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貝日記(約翰·拉貝手稿日記)

拉貝日記(約翰·拉貝手稿日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拉貝日記》(英文:The Diaries of John Rabe)是1997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和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國人約翰·拉貝

該書是作者的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

1997年,《拉貝日記》出版。在標誌著中國開始全面抗戰的盧溝橋事變60周年的時候,這部被長期塵封且具有重要價值的歷史資料的首次出版面世,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拉貝日記》後被譯為中、英、日、德四種語言,被公認為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最為完整的史料。

基本介紹

  • 書名:《拉貝日記》
  • 作者:約翰 拉貝
  • 原版名稱:The Diaries of John Rabe
  • ISBN:9787806567753
  • 類別:歷史揭秘
  • 頁數:367
  • 定價:30元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和江蘇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42年(德國);1997年
  • 裝幀:平裝
電影視頻,內容簡介,內容摘錄,相關版本,作者介紹,

內容簡介

1937年12月至1938年初,侵華日軍在中國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這是日本在中國所犯的累累罪行之一,是中國近代史上極其慘痛的一頁。雖然日本當時當權者和後人竭力否認有這樣的慘案,企圖隱瞞事實真相,但歷史不容篡改,不斷有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和其他經歷過南京大屠殺的人為此提供揭露真相的材料,為世人還原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
拉貝日記
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中珍藏史料記載的這些人和事,感染和感動了許多人前來這裡調研相關歷史。華裔女作家、歷史學家張純如便是其中一位。在創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一書期間,張純如一度扎進這間特別館藏室整日進行調研,最終成為讓拉貝日記及魏特琳日記公之於世的關鍵人物。

內容摘錄

1937年12月14日:開車經過市區,我們才曉得破壞的巨大程度。車子每經一二百米就會壓過屍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屍首。我檢查過,子彈是從背後射進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時從後面被打死的。
1937年12月16日:我開車到下關去勘查電廠,中山北路上都是屍首……城門前面,屍首堆得像小山一樣……到處都在殺人,有些就在國防部面前的軍營里進行。機槍聲響個不停。
1937年12月22日:在清理安全區時,我們發現有許多平民被射殺於水塘中,其中一個池塘里就有30具屍體,大多數雙手被綁,有些人的頸上還綁著石塊。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屍首的地下室……一個老百姓眼珠都燒出來了……整個頭給燒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頭上。
1937年12月25日:日本人命令每一個難民都必須親自登記,而且要在10天內完成……20萬人!怎么辦?整批年輕力壯的男人已經被拉了出去,他們的命運不是做奴工就是死亡。還有整批的年輕女子被拉出去,因為要成立一個很大的軍中妓院。
1938年1月1日:一個漂亮女子的母親向我奔過來,雙膝跪下,不斷哭泣著,哀求我幫她一個忙。當我走進一所房內,我看見一個日軍全身赤裸裸地趴在一個哭得聲嘶力竭的少女身上。我立即喝住那個下流無恥的日軍,並用任何能夠讓人明白的語言向他呼喝。他丟下一句“新年快樂”就逃走了。他逃走時,仍然是全身赤裸,手中只拿著一條褲子。
1938年1月3日:這些城陷後放下武器的中國兵當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殺,這是非常殘忍的,而且絕對違反國際法;在攻城的時候,大約2000平民被打死。
1938年1月6日:克羅格看見漢中門邊的乾渠里大約有3000具屍首,都是被機槍掃射或是別的方法弄死的百姓。

