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梅(寧夏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秀梅,寧夏大學教授。

主修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樹木學、植物生態;承擔課程:(本科生)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樹木學、樹木學;(研究生)森林研究法、植物生態學。

民族 漢族。

所屬部門 農學院

出生日期 1954.11。

職 稱 教授

定職時間 2003年.9月。

職務 教師 碩博導師 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秀梅
  • 民族: 漢族
  • 出生日期:1954.11
  • 代表作品:《寧夏中部乾旱帶退化草地生態恢復技術研究》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73年—1975年 下鄉知青寧夏農學院實驗農場。
1975年—1978年 工人 西北煤礦機械二廠。
1978年—1982年 本科學生寧夏農學院園林系
1982年—1995年 教師寧夏農學院園林系
1995年—1998年 研究生南京林業大學
1998年—2003年 教師 寧夏農學院園林系
2003年—至今 教師寧夏大學農學院

研究方向

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樹木學、植物生態;承擔課程:(本科生)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樹木學、樹木學;(研究生)森林研究法、植物生態學。

主要貢獻

主持參加科研項目有10項:《寧夏大羅山植被退化與恢復機制研究〉《寧夏中部乾旱帶退化草地生態恢復技術研究》《寧夏引黃灌區耕地土壤鹽漬化調查與研究》《寧夏苜蓿種植與品種選育研究,》《寧夏重點風沙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監測研究》《準常綠樹種—四翅濱藜樹引種馴化機理及其特性研究《寧夏重點風沙區植被恢復與重建生態效益的定量研究》《寧夏中部乾旱帶生態建設技術研究與示範》《黃河河套地區鹽鹼地改良及脫硫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氣候模式與植物生態模式的耦合及套用》。
代表性著作與論文
出版學術專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
其中代表性著作有:《寧夏大羅山植被研究》;《寧夏土地退化防治與生態環境治理》;《四翅濱藜》等;
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有9篇:《新引黃灌區開發對生態環境脆弱帶的影響》、《Co60-r射線輻照對馬藺種子萌發影響》、《破除馬藺種子休眠試驗》、《四翅濱藜種苗繁殖研究》、《乾旱區20個紫花苜蓿品種抗旱性研究》《四翅濱藜抗旱生理特性研究》《荒漠帶退化山地森林植被的恢復機制》《不同灌溉條件對刺槐生長量及各項生理指標的影響》等。
一般刊物有61篇:
《寧夏大羅山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區系特徵》、《寧夏大羅山主要植被類型植物物種多樣性分析》、《四翅濱藜生物學、生態學及繁殖特性探討》、《銀川市園林綠地複合系統在改善城市氣候方面作用》《四翅濱藜生物學、生態學及繁殖特性探討》《四翅濱藜育苗技術探討》等等。

獲獎記錄

其中主持寧夏科技攻關項目《寧夏大羅山植被退化與恢復機制研究》獲得2002年寧夏科技進步一等獎;有5篇學術論文獲得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篇獲得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寧夏大羅山主要植被類型植物物種多樣性分析》、《寧夏大羅山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區系特徵》《新引黃灌區開發對生態環境脆弱帶的影響》《寧夏大羅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荒漠帶退化山地森林植被的恢復機制》上述5篇均獲得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四翅濱藜生物學、生態學及繁殖特性探討》《Co60-r射線輻照對馬藺種子萌發影響》均獲得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