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三寶

德州三寶

德州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德州歷史悠久、物華天寶、文化資源積澱豐富,傳統經典名吃薈萃,尤其將德州扒雞保店驢肉樂陵金絲小棗三種中華傳統名列作德州三寶。

基本介紹

概述,德州扒雞,歷史由來,特點,保店驢肉,概述,歷史由來,特點,樂陵金絲小棗,歷史由來,功效,價值,

概述

德州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德州歷史悠久、物華天寶、文化資源積澱豐富,傳統經典名吃薈萃,尤其將德州扒雞保店驢肉樂陵金絲小棗三種中華傳統名吃列作德州三寶。

德州扒雞

歷史由來

德州扒雞是德州的著名特產,又叫"五香脫骨扒雞",它以五香脫骨、肉嫩鬆軟、清香不膩等特點而聞名,有神州一奇之美稱。
德州三寶
德州扒雞以有300 年的歷史,早在明代,德州城內及水旱碼頭上,即有叫賣燒雞者。 1692 年(清康熙三十一年)扒雞面世。 1702 年康熙皇帝南巡駐蹕德州,下榻與其少時的老師著名詩人田文家,嘗到了州城名產——五香脫骨扒雞,龍顏大悅。從此,德州扒雞做為貢品進入宮廷。乾隆年間,扒雞製作藝人被召進皇宮御膳房,從而德州扒雞名揚天下。
二十世紀初,以扒雞傳人德州寶蘭齋飯莊的掌柜侯寶慶,德順齋掌柜韓世功等,認真總結祖宗的製作經驗,多方探索、試製,完善工藝,改進配方,加工製成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五香脫骨扒雞”。

特點

造型優美,整雞呈伏臥羽狀,栩栩如生;色澤艷麗,成品金黃透紅,晶瑩華貴;香氣醇厚,成品香味濃郁,經久不失,口味適眾,口感鹹淡適中,香而不膩,熟爛脫骨,正品不失原形,趁熱抖動,骨肉分離。由於加工考究,配料齊全,色、香、味、形俱佳,很快占領市場,銷路大開,名聲也愈傳愈遠。
德州扒雞自問世以來,受到各界好評。
1956 年,在“山東省肉類加工評比會”上,被評為同類產品第一名,被譽為“中華第一雞”;
自 1981 至 1983 年,在商業部舉辦的“全國肉禽蛋類製品評比會”上,連續三屆獲優質產品稱號; 1988 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此類產品未設金獎);
1989 年獲全國首屆民用產品大賽精英獎;
1990 年獲 90 年代國內首屆美化生活大獎賽金獎,並深受國內外料理專家和商界人士的讚揚。
1985 年 6 月,日本“新居濱市中獲公民館友好訪華團”來德州扒雞聯合企業公司訪問,日本教授藤原建樹先生品嘗了德州扒雞後,讚不絕口,並揮毫題詞:“美味世界第一”。

保店驢肉

概述

又名保店五香驢肉,原產地是德州市寧津縣 的保店鎮,創始人是李長榮、李長善、李長春三兄弟。一般以冷食為上,常為酒宴之佳肴。有“長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驢肉上保店”之說。其特點是肉質鮮美、細嫩爽口、廋而不柴、肥而不膩、爛而不散、軟而不粘、鹹淡適口、香味濃郁、風味獨特、老幼皆宜。
保店驢肉保店驢肉
保店驢肉不僅美味可口,常吃驢肉,還有利於舒筋活絡,打通穴脈。因此,保店驢肉成為當地練武之人必備食物,並隨著江湖藝人,傳到四面八方,美名遠揚。

歷史由來

保店驢肉是清代康熙年間,李登山兄弟所創製,嘉慶年間已成為貢品,距今已成名200多年,被載入《中國土特名吃大辭典》。
現代醫學證明驢肉營養豐富,經“中國肉類食品質量監督檢測測試中心”檢驗,含蛋白質高達26.1%,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時富含18種人體所需的游離胺基酸,豐富的動物膠源,即鈣、磷、鐵等營養物質。常食用有補血、滋陰、壯陽、潤燥、健身等食療作用,它與名貴中藥阿膠相匹美,素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之美稱。

特點

保店驢肉選優質黑驢為肉源,其食法可熱可涼,保店驢肉精品為全驢宴,可分為上八錦和下八錦,上八錦:驢鞭、心、肝、肚、套腸、萬口、口條、蹄筋;下八錦:前腱子肉、後腱子肉、五花肉裡脊、脖頭肉、驢臉肉、肋扇肉、尾過肉。

