校長職1923年1月17日;第七次辭北大校長職1926年7月8日。
陳獨秀:龍性豈易馴
陳獨秀對國民黨素無好感,共產國際要中共集體加入國民黨,他抱有很大的牴觸情緒,認為這種做法無異於“在糞缸中洗澡”,只會沾上一身污穢。他曾創作《國民黨四字經》,徹底剝掉了國民黨的黨皮:
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以黨治國,放屁胡說;黨化教育,專制餘毒。
三民主義,胡說道地;五權憲法,夾七夾八。
建國大綱,官樣文章;清黨反共,革命送終。
軍政時期,官僚運氣;憲政時期,遙遙無期。
忠實黨員,只要洋錢;恭讀遺囑,阿彌陀佛。
熊希齡:“此君一出天下暖”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