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聞天早期文集

張聞天早期文集

《張聞天早期文集》是2010年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聞天選集傳記組。

基本介紹

  • 書名:張聞天早期文集
  • 作者:張聞天選集傳記組
  • ISBN:9787801363190
  • 定價:35.00元
  •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8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張聞天早期文集(1919.7—1925.6)》收錄了自1919年7月至1925年6月張聞天早期作品共88篇。這些作品大部分均是從當時發行全國的《時事新報》副刊《學燈》、《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小說月報》、《東方雜誌》、《少年中國》等報刊以及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出版的單行本上收集得來的,少部分則是從他在重慶主編的《南鴻》周刊,以及在美國編輯的華僑報紙《大同報》上獲得的。在所有這些作品中,各種評論、論文有29篇,小說6篇,三幕劇1部,新詩7首,散文4篇,雜文10篇,書信8封,其他23篇。88篇作品中有31篇過去曾經收入《張聞天早年文學作品選》(198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和《張聞天文集》(1995年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有57篇是這次新刊印的。

圖書目錄

“五七”後的經過及將來(評論)(一九一九年七月十一日)
中華民國平民注意(評論)(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隨感錄(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
雜評(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二十八日)
寓寧雜感(一九一九年八月六日一九日)
隨感錄(一九一九年八月十三日、十四日)
社會問題(論文)(一九一九年八月十九日一二十一日)
夢(散文)(一九一九年八月二十七日)
致郭虞裳(一九一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致張東蓀(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農村改造發端(評論)(一九二〇年一月八日)
對於中華書局“新思潮社”管見(短評)(一九二〇年一月二十二日)
致張東蓀(一九二〇年二月十三日)
民眾心理與個人心理(評論)(一九二〇年四月十日)
精神界底豐富(短論)(一九二〇年四月十四日)
譯名的討論(短論)(一九二〇年四月十七日)
讀《女性論》雜感(書評)(一九二〇年六月十一日)
心碎(詩)(一九二〇年六月十八日)
離婚問題(論文)(一九二〇年八月一日)
贈x君(詩)(一九二一年三月十三日)
《托爾斯泰的藝術觀》譯述題記(一九二一年四月九日)
他自己是知道的(隨感錄)(一九二一年六月一日)
西湖濱的早晨(詩)(一九二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無抵抗主義底我見(評論)(一九二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談無抵抗主義的兩封信(一九二一年七月五日)
“完了嗎”(詩)(一九二一年七月九日)
讀《紅樓夢》後的一點感想(評論)(一九二一年七月十日)
人格底重要——答雁冰和曉風兩先生(短論)(一九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對少年中國學會問題的意見(論文)(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贊成的對呢?還是反對的對呢?(評論)(一九二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告彷徨歧路的青年(評論)(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笑之研究》譯者序(一九二一年十二月)
中國底亂源及其解決(論文)(一九二二年一月二日)
給漢俊先生底一封信(一九二二年二月十四日)
王爾德介紹——為介紹《獄中記》而作(評論)(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四日)
非宗教運動雜談(評論)(一九二二年四月六日、十六日)
法朗克的舞蹈(詩)(一九二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中國底經濟學者朱朴君(雜文)(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二日)
絕妙的對照(雜文)(一九二二年六月二十二日)
《元始文明之由來及其影響》譯後附言(一九二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哥德的<浮士德>(論文)(一九二二年八月十日)
別——贈彥文、德征、書霖、培德、下天諸友(詩)(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七日)
《蘇維埃俄羅斯政策之發展——蘇維埃共和國經濟計畫自白之一》譯者附白(一九二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知識階級與民眾勢力(論文)(一九二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自強與公理(評論)(一九二二年十月一日)
日俄會議之破裂(評論)(一九二二年十月一日)
《文化與幸福》譯者附言(一九二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致郁達夫(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一日)
質問胡適之先生(一九二三年一月三日)
由美國寄來的一封信(一九二三年一月六日)
賠款與戰債(論文)(一九二三年二月二日)
《狗的跳舞》譯者序言(一九二三年二月十二日)
科路倫科評傳——為《盲音樂家》的譯稿而作(評論)(一九二三年五月)
倍那文德戲曲譯者序言(一九二三年七月十日)
生命的跳躍——對於中國現文壇的感想(論文)(一九二三年七月三十日)
《琪硪康陶》譯者序言(一九二三年八月六日)
《波斯新詩人Gib啪的散文詩》譯後附白(一九二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致健爾(一九二三年十一月)
《勃蘭兌斯的拜倫論》譯述題記(一九二四年三月一日)
青春的夢(三幕劇)(一九二四年四月十六日)
旅途(小說)(一九二四年五月六日)
從梅雨時期到暴風雨時期(論文)(一九二四年五月九日)
逃亡者(小說)(一九二四年九月四日)
《西洋史大綱》譯序(一九二五年一月)
戀愛了(小說)(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五日)
早上(散文)(一九二五年二月二日)
“死人之都”的重慶及其他(雜文)(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惡夢(小說)(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七日)
《南鴻》發刊辭(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二日)
所謂“沒有人格”(評論)(一九二五年三月三十日)
追悼孫中山先生(評論)(一九二五年四月六日)
讀了唐鳴珂的妙文之後(雜文)(一九二五年四月七日)
生命的急流(散文)(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三日)
川師學潮所引起的感想(評論)(一九二五年四月十四日)
“送別劉蔚芋先生”(雜文)(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說“女子不準照相”(雜文)(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二女師袁訓育主任(雜文)(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傳單與鬼叫(雜文)(一九二五年五月二日)
告所謂“學校家屬”(雜文)(一九二五年五月三日)
復夢真(一九二五年五月三日)
再論“二女師袁訓育主任”(雜文)(一九二五年五月五日)
嘉陵江上的晚照(小說)(一九二五年五月十一日)
別重慶的朋友們(散文)(一九二五年五月十八日)
隨筆(一九二五年五月二日)
“青年之敵”(評論)(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濯足湖濱(詩)(一九二五年五月)
周先生(小說)(一九二五年六月九日)
顠零的黃葉——長虹給他母親的一封信(小說)(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附一 人物注釋索引
附二張聞天青少年時期活動簡表
附三張聞天早期譯文目錄
編後記
再版後記

後記

為紀念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張聞天同志誕辰110周年,我們特將《張聞天早期文集》等書籍再版。
《張聞天早期文集》1990年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這次再版,除增補了一篇《(西洋史大綱)譯序》外,其餘悉按初版。與此同時再版的還有《張聞天文集》(四卷本,1995年出齊)、專題文集《張聞天社會主義論稿》(1999年出版),以及《張聞天年譜》(上下兩卷,2000年出版)。
在這批張聞天的書稿再版之際,我們要向所有為張聞天的各種文集、年譜、畫冊的編輯出版出過力的同志,以及支持過這項工作的張聞天的親屬們表示我們衷心的感謝。我們尤其不能忘記張聞天夫人劉英同志生前對編輯組的一貫支持與幫助。她對編輯組的同志說,聞天同志為革命奮鬥終生,他生前曾一再表示,他的一切屬於黨。為此,劉英同志將出版社支付的所有張聞天著作稿酬,悉數轉交給編輯組,用於研究和宣傳張聞天的工作。編輯組也一直遵照她的意願,將這筆款項用於這項事業(包括將所剩餘款的全部用於這批書再版的經費)。
謹以這套文獻的再版,告慰離開我們已經8年的劉英同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