樂陵金絲小棗

歷史由來

金絲小棗,是樂陵市的傳統特產。樂陵金絲小棗的栽培始於商周,興於魏晉,盛於明清,距今已有3000餘年歷史。
當年,乾隆皇帝食過樂陵金絲小棗,備加讚賞,親書御賜“棗王”牌匾,並選為貢品,年年貢送皇宮。
樂陵小棗樂陵小棗
樂陵小棗品種繁多,有金絲小棗、無核小棗、圓鈴棗、脆棗、躺棗、梨棗、磨盤棗等23個品種。品質最好、產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是金絲小棗。樂陵金絲小棗,皮薄肉厚、核小色美,將熟透的金絲小棗掰開,肉斷絲連,可拉出縷縷金絲一二寸不斷,金絲小棗因此而得名。

功效

樂陵金絲小棗具有豐富的營養和極高的藥用價值。據化驗分析,其含糖量高達76%~80%,每百克乾棗含蛋白質量1.5克,相當於蘋果的5~10倍,鮮棗的維生素C含量,每百克高達700毫克,相當於蘋果的100倍,比蔬菜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辣椒高出3倍以上。故有”活維生素丸”之稱。此外,還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各種胺基酸和豐富的鈣、磷、鉀、鐵等元素以及蘆丁等醫用物質,常食之,有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肺虛咳嗽、貧血失眠及高血壓等症的功能。
(1)樂陵金絲小棗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種人體必須胺基酸,可開發多種口味、適宜不同年齡段兒童食用的兒童食品;
(2)婦女食用後,可美容養顏,產後食用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加快身體復原,在長江以南就有婦女產後食棗的習俗,適於開發婦女保健食品、飲料等,如婦高福等;
(3)腦力勞動者及神經衰弱者食用,能靜心安神、增進食慾、增強睡眠,可用於開發適用於腦力勞動者或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4)年老體弱者食用,可延緩衰老,增強體質,可開發針對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5)金絲小棗中含有維生素C和維生素P,可健全毛細血管、維持血管壁的彈性,抗動脈粥樣硬化,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可用於開發針對心血管病患者或高發人群的保健食品;
(6)金絲小棗的護肝功能,可開發適宜經常飲酒或因患肝病造成肝損傷人群的護肝、養肝類食品、飲料;
(7)金絲小棗中含有的環-磷酸腺苷具有調節免疫系統、增強心肌收縮力、保護冠狀動脈、降低膽固醇和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對高血壓、心血管病、癌症具有防治作用,可開發針對上述病症高發人群或患者的保健食品。
(8)金絲小棗經過富硒強化之後,含硒量可達0.46mg/kg,硒具有抗癌、抗衰老作用,能明顯增強肌體免疫力。

價值

1、飲料類產品開發。
樂陵金絲小棗風味獨特,香甜味美,用於飲料開發,具有廣闊的消費市場。可用於開發棗茶、棗酒、棗醋、棗羹、棗汁等飲品。
2、化工產品開發。
最新研究發現,棗核中含有液態臘,並且含量高,占到棗核成分的50%左右,可以代替鯨魚油製作潤滑油、油漆、消毒劑、防腐劑和化妝品,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3、生態旅遊
樂陵市百萬畝棗林,是全國最大的也是全國唯一的千年人工結果森林。已開發的50萬畝棗林遊覽區。樂陵立足資源優勢,大力實施“棗樹富民戰略”,全市100萬畝宜棗地全部實現了棗糧間作化,全市棗樹達到2500萬株,年產乾棗達1.2億斤。棗樹種植面積、乾棗年產量、出口量均居全國第一位,成為名副其實的百里棗鄉,是國家定點的小棗出口創匯基地,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金絲小棗之鄉”。
改革開放以後,是發展小棗的黃金時代,樂陵市委市政府為發展小棗生產,制定了“地隨樹走”,樹上樹下一起承辦的生產責任制。 1989 年暫定每年 9 月 15 日前後舉辦“中國樂陵金絲小棗節”,融經濟貿易,文化藝術和參觀旅遊於一體,為弘揚棗文化,發展小棗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打造德州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樂陵市作為論壇承辦方,本著高效務實的原則,制定完善籌備方案,按照舉辦國際會議的慣例,提前做好論文徵集及相關專家、企業家等與會人員的邀請工作。要注意細節,統籌兼顧,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論壇各項活動,確保論壇取得實效。論壇結束後,要認真梳理論壇成果,深入挖掘金絲小棗的理論和經濟價值,促進樂陵市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