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損

抑損

抑損,漢語辭彙。

拼音:yì sǔn

釋義:1、謙遜;謙讓。2、限制;減省。3、.貶低;貶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抑損
  • 拼音:yì sǔn
  • 釋義1:.限制;減省
  • 釋義2:謙遜;謙讓
詞目,拼音,注音,引證解釋,

詞目

抑損

拼音

yì sǔn

注音

ㄧˋ ㄙㄨㄣˇ

引證解釋

1、謙遜;謙讓。
《晏子春秋·雜上二五》:“﹝御者﹞妻曰:‘……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
漢 荀悅 《漢紀·惠帝紀》:“ 周 承之弊,故大國方五百里,所以崇寵諸侯而自抑損也。”
宋 蘇軾 《賜皇叔改封徐王顥上表辭免冊禮允詔》:“既殿文邦,宜膺盛禮,而抑損之志,逡巡不居。”
宋 曾鞏 《與杜相公書》:“閤下以舊相之重,元老之尊,而猥自抑損,加禮於草茆之中,孤煢之際。”
2、限制;減省。
《漢書·谷永傳》:“抑損椒房玉堂之盛寵,毋聽後宮之請謁。”
《新唐書·岑文本傳》:“ 魏王 泰 有寵,侈第舍,冠諸王。 文本 上疏,勸崇節儉,陳嫡庶分,宜有抑損。”
《資治通鑑·唐則天后光宅元年》:“中宮威權太重,宜稍抑損。”
3、.貶低;貶損。
《三國志·魏志·衛臻傳》:“時羣臣並頌 魏 德,多抑損前朝。 臻 獨明禪授之義,稱揚 漢 美。”
孫中山 《檀香山興中會成立宣言》:“蓋我 中華 受外國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內外隔絕,上下之情罔通;國體抑損而不知,子民受制而無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