徛

語大部分地區中的“徛”保留了“站立”的意思,比如,“其(讀qie)徛在石板上”意為“他站在石板上”。但吉茶片 永新小片 永新話是個奇葩,站立只會用 立,不用徛,而且讀音是qi1,用法也完全不同,與國語中的在字用法類似,例子; 在哪裡 徛哪地。

潮汕話中亦保留了“站立”的意思,如,“伊徛起來了”意為“他站起來了。”

客家方言中亦保留了“站立”的意思,讀音和“奇”相同。

吳語作gei,同“立”。如:伊徛勒鬲搭(他站在那裡)。上海崇明、南通啟東和海門一帶的長江口“沙地話”中,此字念成gei53,如“朝南徛仔朝北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徛
  • 拼音: jì或qi或qie或gei
  • 注音:ㄐㄧˋ
  • 釋義:站立,在
  • 語言:贛,吳,粵,閩南,客家語
簡介,名,動,古籍解釋,

簡介

拼音: jì,注音:ㄐㄧˋ ,
部首: 彳,部外筆畫:8,筆劃:11,
五筆:TDSK,倉頡:HOKMR,鄭碼:OIAJ,
筆順編號:33213412512,四角號碼:2422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5F9B

放在水中用以過河的石頭〖stone used for crossing river〗
徛,舉脛有渡也。從彳,奇聲。——《說文》
徛,步橋也。——《爾雅》。按,聚石以為步渡者。
徛,石杠謂之徛。——《爾雅》

站立〖stand〗
徛,立也。——《廣韻》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𠀤音崎。《說文》舉足以渡也。
《廣韻》渠綺切,音技。立也。
《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義切,音寄。《爾雅·釋宮》石杠謂之徛。《注》聚石水中,以為步渡彴也。《廣雅》徛,步橋也。 《集韻》或作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