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蘋果

愛情蘋果

愛情蘋果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玻利維亞。16世紀,從墨西哥傳入歐洲,到19世紀美國已開始食用,至今成為世界上生產番茄最多的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愛情蘋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薔薇科
  • :蘋果屬
  • :愛情蘋果
基本信息,優良品種介紹,豐順號,紅牡丹,明珠番茄,名字來源,古風再現,

基本信息

英名:Tomato,love apple.學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愛情蘋果
別名:臭柿、番茄、柑仔蜜。
產期
1-5月,10-12月為盛產期。
簡介
日本、荷蘭、紐西蘭等國家普遍套用玻璃溫室進行大規模生產,即使寒冬臘月也供應不斷;義大利人稱番茄為“金色的蘋果”,法國人甚至把它譽為“綠色的紅寶石”。20世紀初期,我國已引進栽培,到解放後各地城市廣泛推廣,變成人們不可缺少的主要果菜之一。可以說番茄是一種風行全球的世界性蔬菜。番茄的營養價值高。據分析,它所含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比柑桔和檸檬還高,特別是它含有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P,對治療高血壓、腎炎和胃病有良好的療效,並能促進幼兒生理的新陳代謝。番茄的外形美觀、美味可口,除了主要用於熟食外,還可當作水果生食和加工為番茄汁、番茄醬、飲料、罐頭等。因此,番茄的消費量逐漸增大,其經濟價值很高。 隨著番茄保鮮技術和貯運技術的改進和提高,番茄在海南等反季節瓜菜產區的栽培面積也將逐步擴大。可以預料,今後番茄的生產和品質都將會更上一層樓。

優良品種介紹

由於番茄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蔬菜,因此,世界各國對番茄新品種的選育均非常重視。據資料介紹,全世界培育的番茄品種已達5000多個。我國各省市基本上均開展了番茄的選育種工作,僅“七·五”與“八·五”的攻關期間,就培育出了30餘個番茄新品種;另外,還從國外及台灣引進了不少品種。現根據海南等地北運瓜菜產區的自然條件及一些番茄品種的特性,有選擇地介紹如下優良品種,供生產實踐中引種套用。

豐順號

是華南農業大學園藝系選育的早熟番茄品系(F1)。植株有限生長型,株高1.1-1.2米。果實大小中等近圓形,紅色。裂果率與畸形果率分別為0與1.8%,果實硬度0.54%公斤/厘米2。可溶性固形物6,5%,高抗青枯病,人工接種青枯病的發病率僅為5.2%,耐CMV,人工接種CMV的病性指數為40.7。畝產量超4000公斤。

紅牡丹

是華南農業大學園藝系選育的早熟番茄品系(F1)。植株無限生長型。果實卵圓形,紅色,單果重80-110克。裂果率與畸形果率分別為0與0.5%,果實硬度為0.62公斤/厘米2,可溶性固形物4.9%。高抗TMV,耐CMV,人工接種TMV的病情指數為O、CMV36.5。畝產3500公斤左右。

明珠番茄

(又名益農101)是從台灣引進的雜交一代品種。植株無限生長型。較早熟,結果力強。果實橢圓表,著色性良好,少裂果,果面光滑;平均單果重100克左右。果肉厚,汁較少,硬度高,耐貯運。較抗枯萎病和病毒病,但不抗青枯病。畝產3000公斤左右。
4、【8906番茄】是廣東省農科院經作所蔬菜室配製的雜交一代。植株有限生長型,株高約100厘米,分枝茂盛。座果力強。早熟,果實圓形,果色鮮紅,平均單果重70-85克。果肉厚,緊密結實,水分少,裂果少,耐貯運。耐青枯病和病毒病,一般畝產2500-3000公斤。
5、【抗青19號】是廣東省農聯院經作所蔬菜室育成的新品種。植株有限生長型。早熟。對青枯病抗性強。果實近圓菜,果色鮮紅,平均單果重100克以上,果肉厚,品質優良。適應性強,能穩產高產,在一般栽培條件下畝產3000-3500公斤;高產的可達5000公斤。
6、【雜優3號】是華南農業大學園藝是選育的新品種。植株有限生長型。株高約120厘米,生長勢旺盛。果實高圓形,整齊度高,大小均勻,單果重約100克;熟果鮮紅色,果皮光滑,肉厚品質好。較早熟,抗青枯病能力強,一般畝產3500-4000公斤。
7、【粵星】是廣東省農科院經作所衣成的優良F1代,植株有限生長型,生長勢較旺盛。果實橢賀形,熟果紅色,單果重80-100克。果肉較厚,折光糖度3.60,口感好,品質佳。較早熟,抗病毒病能力強,較耐青枯病和晚疫病,一般畝產3500-4000公斤。
8、【夕陽紅】是近年從遼寧省農科院引進成功的品種。植株有限生長型,生長勢茂盛。熟性較早,抗青枯病和晚疫病能力強,較抗病毒病。結果率高,果實扁圓形,老熟果紅色。果肉厚0.72厘米,折光糖度3.80,口感好,品質佳。屬大果形品種,平均單果重100克以上,畝產量一般超過4000公斤。
9、【蘇抗9號】是江蘇省農科院蔬菜所選育的優良F1代。植株有限生長型,株高80厘米左右,著生2-3個花序封頂。果實近圓形,粉紅色,單果重110-130克。裂果少,可溶性固形物5.1%。高抗TMV,耐CMV。畝產約4000-4500公斤。

名字來源

西班牙早期的探險家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發現了這種生長在野外的植物,他們把它帶回了歐洲。這種植物最早於1554 年出現在義大利的花園裡。當時它是那種結黃色果實的品種,因為義大利人稱其為“金蘋果”。到了1750 年,作為一種令人好奇的植物,它在歐洲被廣泛地種植。有些人甚至大膽地去食用它的果實。1781 年,在美國,湯姆斯·傑弗遜種植並食用“愛情蘋果”,但當時很少有人學他。三十年後,在路易斯安娜,“愛情蘋果”被當做了食物。等到了1835 年,美國北方諸州的人們也開始了嘗試著吃它了。但即使到了1900 年,當地依然還有人相信這種“金蘋果”有毒。儘管那時人們不吃這種植物結的果實,但人們喜歡把它種植在花園裡來觀賞。後來,人們了解到它很好吃,對身體有益,於是就將愛情蘋果從花園裡移種到菜園裡。人們學會了用新名字“西紅柿”來稱呼它。

古風再現

愛情蘋果在中國大陸古代就有的,是皇室貴族喜歡的系列果品中最锺愛的一種。在遙遠的王朝時代,那時人們把蘋果叫做香奈兒,在波斯有不大的產量,傳入中國大陸後,就出現藝術蘋果的製作,製作也是採用極為繁瑣的手法---民間剪紙,將皇室王儲子弟的名字及喜歡的圖案用剪刀裁剪出來,這樣,再覆於蘋果上,用日光處理而成。紅紅的蘋果上面有自己喜歡的人的名字,及吉祥如意的話語和圖案,成當時宮廷里機為珍貴的水果新寵。因愛情果成熟期間也需要經歷風吹雨打,甚至冰雹的洗禮,故而產量一直不高,而民間看到的機會就更為少見。因一年一熟又沒有很好的保存條件,常常有價無市!
煙臺棲霞興雅居果品文化傳媒工作室挖掘歷史殘骸,精心打造推廣,使得這一塵封數千年的愛情神話得以在現!現在興雅居已經立足山東,面向中國大陸,以平民的價格積極推廣愛情蘋果,在世界範圍內徵集更多愛情故事,尋找輪迴千百年的現代版的愛情果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