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知識經濟

探索知識經濟

《探索知識經濟》提出了與知識和知識經濟有關的許多重要觀點,富有啟發性和創新性。

《探索知識經濟》將知識區分為知識1、知識2和知識3;界定了信息經濟和知識經濟的關係;論證了知識的客觀實在性和不確定性,研究了知識價值和知識價值論;從複雜系統角度研究知識經濟的本質;研究了知識經濟與泡沫經濟的關係;研究了高科技的轉化模式;研究了知識經濟的測度指標,測度了中國知識經濟的狀況。本專著思路開闊、結構合理、系統性強、文筆流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探索知識經濟》
  • 作者:吳國林
  • 語種:中文
  • ISBN:9787562316886
  • 出版社:華南理工出版社
  • 頁數:312
  • 開本:32開
  • 出版時間:2011年
  • 裝幀:平裝
目錄,精彩摘錄,

目錄

導言
1 知識概述
探索知識經濟

2 知識經濟概述
3 知識的理論審視
4 知識經濟的本質
5 知識價值論
6 知識經濟重要指標
7 知識的供給
8 高科技的轉化
9 知識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摘錄

對知識的性質和範圍及其前提和基礎,以及對知識所要求的一般可靠性進行研究,屬於認識論(epistemology)或知識論(the theory of knowledge)的範圍。認識論是哲學的一個部門。早在古希臘,人們就開始了認識論的探索。柏拉圖從理念論出發,把認識分為“意見”和“知識”兩部分,“意見”又包含“想像”和“信念”兩個小部分,“知識”又包含“理智”和“理性”兩個小部分。“知識”的對象是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柏拉圖的“知識”的兩個小部分實際上是指認識的理性階段,“意見”的兩個小部分是指認識的感性階段。他還通過著名的太陽、光線和洞穴的比喻,提出了知識、無知和處於兩者中間狀態的信息之間的三重區別。柏拉圖認為,知識決不可能有錯誤,知識還必須有一種給予問題答案所依據的理由(理性logos)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