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重大決策始末

改革開放30年重大決策始末

《改革開放30年重大決策始末》是200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神根。

基本介紹

  • 書名:改革開放30年重大決策始末
  • 頁數:  340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
叢書名: 改革開放30年書系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220076312
條形碼: 9787220076312
尺寸: 23.6 x 16.8 x 2.8 cm
重量: 499 g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30年重大決策始末(1978-2008)》選入的所有文章,均出自大陸公開出版的合法出版物。出於篇幅的考慮,同時照顧到全書風格、規範統一,我們對部分文章進行了刪節和技術處理。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來,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30年來的重大決策及其經驗教訓,是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精神財富。近年來,這些重大決策的當事人、親歷者以及部分專家學者,對此作了不少的回顧和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將這些回顧和研究,整理成冊,是我們史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目錄

鄧小平決策恢復高考
原計畫恢復高考要一年時間準備
武漢大學查全性的發言引起熱烈討論
鄧小平:既然今年還有時間,那就堅決改嘛!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始末
“兩報一刊”發表社論提出“兩個凡是”
胡耀邦審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鄧小平說,這篇文章是馬克思主義的,是駁不倒的
附:胡福明:寫文章時已準備坐牢
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四十一天——中央工作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追記
對原定議題的重要突破
鄧小平和“宣言書”的起草
葉劍英功不可沒
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決策
鄧小平率先提出工作重點轉移
中央工作會議達成共識
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改革開放政策
中國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的落幕
“文化大革命”結束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沒有結束
鄧小平:現在下鄉的路子越來越窄,總得想個辦法才行
回城的勢頭引發雪崩
從兩個“不許”到“偉大創造”——新時期農村改革的第一步
“老大難”安徽出了“省委六條”
靜悄悄改革唱的好戲
“雙包”成為主流
小平同志領導我們抓對外開放
“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
“不是收,而是放”
沿海地區擴大開放“事關大局”
中美建交和鄧小平訪美
美方的兩次食言
當機立斷,緊緊抓住機遇
鄧小平是副總理,但美方接待規格按照總理安排
中國經濟特區的形成之路
“辦一個特區,過去陝甘寧邊區就是特區嘛!”
第一個考察外國經濟特區的政府代表團走出了國門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首批經濟特區
鄧小平與平反冤假錯案
“按照‘兩個凡是’就說不通為我平反的問題”
在教育、科技領域中率先開始撥亂反正
堅定地支持胡耀邦主持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
公開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主犯始末
中紀委長時間的黨內審查
中央成立以彭真為首的“兩案”審判指導委員會
公、檢、法“平行作業”
一案起訴,分庭審理,一案判決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起草
起草歷史決議,需要黨表現出大智大仁大勇
鄧小平多次談歷史決議的核心問題
四千人大討論
從政治局擴大會議到十一屆六中全會
鄉鎮企業的艱難崛起
胡耀邦:社隊企業有前途,可以和國營工業競爭
萬里:稅是應該收的,但不可殺雞取卵
給鄉鎮企業“正名,鼓勁,撐腰,壯膽”
鄧小平與中央顧問委員會的成立
王洪文叫嚷“10年後再看”
“這個問題早解決比晚解決好”
“是個好東西”,又是一個“過渡性質”
“雙軌制”改革的由來
價格問題越來越突出了
莫乾山上激辯“調”“放”
“雙軌制”之功過
裁軍百萬的回顧
虛胖子不能打仗
三總部要帶頭
建設合成軍,提高戰鬥力
親歷香港、澳門回歸談判
小平一怒安天下
乾坤旋轉瑞珠還
故國旌旗入澳門
“863計畫”的緣起
美國提出“星球大戰”計畫
給小平寫信
鄧小平當即批示:此事宜速作決斷,不要拖延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提出
在建國以來歷史決議中第一次出現
在精神文明建設決議中展開
十三大報告要好好寫出一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
“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形成
最初考慮這個問題,是鄧小平與大平正芳談話引起的
由兩步目標變為三步目標
十三大報告正式提出“三步走”戰略任務
黑雲壓城城不摧——打破西方國家制裁的鬥爭
山雨欲來
分化瓦解
患難真情
雨過天未晴
將證券市場引入中國
一群年輕留學生的夢想
萬壽賓館會議
走進中南海
藍圖成真
回憶鄧小平1992年南方之行
我們盼望已久的老人家要來了
精心安排的視察日程
深圳國貿大廈迴響著偉人的聲音:一百年不動搖
伶仃洋上的曠世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
從計畫到市場——20年經濟改革的艱辛曲折
改革經濟模式的早期探索
理論上的回潮和實踐中的進展
理論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改革取向的大論戰
鎖定目標,建立市場經濟體制
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科教興國”
鄧小平: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鄧小平南方談話:我相信它是正確的
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正式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從人治到法治
“文化大革命”中那樣無法無天,決不能再讓它重演
明確提出要實行法治,反對人治
依法治國方略載入憲法
何振梁:申辦2008年奧運會之路
請纓的曲折
傾情投入
得道多助
決勝莫斯科
龍永圖與加入世貿組織
十年風雨路
朱總理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策略果然奏效
“我既不是民族英雄,也不是賣國賊”
延續兩千多年農業稅的廢除
新中國制定《農業稅條例》
統購統銷制度的建立、發展與取消
農村稅費改革
廢除農業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
“中國特色”概念的提出
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