相關版本

《拉貝日記》2009版
作者:約翰 拉貝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10403224
裝幀:平裝
定價:48.00
圖書介紹:《拉貝日記》是近年發現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中數量最多、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史料。這部日記所記述的,都是拉貝的親歷親見親聞,非常具體、細緻和真實,無人能否認其可信度。在寫作日記的同時,拉貝還精心保存了80多張現場拍攝的照片,並對這些照片作了詳實的說明。這些文字對中日交戰雙方的實際情況和政治是非作了客觀公正的評價。
《拉貝傳:南京大屠殺的見證人》
作者:黃慧英
ISBN:9787806567753
頁數:367出版社:百家出版社
拉貝日記(約翰·拉貝手稿日記)
定價:22.0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02-12-1
內容簡介:
19世紀末,歐洲十字路口的明燈——德國漢堡,誕生了一位名叫約翰·拉貝的傳世英雄。
把世界還給人,把人歸還自己。這一人道主義的精髓,像一彎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淨化著無數的魂魄,也鑄造了拉貝的人生觀。
他於1909年來到中國工作,先後成為北京、天津、南京西門子分公司經理。他在中國生活了整整30年,他與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都有接觸,因此,他對中國社會有自已獨到的見解。
1937年日軍向南京進攻前夕,他從北戴河趕回南京,被一些外國人推為南京安全區主席。12月13日,日軍攻戰南京,進行了令人髮指的血腥屠殺。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貝利用自己的納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國難民,在他負責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區內,他和他領導的十多位外國人,不僅拯救了25萬中國人的生命,而且捍衛了人類的真理和尊嚴。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橋1號院子內,寫下了著名的《拉貝日記》。
1938年春,拉貝回到德國後,發表演講,揭露日軍在南京的瘋狂暴行,遭到蓋世太保的迫害。
二次大戰結束後,拉貝因他的納粹身份又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在他最消沉的日子裡,南京人民為他募捐,為他寄贈食物,使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氣。1950年,拉貝在柏林患中風去世。
直到半個多世紀後,拉貝才猶如凱旋的英雄,從歷史迷霧中向我們走來。他的日記被公之於世;他在南京的故居被考證確定;他的墓碑安放到了南京;他當年拯救的難民紛紛一吐肺腑之言,中國人民的熱情如火山一般噴涌而出,獻給這位和平勇士。
今天,面對拉貝故居,我們仿佛仍能聽到拉貝先生朗朗的笑聲,沉重的嘆息;看到他揮舞手臂的憤怒表情,伏案奮筆疾書的側影……
作者簡介
黃慧英,江蘇張家港人,1983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分至南京市檔案館工作。多年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及紀實作品的創作。著有《走出大校場》、《一代偉人廖仲凱》、《西路軍的故事》等紀實作品;發表有《南京大屠殺前後拉貝思想變化研究》等論文及史學文章近百篇,約120餘萬字。現為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館兼副館長、文博副研究員,中國南京大屠殺史研究中心理事,南京市文聯簽約作家。
《約翰·拉貝畫傳》
譯者:鄭壽康
拉貝日記(約翰·拉貝手稿日記)
作者:【德】托馬斯·拉貝
ISBN:9787214057594
頁數:141
定價:40.0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09年4月
內容簡介
約翰·拉貝被世人譽為南京的辛德勒,他在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南京期間,作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救助了大約25萬中國平民,使他們免遭日軍的殺害。他還給人類留下了一份寶貴的財產,即他在這期間寫下的記錄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戰爭日記——《拉貝日記》。本書圖文並茂,印製精美,向讀者展示了約翰.拉貝平凡而坎坷的一生。該書為全球首次出版,圖片資料由拉貝家族提供,許多為首次公布,彌足珍貴,對了解和研究拉貝其人和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均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目錄:
前言;
從出生到學徒年代結束(1882-1908);
在中國的30年(1908-1938);
返回德國(1938-1950);
永恆的紀念 約翰拉貝日記發現始末;
拉貝後代訪問南京;
拉貝和國際安全區紀念館;
海德堡約翰.拉貝交流中心;
約翰拉貝——一個偉大的德國
作者簡介
托馬斯·拉貝是約翰.拉貝的孫子,醫學博士,教授,現在海德堡約翰·拉貝交流中心工作。

