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安鎮

敬安鎮

敬安鎮地處沛縣南端,位於蘇魯豫皖四省通衢交界處,素有歷史名鎮、交通要鎮、商貿重鎮、百里大集之稱。區域總面積96平方公里,下轄20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耕地面積7.4萬畝,總人口7.2萬人。鎮區建成面積5平方公里,鎮區人口4.8萬人。周邊鄉鎮有沛縣的河口鎮、張莊鎮、棲山鎮,銅山區的鄭集鎮、黃集鎮、何橋鎮及豐縣的華山鎮、范樓鎮,區位優勢明顯,徐豐公路、敬張公路、沛敬公路以及徐濟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經濟發達,區位獨特,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江蘇省文明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敬安鎮
  • 外文名稱:Jing an town 
  • 別名:敬安集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沛縣
  • 下轄地區:轄20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
  • 政府駐地:敬安鎮金虹大道
  • 電話區號:0516
  • 郵政區碼:221636
  • 地理位置:蘇魯豫皖四省通衢交界處
  • 面積:96平方公里
  • 人口:7.2萬人
  • 方言:徐州方言
  • 氣候條件:溫暖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機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
  • 火車站:徐州站、徐州東站
  • 車牌代碼:蘇C
  • 鎮領導:書記:於帆 鎮長:王明運
概況,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大事記,區劃,郵電,稅收,金融,政黨,政務,治安司法,軍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化,城鄉代碼,區劃沿革,區域所轄,歷史名鎮,鎮名由來,百里大集,神龜擱淺傳說,毛莊,名人,古代帝王,國家領導人,文教藝術,政壇人物,武術界,愛國將領,鄉鎮名片,交通情況,區域目標,經濟建設,工業強鎮,農業發展,學校名單,區域文化,旅遊休閒,

概況

敬安鎮地處沛縣南端,位於蘇魯豫皖四省通衢交界處,素有歷史名鎮、交通要鎮、商貿重鎮、百里大集之稱。區域總面積96平方公里,下轄20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耕地面積7.4萬畝,總人口7.2萬人。鎮區建成面積5平方公里,鎮區人口4.8萬人。周邊鄉鎮有沛縣的河口鎮、張莊鎮、棲山鎮,銅山區的鄭集鎮、黃集鎮、何橋鎮及豐縣的華山鎮、范樓鎮,區位優勢明顯,徐豐公路、敬張公路、沛敬公路以及徐濟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有步行街,人民廣場等。2013年,敬安鎮被徐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徐州市第二批綜合型重點中心鎮。
敬安鎮
敬安鎮
敬安鎮

地理位置

徐州西北行七十里,有鎮名敬安集。敬安鎮地處豐沛銅三區(縣)之間,位厄徐豐公路中央;東望微湖,南臨大堤,西屏芒碭,北倚華山,地利形勢可謂天險。它靠近微山湖畔的京杭大運河,又是歷代官府駐兵設防囤積糧草之地。這裡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百姓勤勞,民風淳樸。因是徐州北門鎖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它,地肥水美,物華天寶,是軍事、交通之要道,糧棉生產之基地,如今又是全國小城鎮規劃建設上的楷模。
敬安鎮俯視圖敬安鎮俯視圖
敬安廣場夜景敬安廣場夜景

歷史沿革

《銅山縣誌》里的敬安

大事記

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
七月,捻軍攻敬安集,進徐州西十八里屯。
1955年3月,敬安鎮劃歸沛縣。

區劃

民國元年(1912年),銅山縣劃分為6市12鄉,敬安為6市之一。
民國33年(1944年),歸沛銅縣政府管轄。
民國38年2月,屬銅北縣。
敬安鎮原有名稱:和沛鄉,新安鄉,東界鄉。
1953年敬安屬銅山縣第五區,轄12鄉107個自然村,12鄉是李莊、閻樓、楊樓、李樓、吳莊、新安、汪樓、許莊、郭樓、張樓、陳莊、朱灣。
1953年敬安鎮是銅山縣唯一的縣屬鎮。

郵電

民國22年(1933年),敬安鎮設郵局,屬銅山縣三等郵局。

稅收

光緒十五年(1889年)設徐州膏捐局徵收土厘,敬安設分局。

金融

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銅山支行敬安營業所設立。

政黨

民國29年3月,中共沛銅縣敬安區委成立。
民國37年11月,中共沛銅縣委恢復,下轄敬安區委。
民國38年2月,恢復中共銅北縣委,下轄敬安區委。

政務

民國元年2月~元年8月,江蘇銅山敬安人韓志正任銅山縣第一任民政長。

治安司法

1956年6月,敬安派出所劃歸沛縣。
1953年5月,為配合普選工作,敬安設巡迴法庭。

軍事

清末駐軍—西路汛額外外委1員駐敬安集。
捻軍攻敬安集: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捻軍攻蕭縣姚家樓至銅山敬安集(今屬
沛縣),進夾河十八里屯。

教育

宣統三年在銅山縣第五區(今敬安一帶)設有育英初等國小堂1所。

科學技術

管理機構——清宣統二年(1910年),縣城王台祠設有農務分會,在敬安設立分所,為農事實驗管理機構。

文化

1952年銅北縣在敬安設立文化站。

城鄉代碼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320322110:~001 122敬安一居委會 ~002 121敬安二居委會 ~003 122敬安三居委會 ~004 122郭莊居委會 ~005 122吳莊居委會 ~006 123鞏樓居委會 ~007 123肖吳莊居委會 ~201 220梁集村 ~202 220楊樓村 ~203 220新莊村 ~204 220新安集村 ~205 220王刷樓村 ~206 220唐樓村 ~207 220禇口村 ~208 220小韓口村 ~209 220郭樓村 ~210 220袁大莊村 ~211 220宗婁村 ~212 220劉莊村 ~213 220葛口村 ~214 220汪樓村 ~215 220孫樓村 ~216 220許莊村 ~217 220趙莊村 ~218 220韓大樓村

