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蠟水果

打蠟水果

水果打蠟主要是為了保鮮。蠟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不僅可以保護水果外 皮、提高光澤度,還可以防止水分蒸發,保留水果鮮香。另外,打蠟後病菌也不容易侵入,可以防腐防蟲。給水果打蠟是國際上允許的保鮮方法,有成 熟的工藝和法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蠟水果
  • 目的:保鮮
  • 優點:防止水分蒸發,保留水果鮮香
  • 添加劑:食用蠟
簡介,打蠟現狀,相關規定,危害,專家支招,案例,

簡介

打蠟水果
打過蠟的水果一般外表鮮亮,如果在蠟里添加了色素,有些用紙巾擦拭就會在紙巾上留下顏色。但是,如果未添加色素,食用蠟和工業蠟都是無色無味的,消費者很難用肉眼區分,最好送到專業的機構進行檢測,才能檢測其具體成分。“作為一種化工產品,不排除食用蠟在生產過程中被污染,同時也不排除不法分子使用工業蠟和色素,而無論是食用蠟還是工業蠟都不溶於水,僅用水清洗是無法清除掉的。”

打蠟現狀

水果打蠟主要是為了好賣,以橘子為例,剛採摘下樹的橘子表面都有灰塵,一般果農會通過機器先清洗再打蠟,這樣水果賣相好,賣價也高。很多水果都會打蠟。如柑橘、橙子、板栗等。據了解,一些較大規模的柑橘加工企業都有一種叫“水果清洗打蠟機”的設備,在對橘子篩選完成後,會自動清潔、消毒、打蠟並烘乾。
有水果商說,為了讓水果看上去色彩鮮艷、質感光潔,一些黑心攤販會用各種染料給水果上色,再打上一層蠟。這樣不僅能吸引顧客眼球,還延長了儲存時間,即使短期賣不完,果品也不會發乾。
“使用了果蠟的臍橙或柑橘,主要起到保鮮作用,蠟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不僅可以保護水果外皮,提高光澤度,還可以防止水果水分蒸發,保留水果鮮香。另外,打蠟後病菌也不容易侵入,可以防腐防蟲。”從事食品安全工作的韓先生告訴記者,水果打蠟不僅能讓水果好看,還能延長保質期,在柑橘、香梨等水果上採用得比較普遍。

相關規定

給水果打蠟是國際上允許的保鮮方法,在美國、日本、歐洲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對水果打蠟有成熟的工藝流程和法規。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浙江從美國、日本等國家引入果蠟,開始在台州、衢州、杭州、寧波、金華、麗水等柑橘種植區,以合作社為單位廣泛推行柑橘打蠟技術。食用蠟是動植物天然蠟的提取物,水果本身也會自然形成這種物質,它的安全性是經過評估的,因此鮮果表皮使用食用蠟從理論上講是安全的。
“根據中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是允許給鮮水果表面打蠟的,但要給水果打蠟,必須使用規定的添加劑,根據生產需要適量添加。這種添加劑即為食用蠟,其成分是動物膠或植物膠,無毒性。”但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標準對水果蠟的使用和品種進行規範。
另外,儘管在果汁等飲料中可以添加食品添加劑,但也有嚴格的劑量規定。據了解,染色橙子經過存放、搬運、待售等眾多環節後,即使染色劑使用的是食用色素,也有可能變質並危害健康。而且,染色劑中的有害物質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完全揮發,要是達不到揮發周期,有毒物質將會殘留在果實里,若長期食用,毒素會在人體積存,對腎臟、肝臟有一定危害。無論使用的顏色是食品染色劑,還是工業染色劑,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如果是工業染色劑,則很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

危害

市場上卻有一些不法商販把臍橙用洗潔精浸泡以後再打上工業蠟,工業蠟含有汞、鉛等成分,可以滲透到果肉中,頻繁地食用會給身體造成極大的危害。同時,臍橙上形成石蠟的化合物對人體呼吸道會造成不良影響,降低免疫功能,使人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引發體內各種臟器疾病。

專家支招

業內人士建議,在購買水果時,不應只盯著賣相好的水果,可多選購一些外表“樸實”的水果。市民通過肉眼就能識別水果是否打蠟,如果水果表皮顏色很亮麗、有閃光,很可能就是上過蠟的。
有醫學教授建議,打蠟水果最好削皮吃。因為一般的蠟不是水溶性的,按照平時的清洗方式洗不掉表皮的蠟,水果表面還可能有農藥殘留。另外,水果表皮上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小孔,染料很容易滲進內部果肉。由於不確定小販使用的是食品級染色劑還是工業染色劑,以及使用量的多寡,因此很難確定對人體的危害性有多大。因此,市民在購買、食用水果前,一定要留意是否被染色,切勿食用染過色的水果,食用能削了皮水果時,最好削了皮再吃。

案例

2012年2月底,有網友在微博上發文說自己“買了5個蘋果刮出半斤蠟”,迅速引起眾多圍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