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稈荊三棱

扁稈荊三棱

扁稈荊三棱(學名:Bolboschoenus planicalmis (F. Schmidt) Egorova)是莎草科,三棱草屬具匍匐根狀莖和塊莖。稈高可達100厘米,三棱形,葉平張,具長鞘。苞片葉狀,通常長於花序,邊緣粗糙;花葯線形,藥隔稍突出;小堅果倒卵形,扁,5-9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麗江、蒙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青海、山東、江蘇、浙江、台灣、河南也有。朝鮮、日本及其琉球群島和俄羅斯也有分布。 生於海拔1400-2500米的水田中或沼澤地。

塊根藥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扁稈荊三棱
  • 學名:Bolboschoenus planicalmis (F. Schmidt) Egorova
  • :植物界
  • :莎草科
  • :三棱草屬
  • :扁稈荊三棱
  • 命名者及年代:(F. Schmidt) Egorova,1967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具匍匐根狀莖和塊莖。稈高60—100厘米,一般較細,三棱形,平滑,靠近花序部分粗糙,基部膨大,具稈生葉。葉平張,寬2—5毫米,向先端漸狹,具長鞘。苞片1—3枚,葉狀,通常長於花序,邊緣粗糙;長側枝聚傘花序短縮成頭狀,或有時具少數輻射枝,通常具1—6個小穗;小穗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銹褐色,外面被稀少的柔毛,背面具1條稍寬的中肋,先端或多或少缺刻狀撕裂,具芒;下位剛毛4—6條,上生小刺,長為小堅果的1/2—2/3;雄蕊3,花葯線形,長約3毫米,藥隔稍突出;花柱長,柱頭2。小堅果倒卵形,扁,兩面稍凹或稍凸,長3—3.5毫米。花果期5—9月。

產地生境

產麗江、蒙自;生於海拔1400—2500米的水田中或沼澤地。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青海、山東、江蘇、浙江、台灣、河南也有。分布於朝鮮、日本及其琉球群島和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及遠東地區)。

主要價值

塊根藥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