區劃沿革

敬安鎮地圖
敬安鎮地圖敬安鎮地圖
原名敬安集,歷史悠久,為蘇北著名集市。1958年建敬安公社,1983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6年,面積95平方千米,人口6萬人,轄郭莊、楊樓、梁集、果園、新莊、新安集、陳莊、王刷樓、蔡劉莊、褚口、小韓口、大韓口、朱莊、鞏樓、袁大莊、宗樓、劉莊、葛口、孫樓、汪樓、許莊、趙莊、韓樓、閻樓、吳莊、敬安一、敬安二、敬安三28個行政村和敬安一、二、三3個居委會。2000年4月,將敬安原種場併入敬安鎮,面積75.2平方千米,人口6.4萬人,轄3個居委會、26個行政村、1個場圃,鎮政府駐敬安二村。2008年末,面積75.2平方千米,人口65431人,轄敬安一、敬安二、敬安三、郭莊、吳莊5個居委會,梁集、楊樓、新莊、新安集、王刷樓、唐樓、褚口、鞏樓、小韓口、郭樓、袁大莊、宗樓、劉莊、葛口、汪樓、孫樓、許莊、趙莊、韓大樓、肖吳莊、大韓口2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敬安一居。

區域所轄

轄郭樓、郭莊、楊樓、梁集、果園、新莊、新安集、陳莊、王刷樓、蔡劉莊、褚口、小韓口、大韓口、朱莊、鞏樓、袁大莊、宗樓、劉莊、葛口、孫樓、汪樓、許莊、趙莊、韓樓、閻樓、吳莊、敬安一、敬安二、敬安三28個村委會和敬安一、二、三3個居委會。
敬安鎮
根據沛縣規劃局2010年發布的沛縣鎮村布局規劃,敬安鎮自然村合併方案為:
“一鎮”――敬安鎮鎮區,以現有敬安鎮區為基礎,併入吳莊、郭莊居委會和新莊行政村,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吸納周邊約1萬農村人口轉移成為城鎮人口,形成約3.2萬人規模的主鎮區。“四十八個村”――敬安現狀有74個自然村,規劃合併後形成新莊、宗樓、袁黃莊、闞莊、袁大莊、金莊、鞏樓、黃莊、褚口、王莊、王刷樓、袁莊、唐樓、小韓口、大韓口、新安集、陳莊、楊樓、東陳莊、姜莊、梁集、韓大樓、閻樓、肖吳莊、許莊、杜樓、郭樓、趙莊、孫樓、汪樓、周莊、劉莊、葛口等四十八個村莊。規劃村莊人口3.03萬人,遷出約1.57萬人。
敬安鎮行政區劃敬安鎮行政區劃
農業以種養業為主,所產棉花居沛縣之首。徐州市旱作物原種場建在境內。敬安鎮現為全國最大的牛蒡生產基地。

歷史名鎮

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敬安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交通與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古老的黃河從這裡經過,留下了神龜擱淺的傳說。大市場南端的樓叫“龜樓“,皆與傳說有關。
敬安鎮

鎮名由來

敬安古鎮,始於秦漢,隸屬徐州,後歸銅、沛所轄。敬安歷史悠久,遠在秦漢之際已有村落。有關史冊記載有喇叭莊、韓莊、毛莊、火燈莊、西李莊、申家莊等村名。歷經滄桑,兵匪為患,黃水泛濫,附近小莊逐步向敬安這塊高地靠攏,建寨成集。據傳成集已有四、五百年歷史。
明朝正德帝(1506--1522)出京巡視路過這裡,見此是塊風水寶地,便下馬小憩。臨行前,迎送皇帝的一位老者上前叩拜,請求給本地賜名,正德帝瞅了老人一眼,只微微一笑,就緊鞍上馬而行了。老者雖未聽到皇帝的玉言,卻看到皇帝的笑貌和那馬快的緊鞍動作,於是他靈機一動對眾人說:“皇帝無言,緊鞍只笑,咱就叫‘緊鞍’滿好。”
又傳乾隆下江南經過此地,“靜安”一宿,龍顏甚喜。賜名“靜安”。久而久之取偕音就叫敬安,一直流傳至今。

百里大集

敬安鎮是徐州城北著名的商貿中心。敬安鎮地處豐、沛、銅三縣結合部,而且距離山東、安徽、河南三省較近,歷來就是商家聚集之地。據史志記載:“敬安集始建於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城(指彭城)西北七十五里,舊屬五鄉,轄村五十二”。這裡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百姓勤勞,民風淳樸。因是徐州北門鎖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從楚漢相爭,到淮海決戰,都是先得敬安,後得徐州。這裡距豐、沛、肖、碭及銅山都在七十里左右。明清時期,當時的轄區有銅山的何橋、黃集;沛縣的崔寨、張莊、孟莊;豐縣的范樓、梁寨、金陵,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因而四方商賈雲集,晉商徽商多在此地設立分號,歷史名鎮、蘇北重鎮、百里大集聞名遐邇。
這裡商鋪鱗次櫛比、貨物堆積如山,不僅徐州的廣濟堂藥店在這裡設有分鋪,就是山西的泉泰、泰順等商行也來這裡經營布匹、雜貨等。20世紀20年代,奉軍將領朱玉賢解甲歸田後,還在鎮裡建起了上下各11間的三層商貿大樓,人稱33間樓。敬安境內十字大街,商店林立,徐州西北一帶物產多在此為集散地,故商業之繁華較諸豐沛縣城尤為發達啊!

