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饅頭

彩色饅頭

彩色饅頭是在染色饅頭的基礎上繁衍出來的。通過回收饅頭再加上著色劑而做出來的。上海一些超市賣的饅頭違規添加色素、山梨酸鉀、甜蜜素等,再經各種工藝處理,就成為了彩色饅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彩色饅頭
  • 發展:染色饅頭的基礎上繁衍出來的
  • 添加劑:添加色素、山梨酸鉀、甜蜜素等
  • 製作:回收饅頭再加上著色劑
產品下架,急求真相,如何識破,放心配方,保衛餐桌,

產品下架

4月19日,本報刊登了《銀川網友買“彩色饅頭”求真相》一文,講述銀川網友AKUMALU在新百東方紅超市買了幾個色彩鮮艷的饅頭,並懷疑其是否是“染色饅頭”。文章見報後,不少市民致電記者詢問“真相”,更有市民將買的饅頭送到本報“求鑑定”。網友的呼籲,也引起了我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重視,並對市場上饅頭生產、銷售進行了檢查,相關部門要求新百東方紅店將“彩色饅頭”下架。

急求真相

市民網友:急求真相
“這個饅頭還挺貴的,普通饅頭8元錢一公斤,這個要14元錢一公斤。”看到報導後,市民張先生急匆匆拎著不久前買到的“彩色饅頭”來到報社,要求記者幫其鑑定到底是不是染色饅頭。
除了張先生,許多市民也給本報熱線打來電話,詢問彩色饅頭的“真相”。市民李小姐說,市民自己無法檢查饅頭到底是否染色,“這個還要相關部門來鑑定一下,報社來呼籲比較方便。”
而網友“飛翔豬豬”則直接用目前網路上流行的“咆哮體”,表達了自己“求真相”的急切心情:“染色饅頭銀川有沒有?有沒有?有沒有啊?”
食品安全督察局:要求部分“彩色饅頭”下架
報導刊發後,銀川市食品安全督察局對我市部分大型超市和中、小饅頭生產企業及小作坊進行了督察。
市食品安全督察局在對新百連超東方紅店饅頭制售情況進行督察時發現,該店銷售有黃、綠、紫、褐、黑等多種有色饅頭。
銀川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綜合管理辦公室主任、銀川市食品安全督察局局長馬如林說,“通過全程跟蹤饅頭製作過程、對原料來源索證索票等方式,對有色饅頭的原料進行了調查。檢查發現,黑色饅頭使用的主要原料是黑米,黃色饅頭的原料主要是玉米澱粉,而褐色饅頭原料主要有朱古力,應該說,這三種饅頭添加的東西,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新百東方紅店銷售的綠色饅頭、紫色饅頭分別添加日式抹茶粉和香芋色香油製成。據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介紹,兩種物質均屬有色食品添加劑。
市食品安全督察局要求市工商局市場流通管理辦公室責令新百連超東方紅店立即停止加工、銷售通過添加有色食品添加劑製作的彩色饅頭,並詳細了解該店既往加工銷售的綠色、紫色饅頭中日式抹茶粉和香芋色香油的使用量。馬如林說,“日式抹茶粉和香芋色香油都屬於正常的食品添加劑,但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有嚴格的使用標準。目前正在對新百東方紅銷售的綠色、紫色饅頭中兩種添加劑是否添加過量進行安全性檢測”。
食品安全委員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添加這兩類(日式抹茶粉和香芋色香油)雖然是正常的食品添加劑,但有色食品添加劑常用於餅乾、蛋糕等生產,但比如饅頭、麵條等要天天吃的主食里加有色食品添加劑,消費者還是要慎重購買。
新聞連結:
日式抹茶粉由玉米澱粉、葡萄糖粉、天然茶粉、食用香精、二氧化矽等製成,主要用於麵包、餅乾、蛋糕等產品加香,建議用量為0.2%~1%。而香芋色香油的主要成分有香芋香精、莧菜紅、亮藍、檸檬酸、山梨酸鉀,主要用途為糕點上彩裝、糖果、餅乾夾心、果凍等,用量為0.1%~0.2%。

