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堵塞

急性呼吸道堵塞

1.何為急性呼吸道堵塞?

人的生命活動需要氧氣。氧氣是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的,而人的代謝廢氣——二氧化碳也是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呼吸道也稱為氣道,是為我們的身體提供氣體交換的重要管道系統【圖1】,是我們的生命通道,這個通道必須時刻保持通暢,只有這樣,人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呼吸道堵塞是指呼吸道的某個部位被某種物質堵住,從而發生氣流不能通過,人不能正常呼吸的緊急情況。

呼吸道堵塞在醫學上可分為急性堵塞和慢性堵塞。慢性堵塞是由於氣道的炎症、水腫、痙攣、腫瘤壓迫等原因造成的氣道狹窄。由於狹窄是逐漸形成的,故在短時間內不會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威脅。急性堵塞則是突然發生的堵塞,它又分為完全堵塞和部分堵塞,前者使氧氣的供應完全中斷,如未能採取緊急救治措施,患者將很快失去生命。後者雖然還有一定的氣體流通,但很有可能發展為完全堵塞,這是由於氣管在有異物後會分泌大量的液體,或氣道黏膜腫脹以及堵塞物(如花生、黃豆等)膨脹所致。因此無論是完全堵塞還是不完全堵塞,患者都可能有生命危險,必須立即採取緊急措施排除異物。

呼吸道異物可分為自身異物和外來異物兩大類。前者來自於患者本身,後者來自於外部,特別是小、圓、滑的物品容易卡在喉部或墜入氣管,從而導致堵塞。呼吸道堵塞和呼吸道異物是兩回事,後者通常是較小的有形物體墜入氣管中,儘管患者常常發生劇烈的嗆咳,但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威脅。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急診科
  • 常見病因:呼吸道的某個部位被某種物質堵住
  • 常見症狀:突然不能講話、咳嗽,並有窘迫窒息
二、引發誘因,三、臨床表現,四、診斷,五、治療,六、預防,
2.呼吸道堵塞是怎樣發生的?
要了解呼吸道異物堵塞的原因,最好了解一下呼吸道的結構。我們的呼吸道的樣子像一棵倒懸的大樹【圖2】。口腔、鼻腔、咽喉是大樹的樹根。氣管是最粗的樹幹。氣管又分為左右兩個總支氣管。兩個總支氣管再各自分叉,再分叉,共經過24次分叉,就分到了氣道的末端——肺泡,肺泡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氣道可分為上氣道、較大氣道和小氣道。上氣道包括口、鼻、咽喉及氣管,這是發生呼吸道異物堵塞的部位。
急性呼吸道堵塞
氣管像一個有潔癖的人,對本身的“衛生”十分挑剔,也就是說氣管里只允許有空氣,其他任何有形物質在氣管里都是異物。異物,顧名思義即為異己之物。氣管對異物十分敏感,並對其有強烈的排斥性,一旦異物進入,立即會引起劇烈的嗆咳反應,直至把異物咳出為止。奇特的是氣管和食管緊緊相鄰,而且同時都開口於咽部,但平時食物和水為什麼只能流入食管而不會進入氣管呢?
如果把氣管比作一口井的話,氣管開口上方有一個“井蓋兒”,這個“井蓋兒”是會厭軟骨。當食物和水通過咽部時,“井蓋兒”能夠及時關閉,保證了氣管不被異物“入侵”。而在其他時間,“井蓋兒”又被打開,使空氣能夠通過,這樣我們就能呼吸、講話和唱歌。人體是一架十分複雜、精密的機器,每個器官各司其職,在神經系統的指揮、協調下有條不紊的工作。這種各臟器之間的精密、準確的合作令人嘆為觀止。“井蓋兒”之所以能夠及時關閉,就是依賴與神經系統精準的調節作用。但有時也可能出現意外,如我們喝水時一不留神發生了劇烈的嗆咳,那就是因為“井蓋兒”沒有及時帶好,使水進入了氣管的緣故。因此神經系統的調節和協調功能是否健全至關重要。

