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東漢末年武將)

張衛(東漢末年武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漢末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張魯之弟,字公則。漢寧太守張魯弟、南郡太守張愧兄(《漢天師世家》)。建安二十年(215),投降曹操後,張衛被封為昭義將軍。因篤信道教,棄官回家,(《漢天師世家》),後死於家中。也有一說白日飛升。但可以斷定是死於投降曹操一年內。

基本介紹

  • 本名:張衛
  • 所處時代:東漢末年
  • 出生地:沛國豐縣
  • 去世時間:215或216
人物生平,演義傳記,歷史簡介,人物家族,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演義傳記

出場: 第五十九回 許褚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間韓遂
張衛張衛
第六十五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三國演義》片段:
1)卻說曹操興師西征,分兵三隊:前部先鋒夏侯淵;張郃;操自領諸將居中;後部曹仁、夏侯惇,押運糧草。早有細作報入漢中來。張魯與弟張衛,商議退敵之策。衛曰:“漢中最險無如陽平關;可於關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餘個寨柵,迎敵曹兵。兄在漢寧,多撥糧草應付。”張魯依言,遣大將楊昂、楊任,與其弟即日起程。軍馬到陽平關,下寨已定。夏侯淵、張郃前軍隨到,聞陽平關已有準備,離關一十五里下寨。是夜,軍士疲睏,各自歇息。忽寨後一把火起,楊昂、楊任兩路兵殺來劫寨。夏侯淵、張郃急上得馬,四下里大兵擁入,曹兵大敗,退見曹操。操怒曰:“汝二人行軍許多年,豈不知‘兵若遠行疲睏,可防劫寨’?如何不作準備?”欲斬二人,以明軍法。眾官告免。操次日自引兵為前隊,見山勢險惡,林木叢雜,不知路徑,恐有伏兵,即引軍回寨,謂許褚、徐晃二將曰:“吾若知此處如此險惡,必不起兵來。”許褚曰:“兵已至此,主公不可憚勞。”次日,操上馬,只帶許褚、徐晃二人,來看張衛寨柵。三匹馬轉過山坡,早望見張衛寨柵。操揚鞭遙指,謂二將曰:“如此堅固,急切難下!”言未已,背後一聲喊起,箭如雨發。楊昂、楊任分兩路殺來。操大驚。許褚大呼曰:“吾當敵賊!徐公明善保主公。”說罷,提刀縱馬向前,力敵二將。楊昂、楊任不能當許褚之勇,回馬退去,其餘不敢向前。徐晃保著曹操奔過山坡,前面又一軍到;看時,卻是夏侯淵;張郃二將,聽得喊聲,故引軍殺來接應。於是殺退楊昂、楊任,救得曹操回寨。操重賞四將。
2)此時細作已雜到城中,徑投楊松府下謁見,具說:“魏公曹丞相久聞盛德,特使某送金甲為信。更有密書呈上。”松大喜,看了密書中言語,謂細作曰:“上覆魏公,但請放心。某自有良策奉報。”打發來人先回,便連夜入見張魯,說龐德受了曹操賄賂,賣此一陣。張魯大怒,喚龐德責罵,欲斬之。閻圃苦諫。張魯曰:“你來日出戰,不勝必斬!”龐德抱恨而退。次日,曹兵攻城,龐德引兵衝出。操令許褚交戰。褚詐敗,龐德趕來。操自乘馬于山坡上喚曰:“龐令明何不早降?”龐德尋思:“拿住曹操,抵一千員上將!”遂飛馬上坡。一聲喊起,天崩地塌,連人和馬,跌入陷坑內去;四壁鉤索一齊上前,活捉了龐德,押上坡來。曹操下馬,叱退軍士,親釋其縛,問龐德肯降否。龐德尋思張魯不仁,情願拜降。曹操親扶上馬,共回大寨,故意教城上望見。人報張魯,德與操並馬而行。魯益信楊松之言為實。次日,曹操三面豎立雲梯,飛炮攻打。張魯見其勢已極,與弟張衛商議。衛曰:“放火盡燒倉廩府庫,出奔南山,去守巴中可也。”楊松曰:“不如開門投降。”張魯猶豫不定。
衛曰:“只是燒了便行。”張魯曰:“我向本欲歸命國家,而意未得達;今不得已而出奔,倉廩府庫,國家之有,不可廢也。”遂盡封鎖。是夜二更,張魯引全家老小,開南門殺出。曹操教休追趕;提兵入南鄭,見魯封閉庫藏,心甚憐之。遂差人往巴中,勸使投降。張魯欲降,張衛不肯。楊松以密書報操,便教進兵,松為內應。操得書,親自引兵往巴中。張魯使弟衛領兵出敵,與許褚交鋒;被褚斬於馬下。敗軍回報張魯,魯欲堅守。楊松曰:“今若不出,坐而待斃矣。某守城,主公當親與決一死戰。”魯從之。閻圃諫魯休出。魯不聽,遂引軍出迎。未及交鋒,後軍已走。張魯急退,背後曹兵趕來。魯到城下,楊松閉門不開。張魯無路可走,操從後追至,大叫:“何不早降!”魯乃下馬投拜。操大喜;念其封倉庫之心,優禮相待,封魯為鎮南將軍。閻圃等皆封列侯。於是漢中皆平。曹操傳令各郡分設太守,置都尉,大賞士卒。惟有楊松賣主求榮,即命斬之於市曹示眾。後人有詩嘆曰:“妨賢賣主逞奇功,積得金銀總是空。家未榮華身受戮,令人千載笑楊松!”

