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子梢

抗子梢

灌木,高達2.5米;幼枝近圓柱形,密生白色短柔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抗子梢
  • 拉丁學名:Campylotropis macrocarpa (Bunge) Rehd.
  • 別稱:豆角柴 杭子稍 秔子梢  落豆花  馬料梢 小葉烏梢  野棉花條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豆目
  • :蝶形花科
  • :山螞蝗族
  • :抗子梢屬
  • 分布區域:雲南、四川、貴州。生於較乾燥地帶的灌叢或草坡上。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別名,

形態特徵

3小葉,頂生小葉矩圓形或橢圓形,長3-6.5厘米,寬1.5-4厘米,先端圓或微凹,有短尖,基部圓形,上面無毛,脈網明顯,下面有淡黃色柔毛,側生小葉較小。總狀花序腋生;花梗細長,長可達1厘米,有關節,有絹毛;花萼寬鐘狀,萼齒4,有疏柔毛;花冠紫色。莢果斜橢圓形,膜質,長約1.2厘米,具明顯脈網。
抗子梢
宜昌杭子梢 C. ichangensis Schindl.極近本種,但幼枝有明顯稜角,上唇2萼齒狹而長。

生長環境

生長在草坡、山溝中。

分布範圍

分布在河北、山西。也分布於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蘇。

主要價值

根入藥.夏、秋季採挖後洗淨,切片,曬乾備用。
苦微辛,平.發汗解表,舒筋活血.治感冒、腎炎、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用量1525克,水煎或飽酒服。

別名

(艹/禾/元)子梢、(艹/秔)子梢、(艹秔)稍[艹/杭]子稍、[艹/秔]子梢、[竹/杭]子梢、豆角柴、杭梢子、杭子梢、杭子稍、呼吉斯力格-寶地、秔子梢、落豆花、馬料梢、毛(艹/杭)子梢、小葉烏梢、野棉花條、宜昌[艹/杭]子梢、宜昌杭子梢、壯筋草壯筯草、[艹秔]子稍、艹/杭、艹/禾/元、艹/秔、艹/抗、艹/杬、艹+秔、艹秔、大果胡枝子、橫子梢、見腫消、毛毛杭子稍、木枝子、太白杭子梢、萬年消、宜昌、萙子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