二、引發誘因

1.呼吸道堵塞有哪些類型?
(1)體位堵塞人在昏迷或心臟停搏狀態時全身肌肉失去張力,呈極度鬆弛狀態,此時如果患者處於仰臥體位,其咽部組織就會因重力作用下墜,這樣就可能堵塞呼吸道【圖3】。因此危及昏迷患者生命最大的危險不是導致患者昏迷的疾病,而是呼吸道堵塞。在專業急救人員到來之前,很多昏迷患者就是因不良體位而喪失了生命。
急性呼吸道堵塞
(2)自身異物堵塞是指異物來自於患者本身。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或肺部腫瘤患者的肺及支氣管的血管破裂,流出的血液也會造成堵塞。此外濃稠的痰液及痰痂有時也可以堵塞呼吸道。
(3)外部異物堵塞是指較大的異物堵住了呼吸道的某個部位,常見的致命性堵塞的部位有兩處。①咽部咽部有巨大的空間來容納食物,如果大塊的食物在還沒有進入食管之前而積聚在咽部,就會壓住“井蓋兒”,使其無法張開,從而使氣道關閉,患者窒息。②氣管分叉處較小的異物進入氣管後往往墜入一側支氣管,此時雖然異物墜入的部位較深,但患者反而相對安全了,因為儘管一側氣管被堵,但另一側氣管卻通暢了,可以保證患者不至於在短期死亡,而較大的異物進入氣管後多卡在氣管分叉處,這樣就把全部氣管堵死了【圖4】。
急性呼吸道堵塞
2.哪些人容易發生呼吸道堵塞?
(1)兒童①兒童的神經系統兒童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好,因此“井蓋兒”自我的調節和防禦能力較差,故容易讓異物進入氣管;②俯臥睡眠一般小兒在4個月後就會主動翻身了,但有的小兒在自己翻身成為俯臥位後,就不會翻回去了,起先他(她)還可以使勁翹起頭來,但過了一段時間孩子沒勁兒了,面部就伏在了褥子上,從而發生窒息【圖5】,甚至可能死亡。特別是在晚上,有的父母睡得很深,聽不見孩子的哭聲,最後發生了最嚴重的後果。③小兒口鼻同時被捂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凍著,往往給孩子蓋很多被子、毯子等,有時甚至連面部也捂上了,也容易影響孩子的呼吸。
急性呼吸道堵塞
(2)飲酒過量者及疾病的患者①飲酒過量者處在醉酒(酒精中毒)狀態時,患者的神經系統已經被酒精麻痹,無法發揮其調節功能,加之酒後患者經常發生嘔吐,此時如果神志不清,又處於仰臥位,就無法把嘔吐物及時排出,造成窒息,甚至死亡,這種情況屢見不鮮。②疾病患者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及肺部腫瘤患者可能發生肺部血管破裂,引起大咯血,這是導致這類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此外還有腦血管病後遺症的患者,因其神經調節功能受損,平時非常容易發生嗆咳,也容易發生堵塞。
(3)老年人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已經衰退或因病遭到破壞,故容易發生呼吸道異物和堵塞。
2.哪些行為容易導致呼吸道堵塞?
容易導致呼吸道堵塞的不良行為有:吃飯時不專心,進食時玩耍,或讓孩子口含食物玩耍。讓孩子玩塑膠袋,結果孩子可能把塑膠袋套在自己的頭上,造成窒息。向孩子口中投食物,或向空中拋擲食物,然後用口去接或使其落入口中等。給幼兒、老年人或腦血管病後遺症的患者餵飯時太著急,不等對方咽下就又餵另一勺,或者餵的塊狀食物太大,結果使食物堆積在咽部。睡覺時對剛會自己翻身的小兒監護不夠,以致發生俯臥位窒息。放任昏迷患者及醉酒者自己睡覺,結果發生窒息時無人幫助,甚至造成死亡。
3.容易造成堵塞和墜入氣管的危險物品有哪些?
小、圓、滑的物品常常是導致呼吸道異物堵塞的元兇,生活中常見的有:直徑3厘米以內的小果凍、湯元(元宵)、桂圓、荔枝、櫻桃、花生米、黃豆、瓜子、棗、杏核、硬幣、橡皮、瓶塞等。

