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病理遠程診斷

數字病理遠程診斷

數字病理遠程診斷平台,是把傳統切片進行數位化,集成顯微影像處理、Web圖像瀏覽等技術,整合多年的病理領域經驗、專家資源。為廣大病理醫生與患者,提供便捷、省時、省力與快速的專家諮詢服務;為中國甚至全球病理醫生,提供無時間與空間限制的數字切片交流機會。平台可進行診斷交流、疑難病例討論、專家數字切片解讀、病理遠程教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數字病理遠程診斷
  • 技術依託數字切片掃描系統
  • 功能:現代醫學信息的存儲等功能
  • 作用:避免誤診誤治
  • 特點:改善專家資源分布不均衡
  • 理論依據:“遠程病理”
平台概述,定義,目的意義,現狀,

平台概述

隨著網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遠程診斷已逐漸成為現代醫學不可缺少的一個平台。數字病理遠程診斷平台將現代醫學、計算機網路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等高科技整合為一體,形成了醫療、教育、科研、信息綜合一體化的平台體系,實現了對現代醫學信息的存儲、傳輸、查詢、對比、瀏覽等功能的套用。改變了原來傳統看病的單一模式,改善了專家資源分布不均衡,讓邊遠更多的患者及醫護人員能更經濟、更高效的共享專家資源、教育資源、醫學科技成果資源,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使醫學領域的高科技真正成為人類的福音。

定義

病理遠程診斷是通過數字切片掃描系統,在高倍物鏡下,把整張病理切片快速掃描後存儲在電腦里,全切片圖像質量完全符合診斷需要,而且是全視野,(醫院或患者)通過網路,將數字切片與相關病史上傳到診斷平台。專家登錄平台,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分析和討論,進一步明確診斷,指導確定治療方案。

目的意義

為了對患者做出快速、準確的診斷,避免誤診誤治,讓即使在邊遠山區和農村的患者也可以享有全國各大醫院的知名病理專家資源,得到及時恰當的指導和治療。實現醫學資源、專家資源、技術設備資源和醫學科技成果信息資源共享,大大節省醫療開支,提高醫療水平,尤其對縮小城鄉差異,提高邊遠地區醫療水平,降低病人醫療費用有重要的作用。解決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當今的醫務工作者以及從事生命科學與研究的專業人員迫切需要縮短周轉時間、減少成本。病理學家通過整張載玻片掃瞄器、實現遠程實時查看的“網路”解決方案,以及“準確”圖像分析解決方案進行更多的訪問,提高臨床工作效率、重現性和一致性。
套用病理遠程診斷平台,可以實現切片製作、存儲和管理的數位化,通過醫院PACS/HIS接口,共享全球數位化病理信息;實現教學、科研、診斷以及遠程病理質控的網路信息化,使各地醫院(同城或異地醫院)可進行學術交流和網際網路會議等。