神龜擱淺傳說

古老的黃河給中華民族留下了無數神話般的故事。
黃河決口2000多次,然而,地處黃河下游的江蘇沛縣敬安鎮雖幾經黃水泛濫,數百年來,卻安然無恙。於是,神奇的故事便在這裡流傳開來。有人說敬安象條龍,龍頭在東南,龍尾在西北,中間是龍崮。也有人說,敬安是塊龜地,龜頭在南,龜臀在在北,大小東西四門恰是龜的四足。
傳說,漢劉邦為泗水亭長,轄管沛郡,樊噲屠狗為業。劉邦厚友常一起吃喝雖無彼此,但樊噲本小利薄,雖心有而口實難出。邦貪睡晚起,噲趁機將沛之集市遷至沿河東岸,不留渡船。待劉邦睡足赴市吃酒,見市已遷之河東又無渡船。邦為難之中,沿河之黿龜見劉邦至便急忙出水討封。邦立命龜靠西岸渡我過河可否?黿龜點頭願意,立時將邦渡過沿河,見噲狗肉猶未開市,二人便開懷暢飲。劉邦吃喝過後,噲之狗肉立時人群湧來搶購一光。市散之後,二人便喚出黿龜同渡回家。殊知黿龜討封未隨反遭殺身之害,真是恩將仇報,也述明封建帝王多是心毒手辣,誰是仁義之君,皆是劣王霸君,可謂毒龍也。俗雲財帛動人心,正是邦噲二人圖財害命。當邦噲二人見黿龜肥大多肉,賽過數隻大狗,立時心同意合。待黿龜剛剛靠岸,噲手拉捉狗屠鉤,猛搭黿龜脖頸,一王一帥口喝:畜生,快給我上來!快給我上來!黿龜何敢違命,即爬上岸,被噲屠宰配狗肉賣了。後百年至今,地方遠近無不傳頌沛樊噲黿汁狗肉。至今沛縣狗肉仍稱之為樊噲馳名的黿汁狗肉不是嗎?眾所周知,事實勝於雄辯,樊噲屠黿確鑿,沛水首黿驚駭夜遁,南行至銅地阻距敬安再行不動,故敬安形成龜地。

毛莊

沛縣敬安鎮的地圖上原來有個自然村叫毛莊,在敬安北3公里,李壩莊東南角。日本人到來之前,這裡的老百姓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給自足的生活,雖然貧窮,但生活還算甜甜美美。
一九三八年麥後,盤踞敬安的日本兵打著槍向毛莊襲來,老百姓聽到風聲紛紛逃向四面八方。鬼子來到毛莊後,先搶東西,又放火燒房,大火燒了整整三個時辰,150多間房屋化為灰燼,兩萬多斤小麥,5頭大牲口,3輛大車,6套農具,50多頭豬羊,200多隻雞鴨,500多件(套)衣服,被褥,200多棵大樹以及所有的生活用品其他生產工具全部被燒光。
逃反回來的毛莊村民們,給祖先磕了幾個響頭,帶著妻兒老小,永遠離開了毛莊。從此毛莊從地圖上消失了。但是,它在毛莊人後代的記憶中,在敬安人的記憶中永遠存在。

名人

古代帝王

【明】正德帝:相傳,明朝正德帝(1506--1522)出京巡視來到這裡,見到此處莊大人多,是塊風水寶地,於是下馬觀看。聽說皇帝至此,村中“三老”即上前叩拜,並懇請給本地賜名。不知是皇帝看呆了眼前的繁榮景象,還是急於上馬趕路,只是面對老者笑了笑便緊緊馬鞍翻身上馬了。後來眾鄉親問老者皇帝為本地賜的啥名,老者即憑藉著皇帝緊緊馬鞍的動作告訴大家說:“皇帝無言,只見他緊了緊馬鞍,咱們就叫‘緊鞍’吧。”因言傳音變,久而久之人們便把“緊鞍”說成“敬安”了。
【清】乾隆帝 :1762年,乾隆皇帝第三次下江南,路過沛縣西南的一個集市時,下馬緊了一下馬鞍,然後來到街心看稀奇,當他看到一種從來沒見過的土特產時,好奇地問地方官:“那是什麼,好吃嗎?”地方官跪答後慌忙拿來一個讓他品嘗,乾隆帝竟然一口氣吃了個精光,並讚不絕口地還要吃。“靜安” 一宿,龍顏甚喜,賜名“靜安”。久而久之取偕音就叫敬安,一直流傳至今。乾隆帝愛吃的那個土特產就是當地著名的“斧頭卷子”,一種當地民眾特別愛吃的主食。乾隆皇帝走後,斧頭卷子在沛縣迅速紅了起來,縣城和各個集市到處都有賣斧頭卷子的。
乾隆南巡狩獵圖乾隆南巡狩獵圖