三、臨床表現

1.突然發生劇烈嗆咳、顏面發紅、嚴重者面色蒼白,口唇青紫;
2.突然呼吸困難,尤其表現為吸氣性呼吸困難,患者吸氣時十分費力,並可出現三凹征(吸氣時患者胸骨上部、兩側鎖骨上部出現明顯的凹陷);
3.有時吸氣伴有特殊的尖銳的喘鳴音,這種聲音有些類似雞叫,所以也被稱為“雞鳴音”;
4.呼吸道完全堵塞時,患者突然不能言語,不能呼吸,甚至不能咳嗽。同時有煩躁、出汗、面色青紫、表情極其痛苦及恐慌,常用手掐住自己的喉部,患者的拇指和示指往往形同英文字母V,這就是所謂的“窒息痛苦表情”【圖6】。
5.昏迷並伴有嘔吐及大咯血、大嘔血的患者,如果突然出現呼吸困難、面部青紫及煩躁不安時,應該想到是否有急性呼吸道異物堵塞。
上述幾種情況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同時出現,判斷難度不大。為了便於記憶,請記住急性呼吸道異物堵塞的六大特徵:突然發作、呼吸困難、表情痛苦、不能言語、顏面青紫、V字手型。
急性呼吸道堵塞

四、診斷

怎樣判斷是否發生了急性呼吸道異物堵塞?
首先是患者存在發病誘因,如發病前老人正在進食固體食物,小兒玩耍時口含小型物品等。在這個前提下發生下述情況應想到是否有呼吸道異物堵塞:
1.突然發病。
2.依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加以判斷。

五、治療

1.急性呼吸道異物堵塞的緊急自救
發生急性呼吸道異物堵塞後,情況十分緊急,特別是呼吸道如果被完全堵塞,患者馬上就有生命危險。此時無論是找人還是打電話呼救都來不及,在場人員只有果斷採取措施,自己動手,清除氣道內的異物,解除呼吸道刺激症狀並使氣道通暢。如果掌握了自救方法,可以不必叫救護車,自己邊搶救邊送患者去醫院。千萬不要不做搶救就去醫院,那樣將發生最可怕的後果。除立即呼叫120外,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立即採取如下措施:
(1)液狀物堵塞呼吸道時對於液狀物堵塞(大咯血、大嘔血)的患者,應儘快採取體位引流的方法,使患者成為昏迷經常採用的穩定側臥位體位(亦稱復原臥位)【圖7】,並囑意識清醒的患者輕輕咳嗽,通過引流解除呼吸道液體堵塞。
急性呼吸道堵塞
(2)異物卡在喉部時對於異物卡在喉部的患者,要迅速清除口腔及喉部的食物等其他物品,有假牙者首先除去其假牙。搶救者將一手中指(對小兒則用小指)從患者嘴角伸入,使掌心朝向患者嘴部,沿側頰伸向患者喉部,然後手指呈鉤狀將卡在喉部的異物勾出【圖8】,或用鑷子把異物夾出。可以反覆操作,直到解除呼吸道堵塞。注意小心操作,勿將異物捅到咽喉深部或使其進入氣管。
急性呼吸道堵塞
(3)異物已墜入氣管時對異物已經墜入氣管的患者,要囑其反覆用力咳嗽,並使其呈頭低臀高位,搶救者可用手在患者背部中央反覆拍擊,利用重力、震盪及氣體的衝擊作用,使氣管異物逸出【圖9】。
 