現狀

“遠程病理”從概念提出距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國內進行計算機病理遠程會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1) 傳送十幾幅或者幾十幅靜態圖像遠程診斷方式;
(2) 動態實時圖像的遠程診斷方式即遠程顯微鏡技術;
(3) 數字病理遠程診斷模式。
第(1)種方式,由於不需要特別的投資,是一種比較經濟的方式,因而廣泛地套用於專家定點會診和病理網站的病例討論。缺點是由於提供的圖像信息有限,不免受到供圖者的主觀判定意見的影響,所提供的圖片也不一定就是病灶圖像,不太適合一些疑難的腫瘤診斷。
第(2)種方式,需要專門的控制設備和較寬網路頻寬,對使用環境要求高,必須是設備、系統和人員都準備好才能進行診斷,同時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目前在局部一定的網路環境和平台下可被使用和接受。
第(3)種方式,利用WSI掃描技術,和以WSI為核心的遠程會診和交流中心,通過觀察WSI進行遠程會診時,可以事先將需要會診的WSI傳送到會診平台,通過網路線上尋找合適的專家,進行快速地會診,無時間和空間限制。專家們在進行遠程會診的時候,能夠任意選擇、快速瀏覽整個數字切片,並給出診斷意見和報告,方便快捷。
註:全視野數字切片Whole Slide Imaging,簡稱WSI。
病理遠程診斷模式,是目前比較理想的病理遠程會診方式。病理切片,通過WSI掃描成數位化切片後,隨同病理數據資料,利用網路遠距離傳送到網路會診服務平台,專家通過此平台,可隨時隨地進行病理會診,在計算機上進行WSI閱片,如同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診斷,為病理醫師提供了足夠的診斷信息。全視野切片掃瞄器和網路解決方案實現圖像的遠程實時查看,協作中圖像的輕鬆分配,採用精密圖像分析解決方案來改善臨床和科研生產力,幫助病理科醫生取得更大的成就。
這種方式與傳統病理遠程會診相比較,它解決了靜態圖片會診方式時切片視野選樣誤差和圖像質量等問題,也解決了動態實時遙控顯微鏡會診方式受限於圖像質量、時間與空間等。且若網路條件合適,結合數字切構成
硬體:全自動顯微鏡掃描系統、專業級CCD攝像頭、自動進片系統
軟體:數字切片掃描系統、數字病理遠程診斷系統、遠程病理圖像軟體系統
全自動顯微鏡掃描系統,是全自動顯微鏡掃描平台,通過專業控制盒,進行載物台X/Y 掃描移動、Z 軸自動聚焦、物鏡轉換等,為了使數字切片達到光學放大與縮小效果,通常採取在低倍物鏡下採集整張切片視野,然後採用高倍物鏡(20X 或40X)進行切片掃描,這樣,高解析度的數字切片可利用瀏覽軟體,在一定的範圍內,達到光學無級變倍效果,不失真。同時,可做玻璃切片常規觀察,與數字切片觀察進行訓練對比。X/Y/Z重複定位精度≤ 1um,模組化智慧型控制盒,光源採用數字調光技術,可進行手動或軟體自動設定,滿足不同物鏡下的亮度需求。
專業級CCD攝像頭,採用大尺寸2/3"CCD,有效像素1360×1024,像素尺寸6.45μmx6.45μm,12Bit,USB輸出接口。高精度顯微鏡掃描平台、專業CCD 的完美集成,把傳統切片轉化為高解析度數字切片,在20X下,10mmx10mm樣本切片,利用系統掃描而成的數字切片,可達到幾億像素。保證了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高精度,確保獲得高質量數字切片
自動進片系統,全自動送片、取片系統,每批幾十張或上百張切片自動掃描,實現自動送取切片、自動定位、自動掃描目標等功能。目前市場上幾大品牌的掃描系統都具有自動進片的功能。
全自動顯微鏡掃描系統的套用方向:
1)臨床診斷(病理診斷、遠程診斷、病理質控等);
2)形態學教學(如組織胚胎學、病理學、微生物學、動植物學、寄生蟲等);
3)科學研究(組織晶片TMA、藥物篩選、毒理實驗室、法醫鑑定、刑事微物鑑別等);
數字病理遠程診斷系統,可對數字切片進行遠程診斷或會診,申請會診單位將製成的數字切片和相關病例資料打包,通過該系統選擇您指定的國內外著名病理專家,系統將數字切片和相關臨床病理資料自動上傳到會診平台,專家登錄平台,通過瀏覽器進行數字切片瀏覽、分析和診斷,並傳送病理諮詢診斷報告。
醫院端
可進行診斷或會診病例資料錄入,如病人基本信息、臨床病史、大體所見、免疫組化等;根據診斷或會診需要,進行全切片或ROI掃描,並可進行瀏覽觀察,每個診斷或會診病例可選擇多張切片掃描與上傳;可指定病理專家進行診斷或會診,數字切片與病例資料可自動上傳到遠程診斷平台。
註:ROI數字切片技術即低倍全視野+高倍區域掃描。
專家端
專家可利用專業數字切片診斷平台,僅通過瀏覽器,即可進行數字切片的病理遠程診斷或會診,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專家根據上傳的ROI切片(低倍背景圖像+不同高倍區域),可選擇不同區域和高倍進行反饋,系統根據專家反饋,進行ROI切片掃描並重新上傳;專家診斷或會診過程中,可對數字切片進行截圖,並對截圖進行說明解釋,然後填寫診斷意見,提交病理診斷報告,可選擇電子簽名;專家診斷或會診結束後,系統可自動下載專家診斷報告,並列印;若專家在診斷過程中因缺少診斷材料,比如:因缺少影像材料或因切片質量問題而無法診斷的病例,專家端可以將該病例退回到本地的病例中,要求補充完整的診斷材料。該功能實現了患者、醫院、專家之間遠程診斷信息的及時傳遞,使病理醫生、臨床醫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診斷報告(被譽為腫瘤診斷的“金標準”),使患者得到及時的救治。
管理端
對診斷病例的類型、站點、診斷的例數、診斷專家等信息進行任意時時間段進行報表統計;搜尋功能:點擊導航視窗的病例統計報表按鈕,可以按時間進行搜尋已診斷病例;導出功能:以XLS方式導出到本地計算機,便於用戶統計和管理已診斷的病例;本地切片庫顯示本地計算機存儲的所有已上傳切片、未上傳切片和ROI 反饋切片;切片顯示列表中顯示所有切片的相關信息,包括縮略圖、切片名稱、物鏡倍數、創建時間、圖像大小、路徑;本地病例顯示導出到本地計算機的所有病例(包括未提交病例、待診斷病例、已診斷病例)病例列表中顯示病例的相關信息,包括病理號、病人姓名、年齡、性別、取材部位、臨床所見、大體所見、初診意見、專家等信息。  遠程病理圖像軟體系統,具有冰凍切片線上遠程快速診斷的功能;全自動顯微鏡平台醫院端的病理醫師可授權給異地的病理專家,病理專家可自行對全自動顯微鏡進行實時遠程遙控,遠程觀察在不同顯微鏡倍數下的玻璃切片圖像,並及時給臨床醫師做出病理診斷報告。是專家與病理醫師實時交流、討論的必備工具。
平台有效的架起了專家與基層醫院、病理科醫生會診、諮詢、討論的橋樑。平台上匯集了全國各類頂尖專長的病理學專家、教授近百名,可以實現無時間、空間限制的快速的遠程病理會診和諮詢業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