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不贊成祖父母取代父母教育孫子輩

教育專家:不贊成祖父母取代父母教育孫子輩

“祖父母帶孫子或孫女”已經成為常見的一種親職教育模式。祖父母帶孩子雖可以減少家庭經濟負擔且讓父母放心,但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一些祖父母在育兒方面知識更新速度慢,且容易溺愛孩子,因而產生諸多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專家:不贊成祖父母取代父母教育孫子輩
  • 性質:隔代教育
  • 學科:親職教育
早期教育對人的一生髮展至關重要,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溺愛孩子,專家觀點,

早期教育對人的一生髮展至關重要

2001年夏,北京市第11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7次會議全票通過的《北京市學前教育條例》,這是全國第一部關於學前教育的地方法規。在這部條例里,把人接受教育的法定年齡從過去的3歲上推到呱呱墜地之時的0歲。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布魯姆追蹤1523名嬰幼兒成長達20年,最終得出國際公認的結論:如果以17歲智力成熟作為100%的話,50%的智力是在4歲以前獲得的。越來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認識到,0到6歲是兒童大腦發育最快的時間段,對人的一生髮展至關重要,其中3歲前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孩子上國小乃至中學時出現的偏差都可以追溯到學前。

隔代教育

有些父母認為,祖父母經驗豐富,社會閱歷足,管孩子應該沒問題!其實長輩們照料孩子也有弊病,最大的弊病是溺愛。“爺爺奶奶們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往往很嚴格,但是對於孫子孫女,卻很難做到像教育孩子的父母那樣嚴格,溺愛幾乎是通病。”林女士在兒子6歲時把孩子接回到自己身邊,但她兒子已養成的任性的性格讓她大傷腦筋。

隔代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溺愛孩子

祖輩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年輕的父母可以像祖父母請教一些育兒經驗,但年輕一代多數要比祖父母文化程度高,卻因為圖方便或是怕疲勞而捨棄了自身的文化優勢,轉而讓祖父母輩甚至保姆擔當起孩子第一任老師的職責,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來說,實在不是好的方法。
第一,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大部分都很寵溺孫輩。因此,老人帶小孩的過程中,難免會驕縱。這樣的話,小孩容易從小養成自私、脾氣大的習慣。這樣的話,就不會出現“香九齡,能溫席”和“融四歲,能讓梨”的現象。
第二,老人帶小孩的時候,會顧及到孩子父母和另一方老人的看法,放不開。如果是爺爺奶奶帶小孩,有時候也會估計到小孩姥姥姥爺的態度。反之亦然。同時,老人也會擔心兒女會怪他們帶不好孫輩。有了這些顧慮,老人帶小孩,肯定也是小心翼翼,一點也不敢讓小孩凍著、餓著。這樣的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的養小孩方式就不可能實施。長此以往,小孩的自理能力就得不到培養。
第三,老人自身精力不如年輕人,教育小孩力不從心。大家都說老小孩,老小孩。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格和處事方式都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比如,容易生氣,比較敏感之類。這樣的話,老人在帶小孩的過程當中,就不能做到很好的言傳身教。

專家觀點

國內不少知名的教育專家也不贊成祖父母取代年輕父母隔代教育孫子孫女的方式。北師大親職教育專家趙忠心認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老人,由於歷史的局限,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生活方式等往往跟不上信息社會的進步,而兒女們思維要超前許多。華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家博士袁愛玲認為,祖輩們往往對孩子的生活實行“全方位服務”。在由老人搭建的“溫室”里生活的孩子,久而久之便形成任性脆弱、缺乏獨立性、專橫跋扈、生活意志薄弱等弱點。
華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親職教育專家袁愛玲也認為,隔代教育產生的最大問題是溺愛孩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