如何識破

一看二聞三嘗 識破染色饅頭
綠綠的菠菜水面、紅紅的西紅柿水餃皮、黃黃的玉米饅頭、黑黑的蕎麥窩窩頭……以前這些在人們眼裡既漂亮又具有豐富營養的有色麵食,被媒體曝光不少都是加香精和色素做成的!怎樣才能辨別麵食有沒有染色?
令人談之色變的染色饅頭令人談之色變的染色饅頭
走訪:黃色玉米饅頭熱銷
昨日,記者走訪了市內各大超市和各種包子饅頭店,記者發現,玉米饅頭、蕎麥饅頭等有色麵食在這些地方都有售賣。記者在楊家坪一家饅頭店看見,黃色的玉米饅頭一個售價為5毛錢,店主告訴記者,玉米饅頭是用玉米粉和麵粉一起做的,比普通饅頭更健康,也更受市民的歡迎。“到底怎么樣才能辨別出這些麵食到底染色沒?”正在超市選購的李女士表示,她平時就很喜歡買這些有色麵食,主要是看中了不同有色饅頭所含的營養物質也不同,但前段時間她看了染色饅頭的報導後,就再也沒買過這些有色麵食了。市民韓先生告訴記者,他現在不敢在外面的小店買有色麵食,一般都在超市選購,這樣相對放心。
提醒:這樣識別染色饅頭
國際高級註冊營養師劉艷君告訴記者,市面上的一些染色麵食其實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辨別出來。
看顏色:染色麵食一般加了色素,比如染色的玉米饅頭,如果顏色純黃,外表光滑,就最好不要買這樣的“玉米饅頭”。一些蕎麥饅頭是黑色,但真正的蕎麥饅頭應該是土黃色,市民在購買時也要多留意。
聞氣味:染色麵食因為添加了香精,所以除了有麵食本身的味道,還會有一股香精的味道,市民只要仔細聞就能聞出來,有部分染色麵食添加過多香精,還可能散發出刺鼻的香精味。
嘗味道:染色麵食沒有使用其它食材混合製作,所以吃起來就只有麵粉的味道,而像黑米饅頭,一般來說米和麵粉是不能蒸成饅頭的,只能蒸成發糕。

放心配方

專家給配方自製放心饃教你三道彩色麵食
玉米窩頭:玉米粉500g、黃豆粉250g、胡蘿蔔500g、酵母、食用油、白砂糖適量,先將胡蘿蔔洗淨切絲,用油稍微炒一下,油可以放多點,有利於胡蘿蔔素的溶解;將玉米粉和黃豆粉混合,加入酵母發酵20~30分鐘,然後把炒好的胡蘿蔔絲放入和好的面中,攪拌均勻,沒有糖尿病的市民可以適當加入一些白砂糖;最後捏成窩窩頭的形狀,上籠蒸30分鐘即可。
雜糧饅頭:玉米粉、蕎麥粉、麵粉、酵母、食用鹼適量,將蕎麥粉、玉米粉、麵粉按1∶6∶3的比例混和,加入適量水和面,然後放入酵母,發酵10~20分鐘;發酵途中可以用手撥開麵團,看看麵團內部是否已經有蜂窩眼,如果沒有可以多發酵一會兒;最後放入食用鹼(麵團和食用鹼比例為500∶1),捏成饅頭的形狀,上籠待鍋中水燒開後繼續蒸15~20分鐘即可。
翡翠餃皮:芹菜、菠菜、雞蛋、麵粉適量,先將芹菜和菠菜榨成蔬菜汁備用,把適量的麵粉放入瓷盆里,緩慢注入蔬菜汁,同時另一隻手拿筷子不斷地攪拌,也可以直接用手攪拌;清水注入的速度要慢,攪拌要均勻,不要讓麵粉結成塊,蓋上蓋子醒面20分鐘左右。然後把醒好的面按成一個個小圓餅;最後弄成一個箇中間厚、四周薄的麵皮即可。

保衛餐桌

國務院加大力度“保衛餐桌”
4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彩色饅頭”等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很慚愧啊,剛吃飽,就出現了食品安全的問題。”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參加兩會山東代表團審議,提到食品安全問題時連稱“慚愧”。他表示,“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將是長期的,日常生活食品的保障能否做到像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一樣,這個問題值得研究”。
正是面臨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的困境,才有了王岐山副總理的“慚愧”之言。“民以食為天”,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任何人也“傷不起”。
一堆饅頭引發的思考:食品亂象何時休
食品安全是事關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
網上流傳過這樣一個段子:日本核輻射事件發生後,中國人民表示毫無壓力。因為吃著蘇丹紅、毒奶粉、地溝油、瘦肉精長大的中國人民早已百毒不侵,區區輻射無足掛齒。看似無厘頭的調侃背後,折射出的卻是國人對於我國食品安全現狀的強烈不安與不滿。食品安全螢幕障為何屢屢被突破?
來自權威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有關部門共檢查各類食用農產品(000061)、食品及相關產品生產經營單位3552萬戶次,查處各環節違法違規行為13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締和停產違規企業單位10萬餘家。食品安全的整頓力度不可謂不大,但為何食品安全事件依然頻現?
在以往的事件報導中我們發現,每當媒體曝光一地的問題食品後,當地政府主要領導就會立即做出嚴厲批示,立即成立由工商、質量技術監督等監管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著手調查,肇事企業也很快會得到處理,事態就這樣毫無懸念地得到平息。但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三聚氰胺”問題解決了,“瘦肉精”事件又爆發了,“染色饅頭”事件解決了,魚肉注水銀又出現了。這種救火式的處理方式,總是無法徹底解決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記者梳理髮現,監管不嚴導致食品安全事件頻發,這已成為社會共識。從近期曝光的“染色饅頭”“回爐麵包”“瘦肉精”豬肉、“牛肉膏”事件,到以前披露的“三聚氰胺”奶粉、“大頭娃娃”奶粉、“假葡萄酒”事件,其中暴露出的“馬後炮”監管,並不少見。如果沒有央視的報導,我們很難想像,法規嚴密的食品安全監管,在現實中竟如此不堪一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