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自強(西南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彭自強,1964年2月生,重慶市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宗教學及中國哲學碩士點負責人、邏輯學博士點邏輯思想史與比較邏輯方向負責人。入選重慶市“百千萬人才工程”(2006年)、重慶市首批學科學術帶頭人(宗教學)後備人選(2002年)、重慶市首批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2002年起)、重慶佛學院佛學教授(2002年起)。專業致力於儒釋道三教關係研究,間及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其他方面。另有同名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自強
  • 出生日期:1964年2月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 籍貫: 重慶市
主要成果,課題,獲獎,

主要成果

1.《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以漢魏兩晉時期為中心》(專著)收入香港圓玄學院、四川大學主編“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巴蜀書社2000年8月版;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收入“法藏文庫”第8輯,2001年1月版。 ??(9辶蛕
2.方立天主編《中國佛教簡史》(參編,第二編“融匯與發展,東晉十六國及南北朝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7月版。 /敀s嶒T駠v
3.汝信主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研究精華·哲學卷》(參編,“虞愚與因明學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鏍m%霯R??
4.林中澤主編《宗教史概論》,承擔中國佛教史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搄?09Z ?
5.季羨林主編《宗教詞典》(參編,佛教部分),學苑出版社2001年版。 e蕪菄j蛜?
6.張立文主編《空境――佛學與中國文化》(參編,“佛教與邏輯學”),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鈢#I_;y!0
7.《從“格義”到“得意”――佛教般若學與魏晉玄學交融的主要線索》,《佛學研究》年刊1999年總第8期。 >??譫輅
8.《支遁“即色義”試析》,《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 o?? ?霼
9.《支遁“逍遙”義的內容與特點》,《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宗教》2005年1期全文複印。 顆嬈B仯蠧?
10.《也論道安“本無說”的實質》,《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第3期。 ?M?'`迷q
11.《百年中國魏晉南北朝佛教研究綜述》,中國社科院宗教所主編《1999-2000年中國宗教研究年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p p?Rp?
12.《支遁禪學思想的道家風格》,《中國禪學》第1期,中華書局2002年5月出版。 X搧X翴餅?
13.《玄奘大師的文化融合精神》,《玄奘精神與西部文化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I?f\r?]
14.《人間佛教的弘揚》,《普門學報》2002年第1期,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 0x{ %BM筡
15.《重慶民族地區宗教文化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研究》,重慶市民族宗教委員會主編《西部開發與重慶民族地區發展》,重慶出版社2000年版。 ~ei?S充
16.《西部開發應重視文化建設》,《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6期。 玖? 4?+
17.《莊子的名辯思想及其意義》,《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4期。 慪趫囜?綾
18.《〈公孫龍子〉中一種特殊的推理形式及其意義》,中國邏輯學會主編《邏輯學研究文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 A葠g?
19.《華嚴宗與神異》,《戒幢佛學》2003年。 Pn墫撝-?
20.《破山傳·序》,重慶出版社2003年版。 襽譠夞b9jQ
21.《中國哲學史教程》,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a已4烒
22.《台灣當代佛教弘法事業》,主編,台灣中華禪淨協會2005年版。 0?抇?餌?

課題

1. 教育部重點規劃課題“漢魏時期三教關係研究”(主研,2001-2004年,個人經費2萬) w2紆?曗鑬
2. 台灣中華禪淨協會項目“當代台灣佛教弘法事業”(主持,2002-2005年,經費7萬) ]烘a輻?-?
3. 首批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主持,2004年起,經費0.3萬) 竕/豾t睼'?

獲獎

1. 博士論文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2000年) ?QMb黲 ?
2. 專著《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以漢魏兩晉時期為中心》獲重慶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3年) ?9鄦貞.
3. 獲“西南師範大學優秀教師”稱號(2002年) 涜?.輸k|Q
4. 獲“重慶市首批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2004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