國家領導人


1.國家主席劉少奇蒞臨視察敬安人民公社“敬安”二字被國人記住的是一九五八年,是年的九月十九日,一個偉大的名字和她連在一起出現在《人民日報》、《新華日報》、《徐州日報》及全國所有報紙的頭版頭條,“劉少奇主席在徐州地委書記劉錫庚等人的陪同下,到沛縣敬安人民公社視察”此訊息激動人心,不僅是敬安的驕傲,更是沛縣的驕傲,也是徐州的驕傲,徐州八縣的驕傲。
2.副委員長費孝通兩度來此考察
敬安鎮
敬安鎮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又二次來敬安考察,成了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1984年5月,費老曾來敬安考察過小城鎮發展與建設,對敬安的發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五年後,費老故地重遊。昔日貧窮的敬安,象一顆璀璨的明星,從微山湖畔冉冉升起。一個又一個喜訊,使敬安人振奮。這個鎮計畫生育、植樹造林、房屋街道規劃先後受到省政府的嘉獎;工農業生產、黨風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受到市、縣政府的表彰;敬安又被省命名為文明鄉鎮建設先進集體。費老對敬安的發展變化表示十分滿意。
3.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視察敬安
敬安鎮
1997年,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視察敬安鎮小康村建設。

文教藝術

1、韓純
韓純,又名志順,字效文,號韓先生,徐州北敬安集汪樓村人,道光初年貢生,鄉試屢薦不售,遂以教書為業,有弟子一百二十餘人。韓純心地善良,樂助好施,時常接濟窮乞。傳雲某年赴南闈途中遇盜,盜聞乃是北韓先生②,釋械禮遇,口稱恩主,款待異常。韓純博學多識,經史子集、詩詞文賦,無所不知,雖算不上大家,卻可謂通才。他生前手稿散失甚多,死後其嫡孫搜輯整理成冊,曰《韓純先生詩文全集》。
2、韓志正
韓志正(1868—1936),字元方,筆名燕石、石隱等。原籍敬安(當時屬銅山縣)西南陳莊,後遷居縣城蘇家大園。生於清同治七年農曆9月17日,革命家、教育家。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留學日本,在東京見到了孫中山先生,加入中國同盟會。1918年秋,韓志正以眾議員的身份到達廣州,被選為孫中山大總統時的中華民國國會議員,並參加了孫中山先生組織的護法政府。並開啟淮海地區現代教育的先河。民國二十五年農曆3月13日辭世。生前著有詩集20餘本,但大都散軼,僅有《北京女伶百詠》、《丁卯六十感舊詩》存世,與祁漢雲、張伯英、周祥駿友善。
韓維張
韓維張 字仲謨。清末民初銅山縣敬安集人,徐名士韓志正、元方之子,勤學早逝。有《肯構軒詩草》。
3、“敬安三友”
田汝鳳(1910——1982),字韶儀,號草野老農,沛縣敬安鎮人。早年在徐屬及皖豫各縣任國小教師。敬安淪陷,漢奸區長以權、利誘迫入伙,拒之。後在微山湖東抗日,曾任湖東某部抗日游擊隊文書。解放後從事掃除文盲工作,獲銅山縣文教局嘉獎,並榮任敬安人民代表。晚年著《斷腸集》一冊。
房長禮(1909——1982),沛縣敬安鎮郭莊村人,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工詩,詩稿毀於“文革”,今僅存十餘首,
陳嘉禾(1903——1981),字瑞九,沛縣敬安鎮陳莊村人。博學,工詩,亦功醫典,長於外科,善治瘡殤及喉疾。
4、韓維聲
韓維聲敬安鎮西陳莊人,自幼祖父母便不在世,父母家境貧寒,僅靠種菜賣菜或紡紗織些土布餬口度日;兩個哥哥都靠田園生活。父母讓韓維聲上學,村小二年地方淪陷,待敬安國小複課家庭更寒。幸得當時王醒民老師時兼偽敬靜安區助理,收他為生活補助生才得入班上學。待國小畢業,王醒民老師又創辦敬安國中並任校長,他也進入國中讀書。待至日寇投降,抗日勝利,王校長轉回河北,學校老師遷散,大哥便送他到徐州西閣師範學校讀書。
一九四八年十月,韓維聲回家和王惠民老師在本村任教,又兼地方聯防文書。
一九四九年十月,銅北縣文教科任命韓維聲為在職教師,並分派到王刷樓完小任教,校長表興閏。
一九五四年,區文教平調韓維聲到吳莊區駐地幫助掃盲團做掃除文盲工作。一年後,讓他在區駐地吳莊國小任教。
