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鐵路鐵西滑坡

成昆鐵路鐵西車站內1980年7月3日15時30分發生的滑坡,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發生在我國鐵路史上最嚴重的滑坡災害,被稱為“鐵西滑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昆鐵路鐵西滑坡
  • 事發原因:地層為侏羅系砂岩
  • 岩層傾角:40—50度
  • 類型滑坡
滑坡特徵,損失情況,事發原因,相關知識,發生,預防,自救,

滑坡特徵

滑坡位於四川省涼山越西縣牛日河左岸谷坡上。滑坡體從長120米,高40~50米的採石場邊坡下部剪下滑出。剪出口高出採石場坪台和鐵路路基面10米。滑坡體填滿採石場後,繼續向前運動,掩埋鐵路涵洞、路基,堵塞鐵西隧道雙線進洞口,堆積在路基上的滑坡體厚達14米,體積為220萬立方米。

損失情況

越過鐵路達25~30米,掩埋鐵路長160米,中斷行車40天,造成的經濟損失僅工程治理費就達2300萬元。

事發原因

鐵路滑坡的地層為侏羅系砂岩、頁岩及泥岩。岩層傾角40—50度,傾向鐵路及牛日河。滑坡體順首岩層面滑動。屬於順層岩石滑坡
據調查,鐵西採石場每天有100餘人對山坡岩體進行頻繁的爆破,不斷採石。截止到1974年底,已累計採石70300立方米,使岩體結構日益遭受破壞和鬆弛。導致1976年在山坡上方出現明顯的開裂、下錯等蠕動變形。雨水和溝水滲入滑坡體內,不僅給滑體增加了水壓力,也對滑坡面碳質岩起了軟化作用,加劇了山坡的變形,終於釀成滑坡災害。因此,鐵西滑坡的誘發因素主要是採石。而頻繁的爆破震動和地下水活動則起促進作用,加強了滑坡的形成和發展。

相關知識

發生

山體滑坡就是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整體向斜坡下方移動的現象,俗稱“走山”、“地滑”等。
發生滑坡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就地理條件來說,坡度大於10度、小於45度、下陡中緩上陡以及上部呈環狀的山體是容易產生滑坡的地形。作為產生滑坡物質基礎的土體,結構鬆軟、抵抗風化破壞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容易發生變化的岩土一般發生滑坡的可能性較大,如黃土等。
從誘因上看,地震、降雨、冰雪融化以及河流對斜坡坡腳的沖刷和浸泡都是誘發滑坡的自然原因。如經常發生地震的地區,震動使山體變得破碎、鬆散;當出現暴雨和長時間降雨時,雨水在斜坡上滲入到土體或岩石縫隙中,岩石或土體的強度降低,從而導致滑坡的發生。
從人為因素上看,不合理的人類工程活動,如開挖坡腳、坡體上堆載、水路蓄泄水等都可能誘發滑坡。修建鐵路、公路、依山建房時,如進行大力爆破、強行開挖,會使坡體下部失去支撐而發生滑坡。

預防

預防山體滑坡的發生,首先,應該做好地質災害危險的評估工作,在選擇建設場地時,充分重視斜坡的穩定性,儘量避免選擇鬆散土石層較厚、岩層傾向與坡面一致的場地。其次,應該做好山體的加固防範,如修建截水溝和排水溝攔截斜坡上的流水等。此外,還應定期檢查房屋及山坡地表的變化,如檢查房屋牆壁是否存在裂縫和裂紋、斜坡上的樹木以及電線桿等是否出現傾斜、房屋附近的路面是否發生變形等。
 

自救

山體滑坡發生前,一些異常現象可看作是災難即將發生的預兆。如山坡上的樹木和電線桿發生歪斜、房屋牆壁出現裂縫並不斷擴大、坡腳處流出渾濁的泉水、門窗突然打不開、老鼠亂竄不進洞等,這些都是山體斜坡上的土體在向下運動的信號。
滑坡發生時,應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不能選擇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作為避難場地。在確保全全的情況下,應當注意保護好頭部,並離原住所越遠越好。滑坡停止後,不應立刻回家,因為滑坡會連續發生,要避免二次遇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