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護(漢語詞語)

掩護(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掩護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用人體或其他掩護體擋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掩護
  • 外文名:[screen;shield;cover]
  • 【拼音】:yǎn hù
  • 解釋:用人體或其他掩護體擋住.
  • 打掩護:其餘人使敵人轉移注意力
漢語詞語,基本信息,詳細解釋,其他解釋,體育名詞,籃球,排球,橄欖球,

漢語詞語

基本信息

【詞目】掩護
【英譯】
【基本解釋】
1. 對敵採取警戒、牽制、壓制等手段,保障部隊或人員行動的安全。
2.為了幫助完成主要目標 而採取的一個安全措施

詳細解釋

出處
1. 保護起來不使人知;庇護。
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一折:“子共母不能完聚,纔分娩一命歸陰,著 程嬰 將他掩護,久以後長立成人,與 趙 家看守墳墓。” 明 朝鮮 李民宬《敬亭先生續集·朝天錄》:“軍門(袁可立)曰:‘你國定乎?’答曰:‘反正之日,市不易肆,朝野晏然,有何不定之事乎?且總鎮毛駐紮敝邦,如有可疑之端,則豈有掩護小邦,欺瞞朝廷之理哉!’”清 歸有光 《與曾省吾參政書》:“仆非敢緣舊識,求門下有所掩護也。”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 漢口 市區,因為有租界和敵產的掩護,始終不曾被炸。”
2. 指袒護。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八章:“‘你又來了!人家割竹子掙下錢,不還咱嗎?’老婆掩護兒子說。”
3. 遮蓋。
蒲松齡 《聊齋志異·孝子》:“母創尋愈。 周 每掩護割處,即妻子亦不知也。”
4. 對敵採取警戒、牽制、壓制等手段,保障己方部隊或人員行動安全。
陳其通 《萬水千山》第一幕:“ 小岳 :‘上級命令你們營,一定要死打硬拼,守住渡口,掩護大部隊過江,去和二、六軍團會合。’”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五章:“我們的任務,就是在這裡堅決阻住敵人,來掩護他們安全轉移。”
示例
  1. 掩護主力部隊撤退。
2.用身體掩護同伴。

其他解釋

《新華字典.解釋:
掩護
對敵採取警戒、牽制、壓制等手段,保障部隊或人員行動的安全 ;
掩護主力部隊撤退 ;
用人體或其他掩護體擋住 ;
用身體掩護同伴 ;
掩襟,掩襟兒 。

體育名詞

籃球

在籃球比賽中,進攻方球員以合理的技術動作,用身體擋住防守自己同伴的對手球員的去路,給隊友擺脫防守、創造得分機會的一種進攻配合。分為可視掩護,不可視掩護。

排球

排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隊員作扣快球,吸引對方隊員攔網,給同伴或自己再攻創造有利局面。這種虛扣動作,稱為“掩護”。在快球掩護下組成的各種配合進攻,統稱“掩護進攻”。在攻防中,攻方為了達到避開攔網,造成一對一,甚至“空門”的有利局面,常在網前跑動換位,互相掩護。方法甚多,有單人掩護、雙人掩護、前排隊員掩護、後排隊員上前排假掩護等。

橄欖球

在橄欖球比賽中,掩護是指對淺區外接手或者跑鋒的傳球。四分衛在傳球給外接手時通常會假裝傳球給另一側的跑鋒或外接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