一九五八年,韓維聲到敬安區黨委做敬安紅旗快報編印工作。
一九六0、一九六一年,抽回跟隨中心校長譚大洲去卓窪等校作畢業班安插工作。
大鳴大放,整風后,韓維聲在敬安中心校任教。
一九七三、一九七四年,在小周莊學校任教。
一九七六、一九七七年,在袁大莊、黃莊學校任教。
一九八二年,在王刷樓校退休。
5、田秉鍔
田秉鍔,江蘇省沛縣敬安鎮人,1967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江蘇省著名文藝評論家、歷史文化思想探究者。
敬安賦
敬安賦
——田秉鍔
平原彌望,屋舍儼然;阡陌交通,百里敬安。
天融春夏秋冬之和,地控豐沛蕭銅之邊,人懷忠孝節義之想,物盡農林牧漁之產。敬想猶龍,俯風雲之際會;安承大象,仰日月之明鑑。惟敬近禮,惟安近賢,敬安之得名,或必有謂焉。
百年轉瞬,訪耄耋以說古;千秋彈指,循經典以知前。傳南巡以歇馬,信明帝以緊鞍,當其時也,旌旃蔽日,金輪銜連,萬姓擔壺,百僚隨輦,逥巷燈火,通衢管弦,斯固皇恩浩蕩,天顏近於咫尺;民澤涌流,佳話傳乎長年。夢青騅以長嘯,惜金輅而不還;感蒼黃之反覆,信恩遇之有緣。惟敬安之名,不脛而走,商旅之興,不招自繁。草廬瓦舍,高下錯落;亦商亦農,貧富無間;城隍日固,繞四圍以連帶;市廛相望,開六門以立關;塹壕荻蘆,歷兵戈以清瀟;並池蓮藕,涉旱澇以媚艷;聽八千人家四方調,雞犬聞聲;瞰十廟神祗三炷香,煙靄燎天。雲燕春歸,恩義及乎天羽;紅鯉秋回,福祉融於靈泉。教堂金鈡,冀迷羊而知反;戲院簫鼓,慰儒牛之悲歡;九州黃壌,吾土為厚;八井碧波,此水最甜;感蛩吟兮一夕,固人命而萬年。
洎乎民國肈立,共和再建,敬安黎庶,於世轉輪。政風丕變,卑微鹹知蹈礪;宏教復興,庶民自化斯文。大道昌行,迷信絕於道路;教育普及,庠序遍乎鄉村。修身齊家,開其廣德之徑;觀過戒愆,敞其自強之門。及至抗日軍興,萬姓抃踴,斯土多有鷹揚之士;待其建國謀定,六合歆康,此邑間出虎威之臣。少奇一巡,緊握農夫之手;大僚再訪,撫慰鄉民之心。學子金榜,被龍紋乎天地;文士銀鉤,描鳳舞於煙雲。變草廬而瓦舍,改懸鶉而絲綸,有飛車以代步,借網路而覽新,疇昔不見者今見,前人不聞者我聞。至若層寓臨空,商廈連雲,曲水直街,新客故人,笙歌鳴夜,群操驚晨,香茗會友,清酒宴賓,即非一地之獨有,恰傳古鎮之精神。
新國而新民,新民而新鎮,興工商以致富,賴農林而求穩。冬麥夏菽,遵物候而少變;紅桃黃杏,順輿情而更新;燒餅饅頭,乃尋常之餐飯;辣湯熱粥,實晨昏之滋潤。魚生於斯而戀池,鳥生於斯而依林。桂香暗渡,揚胡琴以嘆秋;柳絲輕颺,橫蘆笛以唱春;飲水思源,涓滴皆銀河之濡;踐土懷柢,隆平盡泰山之琛。孤松迎客,慶有立足之隙;群鶴負仙,寧失展羽之雲?土有肥脊,歲歲春種秋收;人無賢愚,在在後果前因。文者鋪其句,詩者敲其韻,歌者暢其懷,舞者醉其魂,方丹青以寫意,復點畫以傳神。去浮言兮百巧,存戀情兮一真。終而有銘,聊舒微忱:
周巡千山,陟彼高崗;雄覽萬國,暇寐一堂。
君子懷土,高士戀鄉;故園喬木,敝墅新篁。
殷宋神韻,楚漢脊樑;銅沛浸潤,汴泗醞釀。
農商翼輔,文教阜昌;風俗之染,三代同光。
明星有爛,淑慎其身;王事敦我,蔽芾甘棠。
親懷無極,贔屓負圖;遠志有度,金雀鳴坊;
汲井思飲,雪域流水;卜雲其吉,惟吾鄉邦。
2010年8月17日 初稿於敬安
6、韓大方
韓大方,字江雪,江蘇沛縣人。現為中國國際書畫套用研究副院長、教授、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農民書畫研究會會員、徐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徐州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會員。
在不斷學習古人風格的同時,逐漸形成了自己那種端莊穩健、字形雅麗的書風,並在20多年的書法教學中取得了的經驗,自編了《小學生硬筆書法》教材,被廣泛推廣套用,並培養了一大批書法優秀人才,為社會作出了很大貢獻,作品常見於《書法》、《中國書法通訊》、《青少年書法》、《書法報》、《淮海科普》、《沛縣教育》等書刊,部分作品流入美國、日本、韓國等國。
吳明悌
吳明悌,字仲元,1915年生,自幼喜歡畫畫,中國小時受王琴舫,陳雲程,孫瘦石等畫家的教誨。 1939年入四川教育學院,畢業後執教於藥專,後入研究部。解放後一度參加工作,後返鄉開畫像館。文革時期受衝擊, 攜子到黑龍江,以畫油畫玻璃為生。1980年平反,被聘為江蘇省文史館員。