作者介紹

約翰·拉貝,英文名John·Rabe,二戰時他有箇中文名字叫“艾拉培”,南京人民寫給他的感謝信中,對其使用的是後一種稱呼(原文:“艾拉培先生:濟難扶危,佛心俠骨,共祝天庥,俾爾戩穀。一九三八年一月本院難民共獻。”)。
拉貝日記(約翰·拉貝手稿日記)
約翰·拉貝(John H. D.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西門子洋行代理人、納粹黨南京小組代理人、南京安全區主席。在二十年代就已經加入了納粹黨的前身德國社會工人黨,在納粹分子中屬於元老級的人物。他追隨希特勒,但又受到中國人的愛戴。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一手組建起 “國際安全區”,挽救了25萬中國百姓的生命。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拉貝曾經多次寫信給希特勒。南京大屠殺過後,拉貝在戰時的德國發表了多次演說,講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並向希特勒遞交了記錄暴行的膠片。他被人們稱呼為“洋菩薩”。約翰·拉貝被稱作“中國的辛德勒”。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拉貝因曾是納粹黨員而先後被蘇聯和英國逮捕。鑒於在南京時的功績,他因而得到國民政府每月金錢和糧食接濟。國民黨政府還指出,如果拉貝願意返回中國,將為他提供住房和終身養老金。
1950年拉貝逝世。
《拉貝日記》於1997年出版,並被譯為中、英、日、德四種語言。它被公認為是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史料。拉貝先生故居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小粉橋1號南京大學內,同時建有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和南京大學拉貝國際和平與衝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為了紀念拉貝,其在德國柏林的墓碑也於1997年運抵南京,現保存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
拉貝並不仇視猶太人,他有猶太朋友,甚至還協助過一家猶太人逃往英國。
納粹
1882年出生於德國漢堡的約翰·拉貝,在納粹中屬於元老,很受尊敬。
他1908年就來到了中國, 1919年甚至還數次遭到了中國政府的驅逐,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也對德宣戰,而他作為德國西門子公司商務代表的身份則異常尷尬,才被迫回國休整。
被遣返回國的第二年,拉貝回到中國,打著某中國外資公司高級顧問的名義做著掩護,直至西門子洋行中國總部在上海獲準正式開張。這段時間他受到重點監視,懷疑他多次來訪中國有著其他的隱藏目的,到國民政府在南京紮根並認可了西門子公司在華的權益之後,他才告別了“黑名單”,不再是“行跡特殊的人”。
拉貝與大多從事情報工作的機構以及要員們都有著極為特別的關係,除了軍界人員之外,還經常接洽德國駐南京的軍事顧問團要員,以及以納粹黨徒身份鑲入日本軍界的遠東第一間諜佐爾格。日本人在歷史書上給他扣了個納粹間諜的帽子。
也正是這些複雜的身份與經歷,才使得拉貝的日記以及保護下來的大量南京大屠殺的資料被莫名質疑,很多文字資料都沒有得到更高的重視。原因在於,日本人在國際法庭辯稱”一個納粹黨徒的話,毫無說服力,不該被公信……。“
活菩薩
1937年的冬天,日軍侵占中國首都南京,國民政府敗退並撤離,南京宣告淪陷。一時間,大量的日本軍隊蜂擁至南京城內,開始了瘋狂的燒殺搶掠,頃刻間,南京城屍橫遍野。
拉貝是在南京淪陷前匆匆從秦皇島結束休假趕回南京,很多人認為跑都來不及呢,回去趟這個渾水乾什麼,但拉貝認為,自己在中國生存了幾十年,這個國家的命運與自己已經無法再分割,沒理由在這種時候充當一個外籍身份的懦夫,所以,他堅持留下。在日本飛機整天瘋狂轟炸南京城內每一處目標時,大量平民喪失了庇護,拉貝偶然間發現,西門子公司一直所懸掛著的納粹黨旗能夠起到保護作用,他當即打開公司大門讓街上的上千百姓湧入,在納粹旗下保全了性命。
在拉貝以德國納粹黨員以及多重政治身份的威懾下,他逼原本對安全區實行運輸封鎖的日軍開閘放行,讓糧食與藥品能成功運抵,拯救數十萬人的性命。而且,他自己帶頭捐出存款,與眾人一起湊錢去向軍隊套購高價軍糧,以保證更多的人不被餓死、凍死。在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拉貝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糖尿病每天都發作,幾乎打光了所有的胰島素。他說,如果上帝非要結束他的生命的話,那務必先拯救下這難民營中仍在苦苦掙扎的二十多萬無辜百姓。
