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姑山

從姑山

從姑山,也寫做“叢姑山”,坐落在南城縣東南五公里的從姑山,臨江豎立,氣勢雄偉。整個山系,皆岩石結構,交相組合。從姑山分東西兩峰,東峰為“飛鰲峰”,西峰為“天柱峰”。兩峰之間有素稱“從石天光”的一線天,中間架一天橋,長約2米,寬1米,溝通兩峰。岩壁陡峭,高聳數十丈。在從姑山的另一側,有“屏玉洞天”,其左有“棋盤石”,右有“涵虛石”,南有“步蟾石”,北有“躡雲岩”、”獅子岩”等,山石古怪,形狀各異,或若睡蓮含苞,或若飛鴻展翅,或若蟾蜍欲躍,或若老人屹立,難怪古人詩云:“麻姑以瀑奇,從姑以石怪”。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明代思想家羅汝芳曾在從姑山麓建立“從姑山房”,有“南陽,寶光,長春,倚雲”四閣,還有“見雲堂”,“前峰書屋”,“潛光軒”等接待四方來和他共同講學的人。明代偉大的戲曲家湯顯祖曾求學於此。從姑山在古時確為文人云集只之地。據《麻姑山志卷十二附從姑山》記載,在此揮毫題句者,達四十三處。至今"飛鰲峰"、"洗心池"、“清翠崖”、“玉立”、“高山抑止”、“振衣千仞”、"蓬萊仙境"等,力超群,疑非人力所致。今日從姑山,舊景猶在,新景又添。山麓下築起了水庫,清波蕩漾,可灌良田千畝。凡能綠化之處,植綠樹,風景更顯優美。一年四季,常有人結伴登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姑山
  • 別名:叢姑山
  • 位置:南城縣
  • 景點:天梯等
簡介,從姑山,從姑山傳說,

簡介

從姑山在古時為文人云集之地。據《麻姑山志卷十二附從姑山》記載,在此揮毫題句者,達四十三處。至今“飛鰲峰”、“洗心池”、“玉立”、“高山仰止”等,仍一一鐫刻石崖之上。尤以羅汝芳題的“飛鰲峰”三字赫然在目,筆力超群,疑非人力所致。從姑山石刻1983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姑山
從姑山分南北兩峰。北峰巍然當空,如擎天一柱,稱天柱峰。南峰如神鰲欲翔,名飛鰲峰,兩峰相抵,僅距數尺,形成一條窄長峻峭的石罅。由罅底窺天,天空細如一線,此景稱“一線天”,兩峰絕壁上架一石拱小橋,長2米,名“步天橋”。兩峰東西的石刻還有“天下奇觀”、“壁立萬仞”、“玉立”等字樣,因年久風雨侵剝,難以辨識。飛鰲峰東西絕壁之上,鐫有明代著名學者羅汝芳所書“飛來峰”三個大字,每字約兩米見方,筆勢遒勁飛逸,若有神功。著名學者、旅行家徐霞客曾“出建昌東門,過太平橋,南行循溪五六里,折而西,一里,出從姑之南”。他在《江右遊記》中有記:“北向登其岩,曰‘飛鰲峰’,岩前曰‘長春閣’,閣之東有堂曰‘鰲峰’。深處為羅先生講學之所,其後飛突而出,倒書‘印空’。下有方池,名曰‘玉冷泉’。”其下,近崖根處,有“悟空”小字,又稍北,有“洗心池”三字。古時此處有一小池,水波蕩漾,炫目瑩心,今僅有遺蹟。再稍北,天柱峰距崖根數米處,有兩個石洞,一個叫“油洞”,一叫“米洞”。傳說洞中能出油、米,後因一貪心和尚將洞鑿大,油米沒有了。不那么有名的從姑山上有兩個洞,卻也有些小故事。這兩個山洞一個大些,喚作“米甏”;一個小些的喚作“油甏”。它們的得名很簡單,只是因為相傳米甏里能流出米來,油甏里能流出油來。這樣,每到兵荒馬亂的歲月里,當地的居民就逃難到從姑山上,靠著山里自己流出來米和油度過艱難的日子。更聽說就在太平天國起亂的年間,南城的居民曾逃到從姑山上躲避他們稱為“長毛匪”的洪軍,在山上呆了將近兩個月,怎么活下來的,也要得益於米甏和油甏。這樣一說,比起麻姑山的仙名,從姑山上的傳說倒多幾分人間煙味。
從姑山
從姑山

從姑山

山的東坡有一條石徑可通絕頂,稱“天梯”,沿“天梯”攀數十米,見雙石對峙如門,稱“鐵關”,再上十餘米,就到了“一線天”,極窄,遊人魚貫而入,可見一塊巨石嵌於兩面絕壁之間,岌岌可危。從巨石底穿過,望兩面絕壁,高十多米,如斧劈刀削。
罅長十餘米,其境極幽,涼風習習。出“一線天”便到了兩峰的西側,有“屏玉洞天”。山石亦怪,有棋盤石、步蟾石、涵虛洞、躡雲岩、獅子岩等,或若垂蓮含苞欲放,或若飛鴻展翅,或若蟾蜍欲躍。古人贊:麻姑山以瀑奇,從姑山以石怪。此處題刻有“蓬萊仙境”、“振衣千仞”等字。
從天柱峰西南崖背攀登幾十米,便到絕頂。山頂平曠,可容納數百人。遙望四山回合,儼列翠屏,煙雲繚繞。朝東北望去西江環抱,長橋雙鎖。俯瞰,平疇千頃,百十村落點綴其間。南北盱水澄碧,風帆遠引,萬千氣象,紛呈眼底,倘遇天風浩蕩,吹衣拂襟,遊人倍覺心曠神怡。
從姑山 - 從姑山房
據史籍記載,明嘉靖廿四年(1545年),羅汝芳到此地讀書,並創立“從姑山房”,授德講學,著名戲劇家湯顯祖曾就讀於此,從姑山以此名揚遐邇。時過境遷,然該山勝景,歷久不衰,摩崖石刻,引人入勝。每逢明朗假日,八方遊客紛沓而至。
從姑山從姑山
秋底山河數點菸,真人氣候蔚羅天。
蓬壺別貯生春酒,京洛傳看小字箋。
鶴唳月明珠樹里,漁歌風色杏壇前。
也知姑射能冰雪,誰道汾陽一竊然?
這是一代戲聖湯顯祖游從姑山的一首詩,詩中盛讚了從姑山美不勝收的風光,也寄託了他對恩師——明代著名學者羅汝芳的懷念之情。

從姑山傳說

坐落在南城縣東南五里的從姑山,臨江豎,氣勢雄偉,直入雲霄,整個山系皆岩石結構,交相組合。登絕頂,雲煙繚繞,天風拂面。下顧廖廓,盱水碧碧,田野青青,頓有心曠神怡之感。其山何謂從姑?相傳:從姑本是某朝皇帝的第二個女兒。皇帝立意將她許配給官府門第,她拒不從命,執意要嫁種田郎。一天,從姑趁父王駕出之時,逃至此山下,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後來,皇帝知道此事,遂派大將一員率官兵兩千,來此擒拿。從姑憑著她非凡的機智沉著應戰,終於大敗官兵。人們十分敬慕。從姑的美德,遂將此山取為"從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