政壇人物

朱繼榮
朱繼榮,男,江蘇沛縣敬安鎮人,一九三八年十月生,長期從事水利工作,高級工程師,歷任沛縣縣長、縣委書記,徐州市檢察長,徐州市人大副主任。現任徐州市水利學會名譽會長,徐州市老年攝影學會會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徐州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展出,並被收入《徐州水利風光水彩》《美在徐州》及《九里好風光》等畫冊。

武術界


1、張玉山(張玉山與無限太極拳)
張玉山,一九五四年五月二十八日生於江蘇省沛縣敬安鎮。一九五七年隨父遷回老家山東省蒼山縣魯城鄉孫家村。中學畢業後,一九七零年在蒼山縣師範學校進修一年,當過兩年民辦教師。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參軍,歷任班長、排長、副指導員、營管理員等職。一九八二年一月轉業到山東省蒼山縣人民法院工作,歷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副庭長、庭長職務,現任民二庭副庭長。法律自修大學畢業。
張玉山天生身體素質好,心理素質好,性格開朗、好動,好武術。在部隊曾學習擒敵拳,捕俘拳。回地方後又學少林拳,開始學練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後又學練陳式太極拳。在感悟到太極拳原理之後,於一九九零年三月開始研練無限太極拳,在練好無限太極拳的基礎上,研練無限太極棍,無限太極劍,無限太極槍,無限太極刀。無論練習何種武術器械,均無固定的招式和套路,自由發揮,自然發展,順勢就式,練無限制,學無止境。張玉山曾多次參加大型的太極拳比賽和表演,並多次獲獎。
2、許家恆
許家恆1988年10月出生在武術之鄉沛縣。11歲時,他在家鄉沛縣敬安鎮師承我市著名散打教練劉兵進行專業訓練。在劉兵的記憶中。當時的許家恆身體條件並無過人之處,再加上性格內向,所以在同齡孩子中並不突出,一些隊友甚至經常“欺負”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身高、力量和技術也與日俱增。
2003年10月,許家恆入選陝西省散打隊,師從國家散打隊總教練張根學,從此躋身國內賽場。2006年全國散打錦標賽,18歲的他在80公斤級比賽中奪得冠軍,一戰成名, “震天威龍”的綽號不脛而走。此後,許家恆多次登頂全國和國際大賽:2008年第七屆亞洲武術錦標賽85公斤級冠軍;2008年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85公斤級第三名;2008年第三屆國際武術搏擊王爭霸賽80公斤級冠軍;2009年第四屆國際武術搏擊賽季軍。
3、張亭賓
張亭賓,人稱“霹靂手”。13歲從父習武,1995年進入劉兵散手隊開始練習散打,2000年落戶連雲港市並進入江蘇散打隊,後考入徐州師範大學體育學院,2003年入選國家武術散打隊。十年間,他從一個對武術散打充滿好奇的孩子一路走來成為全國冠軍、亞洲冠軍、國際武術搏擊爭霸賽級別冠軍。

愛國將領


朱玉賢
朱玉賢,字棟臣。清光緒年間生人,世居敬安北街。18歲入伍當兵。清末,參加辛亥革命,推翻滿清之後轉入奉天講武堂受訓,畢業後在東北張作霖部任少校營長,因勇敢善戰,勝任團長,旅長,陸軍中將,將軍府將軍,第三十一師師長,魯南司令,守滬警備司令等。當時軍閥混戰,內戰頻繁,玉賢感嘆值此國家危亡,不思團結,反而自相殘殺。於是託病辭職,會敬安修建祖墳,夫人倪氏親理家務, 經常資助親鄰。
1935年日寇占領東北,玉賢曾被徐源聘為軍事顧問。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29軍官奮勇抗戰,中共發通電呼籲國共合作抗日, 7月17日蔣介石宣布對日作戰。玉賢到徐 州晉 謁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陳述抗日之志,李委為蘇魯豫邊區游擊縱隊司令之職。1937年12月台兒莊會戰,玉賢領2000多人活動在鄒,藤等地,取得輝煌戰果。1938年徐州淪陷,玉賢率部折返湖西,在銅沛一帶活動,準備建立抗日游擊隊,時其遠房舅父李春海背叛祖國,充當淮海省徐州專員,勸玉賢投降。玉賢微笑道, 李春海國賊也, 我願扒皮食其肉。同年秋初朱玉賢在徐州西北劉集西北日寇分進合擊,大受挫折,1939年初夏,朱在敬安西大韓**動, 不幸中彈負重傷,臨危前還囑咐兒子朱憲典繼續抗日救國。

鄉鎮名片

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1993年,中國文化部命名)
江蘇省重點中心鎮
四省通衢
百里大集
徐州地區最大特鋼基地
全國最大的牛蒡生產基地
江蘇省生態鎮、
江蘇省放心消費鎮、
江蘇省文明鎮、
徐州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先進單位
徐州市鄉鎮科學發展分類考核一等獎
徐州市重點中心鎮
徐州市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鎮

交通情況

敬安鎮交通主要依靠公路系統。根據“鎮域城鎮體系規劃”和鎮村布局規劃確定鎮域主幹路為四縱三橫的道路網結構:
四縱:沛敬路(一級公路)
劉新路(劉莊到新安)(三級公路)
敬安東路(敬安的葛口到敬安的敬安的新安)(三級公路)
高速公路西側路(敬安鎮區到棲山鎮區)(三級公路)
三橫:徐豐公路(一級公路)
老徐豐路(三級公路)
敬五路(敬安到五段)(二級公路)
按二級公路標準設計的鎮域道路,路基12米,路面9米;
按三級公路標準設計的鎮域道路,路基8.5米,路面7米。

