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吏

悍吏

《悍吏》是清代詩人鄭板橋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寫縣吏壓迫勒索村民百姓,尖銳地揭露了統治者貪婪、兇殘的豺狼本性,道出了當時社會中嚴重的階級對立情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悍吏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鄭板橋集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鄭板橋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詞語解釋,

作品原文

縣官編丁著圖甲,悍吏入村捉鵝鴨。①
縣官養老賜帛肉,悍吏沿村括稻穀。②
豺狼到處無虛過,不斷人喉抉人目。③
長官好善民已愁,況以不善司民牧。④
山田苦旱生草菅,水田浪闊聲潺潺。⑤
聖主深仁發天庾,悍吏貪勒為刁奸。⑥
索道洶洶虎而翼,叫呼楚撻無寧刻。⑦
村中殺雞忙作食,前村後村已屏息。⑧
嗚呼長吏定不知,知而故縱非人為。⑨

注釋譯文

①譯——縣官把所轄人口編好戶口簿,兇惡的小吏帶著戶口簿進村連鵝鴨都不放過。釋——丁:丁口,即人口。圖:圖籍,此處指地圖和戶口簿。甲:泛指代詞,等於說“某某”。
②譯——縣官養老有皇帝賜給的絲帛和肉食,悍吏們則挨村挨戶地搜刮稻穀。釋——括:搜刮。
③譯——豺狼經過的地方沒有白白放過的,不是掐斷人的喉嚨就是剜掉人的眼睛。釋——豺狼比喻惡吏。抉:剔出,剜掉。”
④譯——縣官好行善,但由於悍吏作惡,人民已經發愁了,何況那些不善的人來做地方長官呢?釋——司民牧:指做管理治民的地方官。
⑤譯——旱田長草,水田無禾。兩句詩描寫遭到了旱災或水災,指災年。釋——菅(jiān):草名。
⑥譯——朝廷發放賑災糧,惡吏們卻從中貪污舞弊。釋——天庾(yǔ):京都的糧倉,此處指官倉。
⑦譯——惡吏們為虎作倀,氣勢洶洶地催討租稅,大聲呵斥、鞭撻百姓沒有一刻停息。釋——索逋(bū):搜尋逃亡之人或催討逃租之事。虎而翼:為虎作倀,比喻更加作惡。楚撻:用刑杖責打。楚,古刑杖。
⑧譯——村里人忙著殺雞為惡吏們準備食物,整村人都害怕得大氣不敢出。釋——屏息:不敢大出氣。
⑨譯——長吏們一定不知道惡吏們的所作所為,如果知道了還放縱他們一定不是人幹的事情啊!這是作者的憤激的反語,實際是抨擊長吏的知而故縱。釋——長吏:長官。非人為:不是人所應做的。

作品鑑賞

這首詩直接針對現實,選取了悍吏下鄉搜刮的場面來刻畫。詩中的悍吏橫行霸道,所到之處雞犬不寧,百姓或“叫呼楚撻”或膽戰心驚。詩人並沒有涉及最高統治者,他說“長官好善民已愁,況以不善司民牧”,直指官場的黑暗,抨擊了縣官的偽善,指出這種慘劇是上級縱容下級的結果。詩歌最後一句“正話反說”,怒斥這些殘酷的悍吏壓榨百姓的罪惡,對他們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詩歌語言明白如話,思想意義深刻,繼承了杜甫白居易批判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這是極其可貴的。

作者簡介

鄭板橋(1693~1765),即鄭燮(xiè),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
鄭板橋有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擅畫竹、蘭、石。又工書法,用隸體參入行楷。他的詩、書、畫,人稱為“三絕”。生平狂放不羈,多憤世嫉俗的言論與行動,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詞語解釋

悍吏 hàn lì ㄏㄢˋ ㄌㄧˋ
解釋:凶暴的官吏。
舉例: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唐陸龜蒙《彼農》詩之二:“詩之窮辭,以嫉悍吏。” 元於石小石塘源》詩:“晝無悍吏恐,夜無羣盜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