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上學的巴別塔

形上學的巴別塔

《形上學的巴別塔》是2004年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志揚

基本介紹

  • 書名:形上學的巴別塔
  • 作者張志揚
  • ISBN: 9787560829210
  • 定價:20.00 元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4
  • 開本:3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形上學的巴別塔》由張志揚、陳家琪合著,分上下兩篇,陳家琪完成上篇內容,圍繞著存在、認識、表達這三個西方哲學中的基本問題對西方哲學史進行了重新清理,把問題歸結為哲學的語言學轉向中的表達問題;張志揚承擔的是下篇的寫作,進一步從“重審形上學的語言之維”的角度提出了本體之辨、主體之辨和存在之辨的問題,並以此作為“語言之辨的準性分析”。這《形上學的巴別塔》20年前產由華中理中大學出版社出版過,由於當時哲學中的語言問題剛剛引起國內學界的注意,所以引起學界的廣泛注意;但由於當時印數很少,遠遠無法滿足讀者的需要,就是到了今天,在解構“形上學的巴別塔”的同時為人的精神家園尋求另一種依託,就這一永恆性的主題而言,也依舊有其存在的價值,所以才有此再版。

作者簡介

張志揚,1940年生。現為海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教授,同濟大學德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著有:《瀆神的節日》(1992)、《重審形上學的語言之維》(1994)、《缺席的權利》(1996)、《禁止與引誘》(1999)、《創傷記憶》(1999)、《語言空間》(2000)、《現代性理論的檢測與防禦》(2000)、《偶在論者的覓蹤》(2003)等。

目錄

總序
原版序西方哲學研究的當代視野
引論
上篇存在認識表達——語言學轉向中的主體性問題
第一章問題的提出與展開
一、高爾吉亞:向語言的挑戰和被語言所誤導
二、普羅泰戈拉:以人的懷疑和被懷疑的人所取代
三、“何物存在”與“存在是什麼”
第二章存在(是)什麼
一、存在:巴門尼德的“一”
二、是:柏拉圖的“相”
三、什麼:亞里士多德的“體”
第三章認識(是)什麼
一、什麼:笛卡爾的心與物
二、是:康德的範疇與人格
三、認識:胡塞爾的先驗主體性
第四章表達(是)什麼
一、誰表達?
二、表達什麼?
三、表達是什麼?
下篇重審形上學的語言之維——語言之辨的準備性分析
第一章本體之辨
一、“存在”的絕對
二、“是”的區分
三、“實體”成為主詞
第二章主體之辨
一、“我”在主詞中的間離
二、意識的限度
第三章存在之辨
一、“此在”行到何處
二、進入“存在”的語言之途
三、迴避與拒絕——對Dasein-Sein-Gott路向的兩種態度
結語
附釋
無題的自跋
再版後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