區域目標

沛縣敬安鎮素有“商貿重鎮、百里大集”之稱。2010年以來,全鎮圍繞“奮力衝刺億元鎮,打造市級中心鎮,爭創省級示範鎮”的奮鬥目標,以衝刺跨越、爭先進位為主線,以規劃布局為龍頭,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產業發展為依託,以創先爭優為動力,打造靚麗和諧中心鎮,力爭3到5年內逐步實現用地集約化、居住集中化、農村城鎮化。
2014年,敬安鎮將緊抓擴權強鎮試點這一契機,按照“鋼鐵之城、特菜之鄉、百里大集、明清古鎮”的新定位、新要求,緊扣轉型發展主題,爭當跨越發展先鋒,確保年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6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5萬元。
一是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在產業轉型上下功夫。以拓展提升百億元鋼鐵產業為目標,全力支持金虹鋼鐵集團走高端生產的路子,力爭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創新鋼鐵物流園和廢舊鋼材倉儲中心運營方式,大力推進廢舊鋼材的拆解、加工、配送項目,全力構建以倉儲中心、配送中心、運輸公司、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平台為主體的大物流體系,打造年產值超100億元的鋼鐵集團和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產業園區。同時,要把招商引資工作提上重要日程,進一步創優環境,以誠招商,力爭年內完成2個工業項目入駐冶金鑄造產業園。
二是以特色園區為引領,在現代農業上求突破。堅定不移實施農業園區化發展戰略,大力推廣“公司+農戶+合作社”發展模式,精心打造海林辣椒制種園、梁集農業觀光園、袁大莊特菜示範園三個萬畝園區,積極引入栽植新技術,高標準推動示範園提檔升級工程,進一步彰顯園區特色,拓展園區功能。
三是以基礎設施為重點,在城鎮建設上出亮點。按照“4平方公里新鎮區、3平方公里老鎮區、3平方公里工業區”的小城市發展定位,高起點規劃、大手筆建設、強力度管理。以建促商,完成明清文化廣場二期工程建設,加快推進陽光城市二期、文體活動中心等工程前期工作;以商促建,重點改造尚武路商業街,以商貿城為依託新建3個標準化市場,並在年內完成金地城、健康路、明清家園三大安置小區建設。
四是以民生保障為根本,在服務民眾上有作為。持續擴大社保動態覆蓋面,紮實推進新農合、新農保全覆蓋;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以提檔升級五星級敬老院為契機,加大對困難弱勢群體幫扶力度,切實解決民眾的實際困難;把教育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落實“1+5”民主議事決策機制,規範“七簿一冊”,堅持不懈做好信訪穩定工作,全方位提升民眾幸福指數;大力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努力打造一支講黨性、重表率、樂奉獻的黨員幹部隊伍。

經濟建設

2013年,敬安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8.3億元,增長2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03億元,稅收占比98.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6萬元,增長14%;全年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6億元,增長38.2%,其中,規模以上投資48.9億元,增長32.5%;外貿完成1850萬美元,實際到賬註冊外資230萬美元。敬安鎮先後獲得江蘇省生態鎮、江蘇省放心消費鎮、江蘇省文明鎮、徐州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並於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三年榮膺徐州市鄉鎮科學發展分類考核一等獎,順利獲得徐州市重點中心鎮命名,並被列為徐州市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鎮之一。

工業強鎮

敬安鎮為經濟強鎮、商貿發達。敬安自古以來,商賈雲集,素有“百里大集之稱”,是七縣邊界農副產品貿易集散地。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已形成“建材、紡織、化工、板材、食品”五個經濟板塊。徐州金虹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固定資產已經超過10億元,是江蘇省500強個私企業之一。徐州慶豐紡織有限公司、徐州鵬翔紡織有限公司、徐州潤豐紡織有限公司等一批投資5000萬元的紡織企業迅速發展。徐州崇德化工有限公司、徐州萬隆化工有限公司、徐州威瑞普化工有限公司、徐州恆業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逐步走進了環保型企業行列。敬安鎮已經形成3個木材經營專業村,經營板材加工的企業有30多家,一家投資8000萬元的中密度板廠,近段時間開工。徐州金地食品有限公司、宜興虹達食品有限公司、徐州恆泰食品有限公司、徐州天馬集團敬安食品有限公司已成為帶動農民走定單農業的龍頭企業。高效規模農業初步形成。高標準規劃徐豐、沛敬、敬范、敬張四條線30公里的產業帶。實施高效規模農業“666”建設工程,敬安鎮已形成特菜、果品、良種繁育、苗木繁育、設施菜、優質糧棉六個種植區,建成六個高效農業千畝示範方,打造山藥牛蒡辣根、辣椒制種、大蒜黃皮洋蔥為主導的六個產業基地,是全國最大的牛蒡生產基地。占地500畝的辣椒制種示範園,畝效益萬元以上,是江蘇省最大的辣椒制種基地。萬畝特菜產業化工程被列為國家星火計畫項目。
敬安鎮
2013年,全鎮列統企業共33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90億元,應稅銷售收入23億元,工業用電量2.3億千瓦時,工業經濟各項指標均居全縣前列。敬安冶金鑄造產業園建設步伐加快,金虹鋼鐵年產100萬噸的高精度電爐煉鋼項目建成投產,220千伏變電站於2012年11月份正式運行,為園區產業規模、科技含量、產品附加值、品牌、節能減排、競爭力“六個大幅提升”奠定了堅實的能源基礎。

農業發展

鎮內水資源豐富,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鎮內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已形成特菜、果品、優質棉、糧食四大生產基地。其中牛蒡和辣椒制種成為全國最大的種植基地。敬安鎮已經形成特菜、設施菜、果品、糧棉四大種植區和徐豐路、沛敬路兩側高產經濟作物示範帶,糧經比例達到3:7。占地2000畝的唐樓村蔬菜制種示範園與蘇北高檔果品開發中心優質果苗繁育基地,發揮了典型引導和輻射帶動作用。萬畝特菜產業化工程被列為國家星火計畫項目。
敬安鎮敬老院敬安鎮敬老院
2013年,全年完成土地流轉1萬餘畝,海林辣椒制種示範園新建日光能溫室120畝,徐豐路、敬張路、沛敬路沿線農業產業規模大幅增加,輻射帶動全鎮高效農業達到4.2萬畝。大力發展股份合作、專業合作和資金互助合作,全鎮共組建各類形式的農業合作社86個。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在全鎮範圍內重點推廣玉米板茬直播等農機新機具,農業裝備水平大幅提高。