急性呼吸道堵塞
(4)嬰兒發生急性呼吸道異物堵塞時操作者左手手掌托住嬰兒的胸腹部,使其面部朝下,俯身騎跨於操作者手臂之上,操作者示指和中指叉開呈V字型,嬰兒面部朝下,使嬰兒的嘴位於兩手指之間,再將拇指和無名指、小指合攏,固定嬰兒的頭頸部,並將左手放於自己的左大腿上,使嬰兒頭部低於臀部,然後用右手掌根拍擊嬰兒後背5次【圖10A】。再將右手形同左手,放在嬰兒背部,將其翻過,使嬰兒面部朝上,位置與腹臥一樣,操作者雙手心相對,用手指按壓嬰兒胸腹部,共5次【圖10B】,再將嬰兒翻過來,如此反覆操作,或邊去醫院邊操作,直到異物被咳出,或到達醫院。
注意:去醫院時要在途中提前與目的地醫院聯繫,讓醫院做好搶救準備,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節省時間,挽救孩子的生命。
急性呼吸道堵塞
2.海姆立克腹部衝擊法
(1)簡介海姆立克腹部衝擊法(HeimlichManeuver)也稱為海氏手技,是美國醫生海姆立克先生【圖11】發明的。1974年他首先套用該法成功搶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發生窒息的患者,從此該法在全世界被廣泛套用,拯救了無數患者,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里根、紐約前任市長埃德、著名女演員伊莉莎白·泰勒等等。因此該法被人們稱為“生命的擁抱”。
急性呼吸道堵塞
(2)原理可以將人的肺部構想成一個氣球,氣管就是氣球的氣嘴兒,假如氣嘴兒被異物堵塞,可以用手捏擠氣球,氣球受壓球內空氣上移,從而將堵塞氣嘴兒的異物衝出,這就是海氏腹部衝擊法的物理學原理。急救者環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壓,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這樣就會使患者的胸腔壓力驟然增加,由於胸腔是密閉的,只有氣管一個開口,故胸腔(氣管和肺)內的氣體就會在壓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湧向氣管,每次衝擊將產生450~500毫升的氣體,從而就有可能將異物排出,恢復氣道的通暢。
(3)適應證①用於呼吸道異物的排除,主要用於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嚴重堵塞的患者。②用於搶救溺水患者,以排除其呼吸道的液體。
【註:有人認為該法不能從氣道或肺排出足夠的水以幫助復甦,還有可能導致胃食管反流造成吸入性肺炎,同時使用該法可能會使心肺復甦的時間延後,從而不利於成功復甦,詳見國際美國紅十字及紅新月會聯合會2011年的現場急救與心肺復甦指南(1)】。
(4)操作方法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後腿登的姿勢站穩,然後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並讓其身體略前傾【圖12】。然後將雙臂分別從患者兩腋下前伸並環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從前方握住左手手腕【圖13】,使左拳虎口貼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臍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圍”之勢,然後突然用力收緊雙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內上方猛烈施壓,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這樣由於腹部下陷,腹腔內容上移,迫使膈肌上升而擠壓肺及支氣管,這樣每次衝擊可以為氣道提供一定的氣量,從而將異物從氣管內衝出。施壓完畢後立即放鬆手臂,然後再重複操作,直到異物被排出。
急性呼吸道堵塞

急性呼吸道堵塞
發生急性呼吸道異物堵塞時如果身邊無人,患者也可以自己實施腹部衝擊,手法相同,或將上腹部壓向任何堅硬、突出的物體上,並且反覆實施。
對於極度肥胖及懷孕後期發生呼吸道異物堵塞的患者,應當採用胸部衝擊法,姿勢不變,只是將左手的虎口貼在患者胸骨下端即可,注意不要偏離胸骨,以免造成肋骨骨折【圖14】。
急性呼吸道堵塞
對於意識不清的患者,急救者可以先使患者成為仰臥位,然後騎跨在患者大腿上或在患者兩邊,雙手兩掌重疊置於患者肚臍上方,用掌根向前、下方突然施壓,反覆進行【圖15】。
急性呼吸道堵塞
如果患者已經發生心搏停止,此時應按照心肺復甦的常規步驟為患者實施心肺復甦,直到醫務人員到來。
(5)合併症及注意事項海氏衝擊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可能帶來一定的危害,尤其對老年人,因其胸腹部組織的彈性及順應性差,故容易導致損傷的發生,如腹部或胸腔內臟的破裂、撕裂及出血、肋骨骨折等,故發生呼吸道堵塞時,應首先採用其他方法排除異物,在其他方法無效且患者情況緊急時才能使用該法。
小結:急性呼吸道異物堵塞診療要點【圖16】
急性呼吸道堵塞

六、預防

1.戒除不良的衛生習慣,如一邊講話嬉笑,一邊進食喝水;
2.不要讓兒童在進食時走路、玩耍或做其他運動;
3.不要讓幼兒口含小、圓、滑的物品如硬幣、彈球、鈕扣等;
4.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過腦血管病的老年人和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還有平時愛發生嗆咳的病人,進食時要隨時提醒病人要細嚼慢咽;對不能自行飲食者,一定要把固體食物弄成小塊兒,餵飯時一定要確認上一口已經完全咽下,才能餵下一口,切不可操之過急。尤其在吃湯圓和元宵時要注意,千萬不要將整個的元宵放在老年人口中;
5.對於昏迷患者和酒精中毒(醉酒)者,要使其採用側臥體位,而且時刻有人在身邊,發現情況,及時處理。
6.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及肺部腫瘤患者平時要避免劇烈咳嗽,以免使胸部血管破裂出血。
參考資料:
1.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RedCrossandRedCrescentSocieties:Internationalfirst
aidandresuscitationguidelines2011(http://www.ifrc.or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