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檢測

支原體是細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是一類缺乏細胞壁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桿形、絲狀、分枝狀等多種形態。它不同於細菌,也不同於病毒。從人體分離的16種支原體中,5種對人有致病性,即肺炎支原體、解脲支原體、人型支原體,生殖支原體及發酵支原體等。支原體只能黏附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細胞表面的受體上,而不進入組織和血液。目前診斷支原體感染用的是培養法、血清學檢測法和基因診斷。①支原體培養:標本取材男性為尿道內口約0.5cm以上,女性提倡子宮頸棉拭子取材,而不用尿培養。②支原體血清學鑑定:1984年開始使用一種微量的酶標免疫法,能檢測支原體的8種血清型抗體。這對於診斷患者為哪一種支原體血清型感染是很有幫助的。此外還有DNA檢測和PCR法等。③基因診斷:利用DNA探針對支原體診斷其敏感性稍差,但特異性高;聚合酶鏈反應(PCR),敏感性、特異性均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支原體檢測
  • 相關疾病: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
  • 專科分類:呼吸科、泌尿外科
  • 檢查分類:酶標免疫法、DNA檢測、PCR法等
臨床意義,正常值參考範圍,

臨床意義

檢查人體否受到支原體的感染是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支原體感染患者提供依據的一種檢查方法。診斷支原體感染必需經過實驗室檢查,不能僅僅根據症狀就作出診斷。
陽性,見於支原體感染。肺炎支原體是呼吸道感染、肺炎的主要原因。解脲支原體、人型支原體則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

正常值參考範圍

陰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