歷史簡介

漢寧太守張魯弟。建安二十年,太祖乃自散關出武都征之,至陽平關。魯欲舉漢中降,其弟衛不肯,率眾數萬人拒關堅守。太祖攻破之,遂入蜀。初,魯遣五官掾降,弟衛橫山筑陽平城以拒,王師不得進。魯走巴中。軍糧盡,太祖將還。西曹掾東郡郭諶曰:“不可。魯已降,留使既未反,衛雖不同,偏攜可攻。縣軍深入,以進必克,退必不免。”太祖疑之。夜有野麋數千突壞衛營,軍大驚。夜,高祚等誤與衛眾遇,祚等多鳴鼓角會眾。衛懼,以為大軍見掩,遂降。操進攻漢中的時,主張徹底抵抗。後逃往巴中,與許褚交戰,被斬。

人物家族

先祖:張良留侯
祖父:張陵(字輔漢,又名張道陵五斗米道的祖師)
祖母:孫氏(一雲雍氏,張道陵之妻,同隱龍虎山修道,章帝元和二年俱到蜀居陽平化。)
父:張衡(字靈真)
母:盧氏(通稱:張魯母)
姑(出《歷世真仙體道通鑑》):
張文姬(張道陵之長女,適陳郡袁公子家豪,好道,久之白日抱五兒升天。)
張文光(張道陵之次女也,一雲第四女,為陵王妃,以得封犯父諱,不食數月,白日升天。一雲入門三日,於殿上白日升天。)
張賢(一雲名賢姬,天師張道陵之第三女也,一雲第五女,為燕王妃,好道,集真人之法,久之白日升天。)
張芝(一雲名芳芝,天師張道陵之第四女也,一雲第六女,適魏公第二子,夫故犯父諱,遂鬱鬱不樂於家,白日飛升。)
兄弟姐妹:張魯(兄)、張玉蘭(姐或妹,張衡之女)、張愧(字公仁,一作張傀。)
子侄(張魯五子):張富張廣(字嗣宗,次子)、張盛(字元宗,魏初至鄱陽入龍虎山傳揚道教,四方學道者日眾。道教歷代天師均在江西龍虎山傳教即自張盛始。)等。
侄女:張氏(張魯之女,後來嫁給曹操之子曹宇
孫輩:張昭成(字道融,張盛長子。)

歷史評價

楊暨:“張衛之守,蓋不足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