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奎口述自傳

張發奎口述自傳

《張發奎口述自傳》是2012年7月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發奎。

基本介紹

  • 書名:張發奎口述自傳
  • 作者: 口述 夏蓮瑛 訪談及記錄  胡志偉 翻譯及校注
  • ISBN:978-7-5154-0121-8
  • 定價:56.00元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7月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出版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發奎晚年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者口述的自傳,因涉及大量敏感人事隱秘,他要求部分章節內容須在自己身後才可發表。傳中不僅縷述了張發奎與蔣介石的複雜關係及不同時期張發奎對蔣介石的看法和評論,更道出了國民黨內的種種秘密,比較了他眼中國共兩黨及人物的品格,詞鋒極為犀利。他對蔣介石、宋美齡宋子文白崇禧汪精衛等的批評,都直言不諱。
張發奎是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曾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擔任北伐戰爭中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第十二師師長、軍長。抗戰時期,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指揮了桂柳會戰及反攻廣州之役。
本書訪談者以張發奎私人日記、電報、信函、公文為線索,按年代詢問張發奎在每個歷史事件中的親身感受與目擊真相,且與有關軍政人物的訪談記錄、歷史文獻核對考證;譯者為書中涉及的風雲人物加注了簡歷,配印了100多幅珍貴照片、作戰地圖、戰鬥序列表等。因此,本書史料價值彌足珍貴,堪稱20世紀中國歷史的縮影,也是一部具體而微的北伐、抗日、國共戰爭史。

編輯推薦

1. 揭秘諸多重大事件後的決策人物的細節
2. 顛覆對國共高層人物的認識
3. 提供北伐、抗日、內戰的新視角
張發奎語錄:
● 如果中山先生活著,國民黨的訓政一定早已結束,必須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
● 自民國肇建以來,蔣先生是運用政治權謀的第一名。他希望別人對他誠實,但他自己卻不誠實。
● 蔣先生養成了直接發布命令的習慣,其插手干擾引起了指揮系統的紊亂。
汪精衛作為行政院長,不敢對蔣先生進言。每逢出現議題,他總是看蔣先生的臉色,他本身沒有主意。他一闊臉就變,變得官氣十足,忘了從前的理想。
胡漢民確實是有許多優秀品格,他學問淵博,責任心強,人格完整,私生活也很簡樸,但他不是一個偉人。
杜月笙這個人十分豪爽、友善、直率。他常常伸出援手,扶弱鋤強,熱愛公益,惜老憐貧。
● 假若我是蔣先生,我會槍斃張學良,或者乾脆放了他。
宋子文把中華民國當做私產。白崇禧足智多謀,但非常陰險。閻錫山圓滑狡黠。孫立人恃才傲物。杜聿明心高氣傲。熊式輝愛擺官架子……
● 當共產黨人下基層工作時,國民黨人卻忙著向上攀爬。
書很精彩!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張發奎是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曾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擔任北伐戰爭中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第十二師師長、軍長。抗戰時,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指揮了桂柳會戰及反攻廣州之役。

目錄

第一章 早年歲月(1896年至1920年5月)
第二章 粵軍(1920年5月至10月)
第三章 在廣東的軍伍生涯(1920年11月至1925年6月)
第四章 軍隊整編:第十二師(1925年6月至1926年6月)
第五章 北伐中的“鐵軍”(1926年6月至1927年4月)
第六章 第二次北伐與南昌暴動(1927年4月至8月)
第七章 廣州政變與廣州暴動;隱退(1927年8月至1929年初)
第八章 從鎮壓到合作:同桂系的關係(1929年初至1931年5月)
第九章 政治與旅行(1931年5月至1936年初)
第十章 閩贛浙皖邊區與蘇浙邊區(1936年初至1937年7月)
第十一章 淞滬會戰武漢會戰(1937年7月至1938年)
第十二章 第四戰區(上)(1938年冬至1939年9月)
第十三章 第四戰區(下)(1939年10月至1944年春)
第十四章 四戰區與越南(1940年至1944年)
第十五章 桂柳會戰(1944年春至12月)
第十六章 準備反攻(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
第十七章 接收廣東(1945年8月中旬至1945年底)
第十八章 廣州行營(1946年至1947年)
第十九章 內戰失利(1947年11月至1950年)
第二十章 創建第三勢力的努力以及類似的牽連(1950年至1962年)
第二十一章 在香港的日子(1949年6月以後)

出版訊息

《張發奎口述自傳》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張發奎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位奇特的人物,風靡一時的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董建昌身上就有他的影子。張發奎是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曾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他是一員悍將,在北伐戰爭中功勳卓著,率第四軍第十二師在汀泗橋、賀勝橋連創吳佩孚部隊,第四軍因此被譽為“鐵軍”;在抗日戰爭中,從淞滬到百色,從華東到西南,他指揮過近50萬國民黨各個派系軍隊同日軍作戰。但他又與一般國民黨將領不同,在多變的時局中屢次轉換陣營。他曾三次武裝反蔣;也曾同情和支持過共產黨,葉挺、賀龍葉劍英林彪、張雲逸等一批中共名將都曾是他的部屬;20世紀50年代,他又在美國的支持下在香港組建過“第三勢力”。他所結交或過招、對抗過的現代名人既有國共兩黨黨政軍要員,也有名流紳商、各系軍閥、情報特工,甚至幫會豪強、漢奸土匪,還有美英、蘇俄在華顧問、官員,越南、朝鮮等國人士。張發奎口述自傳堪稱20世紀中國歷史的縮影,也是一部具體而微的北伐、抗日、國共戰爭史。
本書英文本是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員夏蓮瑛女士訪問晚年張發奎400多次錄音記錄的基礎上,輔之以在港台兩地訪問國民黨有關軍政人員獲得的旁證資料及李宗仁等人的回憶錄和其他歷史文獻,整理而成。
本書中文翻譯校注者為香港中國現代史學會會長胡志偉先生。中文本沿用英文抄本原來的安排,用第一人稱問答形式展現全部內容。為保持傳記作品在語氣、聲調、情緒等方面的生動性和鮮活性,對張發奎口述中帶出的情緒化語調、粵語方言、諺語等方面都予以準確譯出,使得這本傳記更加神完氣足、引人入勝。翻譯校注者在文字轉換和史實核對、考證方面極下功夫,其譯註工作歷時六個春秋,九易其稿。同時,極具價值的北伐、抗戰戰鬥地圖,使得本傳更具歷史現場感。
張發奎的經歷傳奇,性格秉直,他在口述自傳中不僅縷述了親歷的各個歷史事件及感受,講述了與蔣介石的複雜關係及國民黨內的種種秘密,也對所接觸的各界聞人都有一些見解和點評,對自己一生的失誤和過錯也未避諱,其內容豐富,加之訪談者、譯註者下足功夫,使得《張發奎口述自傳》異常精彩,史料價值彌足珍貴。本書曾以《我與蔣介石》為書名在香港出版了中文繁體版,此次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簡體字版為中國大陸首次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