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理論與方法

政治學理論與方法

本書的目的是引入政治學當中一些重要和著名的定律和理論。本書匯集了政治學學科中最不可或缺的、傳之久遠的定律、理論、命題、概括以及基本的思維結構。

基本介紹

  • 書名:政治學理論與方法
  • 作者:(挪威)斯坦因﹒U.拉爾森
  • 譯者:任曉
  • ISBN:720806342
  • 頁數:481
  • 定價:42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基本信息,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出版日期:2006-8-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簡介

它討論了最著名的各項定律和理論,它們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表現出持久性和重要性,並繼續是本學科當今一般思維的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書的宗旨是為這些定律和理論提供一個導論,這些定律和理論橫跨政治學的各個次領域。由於這些定律和理論並無國界,因而它們對全世界政治學專業的學生都是重要的。

目錄

譯者前言/l
第一章 緒論
斯坦因·拉爾森/1
第二章 冰點論:民主國家政黨體制的穩定性
斯坦因·拉爾森/30
第三章 根據選票結果分配席位的立方法則
科拉·斯特拉姆/49
第四章 迪維爾熱定律:多數選舉制導致兩黨制
斯坦因·庫勒/62
第五章 聯盟理論中的規模原則:最小化獲勝聯盟法則
科拉·斯特拉姆/77
第六章 原初狀態:論正義的原則
斯里·格洛彭/87
第七章
因果漏斗:歷史如何影響行為
烏拉·里斯特哈爾格/101
第八章 囚徒困境:理性選擇的悖論
特烏·米特伯/117
第九章 多米諾理論:若第一張牌倒下,其他牌就跟著倒下
尤恩·霍維/133
第十章 均勢原則:國際關係中的穩定與權力
揚·埃里克·福瑟姆/144
第十一章 “順風車”效應與“落水狗”效應:論影響選舉競爭的機制
謝爾·海因斯/16l
第十二章 “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資本主義制度興起的前提條件
約翰·埃里克·卡爾森/178
第十三章 彼得原理:組織的興衰
斯坦納·阿斯克維克/190
第十四章 中間選民定理:各政黨及其決策向中間靠攏的原因
萊夫·海拉恩/204
第十五章 廷斯滕定律:社會中心的重力作用
勞里·卡弗寧和基莫·格洛倫/224.
第十六章 戴維斯的J曲線:革命何時爆發
皮爾·塞勒/235
第十七章 大眾社會假設:有組織社會崩解的後果
埃克哈特·瑟默曼/246
第十八章 權力集中與轉移理論:民主國家權力、價值衝突理論
托爾瓦德·格拉恩/261
第十九章 “衝突交叉”論:論衝突線和組織成員資格的交叉
奧德比爾恩·克努森/283
第二十章 寡頭統治鐵律:關於組織中的民主問題
斯坦因·厄格里維克·拉爾森/300
第二十一章 帕金森定律:關於工作量與雇員數量的增長
奧丹·奧佛多爾/319
第二十二章 機構設立的規律:關於組織機構的形成、穩定和維持
阿爾夫·因格·傑森/332
第二十三章 全方位型政黨
維基·蘭道爾/349
第二十四章 梅氏定律:政黨的觀點模式
瑪麗娜·戴姆克/363
第二十五章 馬克思的歷史規律:論社會發展的力量
托斯坦·耶勒姆/377
第二十六章 伊懋可定律:就業剩餘和經濟發展
奧恩韋德·納德克維特那/394
第二十七章 選舉經濟周期:金錢與選舉結果
特烏·米特伯/405
第二十八章 華格納定律:與經濟進步相聯繫的公共收入份額
揚·埃里克·格林德海姆/420
第二十九章 趨同論:世界變得更為相似的動力學
斯坦因·厄格里維克·拉爾森/434
第三十章 依附論:經濟欠發達的動態原因
海爾格·維埃姆/45l
第三十一章 沃勒斯坦的現代世界體系論:全球競技場上為領先而展開的國家問競爭
厄溫德·厄斯特魯德/46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