學校名單

敬安鎮學校名單
學段
學校名稱
級別
占地面積
建築面積
教職工數
學生數
校長姓名
學校地址
成人教育
敬安鎮老年大學
全國模範敬老院
36畝
4780
28
288
李春俠
敬安鎮徐豐公路南
敬安鎮社區教育中心
省級重點鄉鎮成教中心校
1300
1200
金虹大道與鋼城大道交叉口
技校
鄧樓職業技術培訓學校
民辦非企業單位
8
120
鄧樓村
國中
敬安中學
省級現代化國中
70035
9447
152
1240
張衍華
鋼城大道南
袁大莊中學
13000
2800
40
900
朱明華
袁大莊村
國小
中心國小
市級實驗國小
9600
3360
80
1198
牛建元
鋼城大道北
郭莊國小
市級實驗國小
9556
1300
23
227
吳強
郭莊村
新安國小
5000
900
20
268
杜慶文
新安集村
唐樓國小
4550
1200
23
363
肖作成
唐樓村
敬原國小
11000
1500
24
340
劉翔
敬原農場
周莊國小
10500
1520
17
280
羅洪兵
周莊村
袁大莊國小
7800
1120
30
432
袁玉民
袁大莊村
幼稚園
中心幼稚園
8000
5600
22
178
張紅
緊鞍北路

區域文化

一、“尊老愛老、文明誠信”的敬安精神
為弘揚“尊老愛老、文明誠信”的敬安精神,敬安鎮以“孝老愛親”文化宣傳為抓手,紮實推進“孝德”工程建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好人文化創建之路。
寓教於樂 孝文化基地傳承美德
該鎮成立孝老愛親文化促進會,開展德孝文化研究;通過舉辦巡迴宣講、演講比賽等形式宣傳交流孝文化研究成果,德孝文化影響力在全鎮範圍內迅速擴大。該鎮整合利用多方資源,開發德孝文化人文景觀,對中心敬老院進行了整體改造,並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好人文化遊園,以“孝老愛親”為主題,設定標誌性雕塑、孝德壁、感動牆、宣傳欄,宣傳德孝文化傳統格言、警句和德孝建設先進人物事跡等內容,園內經常組織開展看戲、唱歌、棋牌等有益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極大豐富鎮區老人們的晚年精神文化生活。
樹立典型 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鎮紀委牽頭在各村(居)成立了“好人好事”評議會,設立“雙月好人榜”,通過評選,該鎮湧現出了孝敬公婆的好媳婦王金雙、自願捐獻骨髓的滿孝增、千里助人尋女的王四龍等一批“孝老愛親”先進典型。該鎮邀請了“中國好人榜”先進人物來鎮作“孝老愛親”專題報告,邀請沛縣梆子劇團舉行了以“孝老愛親”為主題的文藝演出,吸引了全鎮及周邊地區觀眾近千人前來聆聽、觀看。
措施得力 擦亮孝德文化硬品牌
以單位為主陣地,以家庭為主渠道,以社會為紐帶,精心組織了以“孝德、孝心、孝行、孝忠”為主體的宣傳活動,深入探索德孝文化進學校、進農村、進機關、進企業“四進”實踐;組織全鎮中國小校開展“我的德孝觀”演講比賽;通過村閱報欄、民間演出等形式進行宣傳,開展“十佳好媳婦”、“我評議我身邊的好人”活動;在鎮機關開展“孝老愛親大討論”;以金虹鋼鐵集團、徐州錦豐紡織等鎮大型企業為宣傳重點,將孝道植入企業文化,在企業上下形成濃厚的好人文化氛圍。
弘揚德孝文化,傳承德孝精神。敬安鎮用孝老愛親道德風尚引領民風、促進黨風、帶動政風,得到全體幹部民眾的積極回響,該鎮正以實際行動在好人文化的建設道路上策馬揚鞭。
二、嗩吶演奏
敬安鎮,地處蘇魯豫皖交界處,是中國民間吹打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敬安鎮的習俗是:每逢喜事盈門的季節,嗩吶班必然吹吹打打、興高采烈地穿過集市最熱鬧的那條街。街邊商鋪或住家擺上茶,斟上酒,點爆竹,看嗩吶班藝人們盡情發揮。
三、剪紙藝術 
敬安鎮民間剪紙有著濃郁的蘇北特色。敬安鎮剪紙形式多樣,種類繁多,花鳥、蟲魚、禽獸、風景、人物等無所不有,其中多數作品表現了富貴平安、團圓吉祥、福壽喜慶的樸素願望。1993年敬安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1995年敬安鎮剪紙藝人張玉蘭創作的作品獲第四屆國際婦女大會“中華巧女民間藝術展”大獎。

旅遊休閒

1梁集萬畝農業觀光園(觀光農業全市第一)
2袁大莊萬畝特菜示範園(牛蒡種植面積全省第一)
3蔡劉莊辣椒制種園(辣椒制種全國第一)
4敬老主題公園(沛縣首座敬老主題公園、國家AA級風景區)
5明清古街
6金虹大道商業街
7敬安中心商貿城
8法治文化遊園
9金地城
10美麗敬安廣場
11尚武路商業街
12鑫鑫步行街
13神龜樓/神龜亭/四縣通衢牌樓
休閒農業觀光游:1,2,3.
購物游:5,6,7,9,11,12.
文化休閒遊:4,5,8,10,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