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學

後學

後學是指後進的學者或讀書人,出自《詩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學
  • 釋義:後進的學者或讀書人
  • 用法謙辭
  • 相關:《詩經
詞典釋義,考語,基本解釋,英文翻譯,詳細解釋,

詞典釋義

後進的學者或讀書人(常用做謙辭)。

考語

學者後來學也,亦言後進者也。先知先覺者未先知者也,然天下先知者有幾也?古之為學者必學而後知,不可先知也,先知者聖也,夫子孔丘亦後學而知,未可未學而知也,其觀天下之詩得而為《詩經》,讀魯國之史而為《春秋》,解天下之禮以為《禮經》,品古今之文則為《尚書》,後有從道家之老子得《易經》之法而為之做傳而成今之《易經》,孔子亦言:“先進於禮樂野人,後進於禮樂君子也”。(此句見論語)觀夫子之一生皆學而時習之,未能未學而得也,故夫子首為天下第一後學也。今之學者,難免以知之為傲,不知為個性,皆未學也,其後學之稱亦不可得也。當今之時,諸子亦應精進勉勵,恪守己道,努力為學是也。清《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順治拾捌年歲次辛丑赤奮若月 年家後學浙水余增浚、武介甫薰沐頓首拜選”。

基本解釋

[釋義]
(名)後進的學者或讀書人(常用做謙辭)。
[構成]
偏正式:後(學

英文翻譯

1.[謙] a pupil or scholar of younger age

詳細解釋

後學hòuxué
[I;your pupil;a scholar of younger age] 學問居於人後的學者、讀書人(多作謙詞)
宜為章句,以悟後學。——《後漢書·徐防傳》
(1).後進的學者。《漢書·董仲舒傳贊》:“ 仲舒 遭 漢 承 秦 滅學之後,六經離析,下帷發憤,潛心大業,令後學者有所統壹,為羣儒首。”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二》:“此出於 莊周 之徒而吾黨引以為美談,誣先賢而惑後學,其風殆不可長也。” 魯迅 《且介亭雜文·隨便翻翻》:“我並不是說,天下沒有指導後學看書的先生,有是有的,不過很難得。”
(2).對前輩學者的自謙之辭。 宋 葉適 《序》:“余後學也,不足以識 子壽 之文。” 清 宋翔鳳 《序》:“ 鹹豐 六年八月,後學 長洲 宋翔鳳 謹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