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稈草

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三棱草、海三棱。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和河南、山東、江蘇、浙江、雲南等省。主要為害水稻,是稻田惡性雜草之一。生於濕地或淺水中,繁殖力和再生能力很強,蔓延快,一旦侵入稻田則較難清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扁稈草
  • 拉丁學名: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
  • 別稱:三棱草、海三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莎草科
  • :扁稈草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西北和河南、山東、江蘇、浙江、雲南等省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莖稈直立,株高60—100cm,三棱形,具纖細且堅韌的匍匐根狀莖和塊莖,塊莖圓形,直徑1—2cm,表生突起和鱗片,幼嫩時白至棕色,後變為棕黑色,堅硬。塊莖頂端或莖節上生芽形成新株;塊莖基部生出線狀根莖,頂端膨大成新球莖。葉線狀,長40—80cm,寬3—5mm;小穗褐色卵狀,長圓形。穗狀花序多生於莖端,苞片3—4根,線形葉狀,長短不一。3個雄蕊,花葯嫩黃,1個雌蕊,柱頭3裂。小堅果倒卵形,深棕色至褐色,有光澤。靠塊莖和種子繁殖。
扁稈草扁稈草

生長環境

生長於濕地或淺水中,繁殖力和再生能力很強。

分布範圍

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和河南、山東、江蘇、浙江、雲南等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