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之子

徐氏之子

《徐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這部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姓徐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饒有情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徐氏之子
  • 創作年代:不明
  • 作品出處: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
  • 文學體裁:小說
  • 作者:劉義慶
原文,譯文,相關連結,

原文

徐孺子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不明。”

譯文

徐孺子九歲的時候,在月下玩耍,有人對他說:“要是月亮中沒有其他東西,豈不是非常明亮了?”徐孺子說:“不對。就像是人眼睛裡有瞳孔一樣,沒有瞳孔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傳說徐孺子是徐稺

相關連結

世說新語》中小故事兩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這則故事的大意是:在一個下雪的冬日裡,謝太傅召集孩子們談論有關做文章的事。一會兒,雪下大了,謝太傅很高興,就問孩子們:“紛紛飄落的白雪像什麼?”他哥哥的兒子說:“跟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比擬。”他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隨風飛舞。”謝太傅大笑,非常高興。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這則故事的大意是: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約定在中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做遊戲。客人問他:“你的父親在家不在?”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 ”客人便發怒說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一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時分見面,中午不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客人感到很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