拉貝在南京的家中,密密麻麻地收容了600多中國難民,而他則自己掏錢奉養起了他們。他的行為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他被人們親切地稱呼為“活菩薩”。
拉貝家避難者名單,有簽名有手印拉貝家避難者名單,有簽名有手印
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那段血腥恐怖的日子裡,拉貝為了救護中國難民而日夜奔忙,竭盡心力,二次累得昏倒。他的一些事跡並沒有在日記中記載,如他帶著助手冒著生命的危險跑遍南京街頭,用照相機拍攝下大量日軍屠殺的照片,也蒐集到了大量的屠城血證,並在1937年12月26日時,將這些重要的資料交到了德國駐日大使館情報分析員佐爾格的手上,希望能夠通過他的關係將這些檔案交到德國政府高層以及日本朝野,以求得重視,對這種殘酷的暴行予以制止。雖然,他的目的並沒有達成,無論是德國政府還是日本政府都對此不屑一顧,但是身為前蘇聯秘密特工的佐爾格還是將這些資料複製了幾份,交給了德國戰時最高統帥機構,以及蘇聯社會主義政府那裡才得以保存。
悽慘晚年
1938年二月份,拉貝的糖尿病已經開始惡化,而且,由於拉貝對日軍的不斷施壓,以及他對日本暴行的不斷指責與控訴,激怒了日本軍界的要員們,強行要把他驅逐出南京,德國政府在接到日本方面的通報後,決定對拉貝召回,接受質訊。拉貝最終在將難民營託付給馬洛、魏特琳等十幾位外國人士,安排妥當後便回了國。
在回國之後的不久,拉貝被黨部的人調查,並封鎖了他與外界的一切聯繫。而拉貝沒有接受警告,陸續在德國漢堡、墓尼黑、漢諾瓦等市多次發表演講作了數場關於日本人殘酷非人的戰爭行徑的報告,在遭到軍警驅逐後仍舊堅持抗爭,因而被蓋世太保逮捕,並被限制人身自由,在確認無太多罪名可立之後,他又在家中被軟禁,被特工監視。後來,在拉貝被捕的事件影響逐漸擴大化之後,納粹分子將他列到了黑名單之上,隨時可能被秘密處決,拉貝沒有屈服,反而是一再執拗地抗爭著,不斷地喊著要回中國,回南京。
在納粹政府被推翻之後,拉貝也沒有因此而重獲自由,居然又因自己的納粹黨元老的身份被逮捕,重新投入到了監獄。藉助來自中國方面的擔保信件以及大量的證據後,拉貝被暫時釋放,但仍被列為重點觀察對象,但卻沒有想到,在英國方面拘禁並審查他了之後,前蘇聯方面又再度把他丟進監獄,在最後一次離開監獄之前,拉貝的糖尿病已經嚴重到了極為危機的地步,隨時會終吉他的生命,也正是因此他才會被釋放。但他入獄的訊息傳到南京後,南京還是掀起了一個不小的捐款熱潮,人們傾囊相助湊齊了幾千美元,才將他贖出監獄,恢復了半自由的身份。
拉貝的晚年十分之淒涼,在1950年,也就是抗戰勝利的第五個年頭他就逝世了,當時無人知曉,沒有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動,他的墓碑上也僅只書寫下“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約翰·拉貝”。他所做的,所寫的,所成就的,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部分,但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個英雄。
拉貝的中國秘書
拉貝先生有箇中國秘書,叫韓湘琳,《南京!南京!》中的唐天祥是以韓湘琳為人物原型的,其身份和事跡都有諸多相似之處。
但是,要特別澄清的是:
1:歷史上韓湘琳不僅沒有為了保護家人做漢奸,相反還協助拉貝救了不少人。他被拉貝任命為糧食委員,是安全區內最重要的中國工作人員之一。1937年末日軍策劃了南京慘案,韓湘琳當時負責跟日方交涉糧食問題等,他對整個安全區的正常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2:韓湘琳的確弄到了一張通行證,但不是給自己用,而是給一個國民黨的飛行員汪漢萬使用,《南京南京》中“唐天祥”出賣了中國軍人得到了一張通行證,但在最後時刻選擇留了下來,讓一個國民黨軍官(即歷史上的汪漢萬)跟著拉貝離開,歷史上韓湘琳並沒有這么做,因為他根本就沒有離開南京。
3:韓湘琳並沒有被日本人殺害,在拉貝先生離開南京後,繼續解救南京難民,並且一直活到了抗戰勝利,直到20世紀80年代逝世。
韓湘琳是拉貝先生最要好的中國朋友之一,他在二戰結束後還出庭作證指控日軍的暴行,生平著有《韓湘琳口述:日軍仇恨國際救援組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