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中(民國時期濟南城防司令)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振中(1912~1949)原名徐安成,山東省益都縣朱良鎮朱良村(今青州市高柳鎮朱良村)人,朱良鎮高等國小畢業。民國時期濟南城防司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振中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省益都縣朱良鎮朱良村
  • 逝世日期:1949年8月2日
人物生平 1935年,國民黨中統分子王德祿發展他為中統特務,收集中共情報,直報南京中統機關。1937年,中統特務劉日新、魯吉山介紹他再次參加特務組織,任“調工”,代號“00060”。
1938年春,以抗日為名,隨其族弟徐琳組織益都縣抗日逢衛軍第一大隊。徐琳任大隊長,徐振中任第一中隊長。不久,徐振中自行投靠國民黨第五戰區游擊隊第二十二支隊司令侯耀亭,任第一大隊長。同年夏,徐又脫離侯部,與岳效鵬、王敬軒等小股部隊組成益北抗日游擊大隊,自任大隊長。後遭國民黨軍杜華梓、王葆團等的傾軋,乃率所部投靠國民黨山東保全十五旅遊長張景月,任五團一營營長。
1939年7月,中國共產黨益都縣委員會派彭飛李荊和于海東、陳乙齋等共產黨人前往徐部,對徐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教育和爭取工作。1940年4月,徐同意接受共產黨領導,將所部編入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不意隔夜變心,率部據守臧台,高唱曲線救國論調。10月9日,三支隊副司令員楊國夫率部討伐。臧台一戰,徐振中僅率40餘人逃出,繼續流竄於益都北部和臨淄東部各村,強征壯丁,擴充武裝。1941年冬,被張景月升任為二團團長兼臨淄縣長。1943年,徐振中為了進退有靠,參加了日軍濟南憲兵隊特務組織“白鐵社”。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徐振中率部由壽光護送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何思源前往濟南。此後,被何思源和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以“將才”相許,備加賞識,晉銜少將,連續擢任為警備四旅旅長、新編三十六師副師長、益壽臨廣邊區警備司令、山東省保全六旅旅長、山東第十行政區專員兼保全司令、濟南城防司令等職。1948年9月24日,解放濟南時被俘。
從1940年起,徐振中不斷配合日軍“圍剿”益壽臨廣四縣邊區抗日根據地,瘋狂屠殺抗日誌士及其家屬,聲言“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漏走一人”。僅1941年一年,就在益壽縣東朱鹿村製造大慘案5起。殺害中共清東地委組織部長李壽嶺、中共益壽縣委組織部長劉旭東、宣傳部長張魯泉等革命幹部和抗日家屬200餘人,其中7戶被殺絕。到1948年2月的八年中,四縣邊區被他殺害的幹部民眾近2000人,被綁架毒打者不下萬餘人,被逼流離失所農民1000餘戶,4000餘人。1946年至1948年,徐振中兩次占據臨淄,共殺害革命幹部、民眾454人;他積極推選保甲制度,對人民施行法西斯恐怖統治;抓兵派夫,橫徵暴斂,全縣被抓走青壯年2850人,搶走牛馬豬驢480頭,糧食3000萬斤。為此,受到王耀武的嘉獎。
1949年8月2日,益壽縣人民政府遵奉渤海行政公署“法院第102號”指令,在益都縣陽河村閣老墳召開了萬人公判大會,將惡貫滿盈的徐振中槍決正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