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內容聲明:以下內容為本人提供,詞條內容的真實性由本人負責,如有質疑歡迎舉報。)

張明(中國社科院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

內容聲明:以下內容為本人提供,詞條內容的真實性由本人負責,如有質疑歡迎舉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明,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科技大學國際金融研究院全球經濟與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入選國家萬人計畫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3)、中國金融博物館第二屆“中國青年金融學者”(2013)、新京報“中國青年經濟學人”(2014)、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2016)。主持的研究項目四次入選社科院創新工程年度重大研究成果,八次獲得社科院年度優秀對策信息獎,三次獲得優秀國家智庫報告一等獎。

主要社會兼職:工信部工業經濟分析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財政部國際經濟關係司高級顧問(代表財政部參加2015年G20增長與穩定工作組討論);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青年委員會主任與中青年論壇負責人;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學院兼職教授。《中國社會科學》、《世界經濟》、《金融研究》等多家核心期刊匿名審稿人。《國際經濟評論》和《國際石油經濟》編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
  • 出生日期:1977/9/27
  • 職業:研究員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 主要著作:《行走的經濟學人》、《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8)》
人物經歷,主要著作,代表論文,主要獎勵,

人物經歷

2017年3月—現在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2015年6月—現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研究員
2012年10月—現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 主任
2009年12月—2015年5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副研究員
2009年1月—2012年9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 副主任
2011年8月—2012年7月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Ash中心 訪問學者(Rajawali Fellow)
2007年7月—2009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2008年8月—2008年9月 香港金融管理局 訪問學者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 Asset Managers Group 私募股權基金經理
2002年8月-2003年9月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KPMG) 審計員

主要著作

出版《中國的短期資本流動:規模估算、驅動因素與管理策略》、《失衡與出路:全球國際收支失衡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全球金融危機與中國國際金融新戰略》、《中國的高儲蓄:特徵事實與部門分析》等學術著作。
  1. 《中國的跨境資本流動:規模測算、驅動因素與管理策略》,中國金融出版社,2019年1月版
  2. 《失衡與出路:全球國際收支失衡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3. 張明、王碧珺等:《中國海外直接投資的利益保護機制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4. Report of Country-Risk Rating of Overseas Investment from China (2018), Ming Zhang and Bijun Wang et al., China Social Science Press, 2018.
  5. 張明、王碧珺等:《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8)》,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3月版
  6. 張明:《行走的經濟學人》,東方出版社,2017年8月版
  7. A Field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Ming Zhang and Yongzhong Wang et al.,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17.
  8. 張明、王永中等:《海上絲綢之路調研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5月版
  9. 張明:《危機、挑戰與變革——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的風險》,東方出版社,2016年5月版
  10. 張明、王永中等:《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6)》,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版
  11. 王永中、張明、潘圓圓:《中國主權財富投資的理論、問題與對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7月版
  12. 凱文·加拉格、何塞·安東尼奧·奧坎波、張明、余永定主編:《中國資本賬戶開放:一種平衡的方法》,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年7月版
  13. 張明、王永中等:《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6月版
  14. 張明、王永中等著:《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4》,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4月版
  15. 張明、高海紅、劉東民等著:《透視中國影子銀行體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3月版
  16. 高海紅、張明、劉東民、徐奇淵:《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與重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8月版
  17. 張明:《全球危機下的中國變局》,中國金融出版社,2013年4月版
  18. 鐘偉、鄭英、張明:《國家破產:主權債重組機制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版
  19. 管清友、傅勇、程實、張明:《刀鋒上起舞:直面危機的中國經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版
  20. 古川令治、張明、楊傑:《中國企業信用評級系統》,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1. 張明:《全球金融危機與中國國際金融新戰略》,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年7月版
  22. 張明:《覺今是而昨非——張明金融隨筆集》,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年8月版
  23. 張明:《中國的高儲蓄:特徵事實與部門分析》,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年1月版
  24. 張明、鄭聯盛:《華爾街的沒落——透析美國次貸危機與中國經濟走向》,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年1月版
  25. 鐘偉、張明、覃東海:《關注貧困:國際發展融資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26. 古川令治、張明:《資產證券化手冊》,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年8月版

代表論文

在The World Economy、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China & World Economy、《世界經濟》、《金融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等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近期代表論文如下:
  1. Ming Zhang. “China’s Efforts to Contain Renminbi’s Depreciation and the Relating Impacts”, China Economic Journal, 2019, Vol.12, No.1, pp.16-31.
  2. 郭強、張明、劉瑒(2019):“信貸中介鏈條拉長是否會顯著提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金融評論》,第1期,第95-111頁。
  3. 王喆、張明(2018):“金融去槓桿背景下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的風險研究”,《金融監管研究》,第12期,第34-53頁。
  4. 張明(2018):“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國際收支的演變歷程、發展趨勢與政策涵義”,《國際經濟評論》,第6期,第38-51頁。
  5. 劉瑤、張明(2018):“全球經常賬戶失衡的調整:周期性驅動還是結構性驅動”,《國際金融研究》,第8期,第33-43頁。
  6. 劉瑤、張明(2018):“全球經常賬戶再平衡:特徵事實、驅動因素與有效路徑”,《世界經濟研究》,第7期,第3-14頁。
  7. 魏偉、陳驍、張明(2018):“中國金融系統性風險:主要來源、防範路徑與潛在影響”,《國際經濟評論》,第3期,第125-150頁。
  8. 王碧珺、李冉、張明(2018):“成本壓力、吸收能力與技術獲取型OFDI”,《世界經濟》,第4期,第99-123頁。
  9. 李曦晨、張明、朱子陽(2018):“資本流動視角的人民幣國際化:套利還是基本面驅動?”,《世界經濟研究》,第2期,第28-39頁。
  10. Ming Zhang and Bin Zhang. "The Boom and Bust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Perspective from Cross-border Arbitrage", 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 Vol.12, No.2, 2017, forthcoming.
  11. 張明、朱子陽、李曦晨(2017):“資產價格輪動的六大特徵事實——國際比較的視角”,《上海金融》,第9期,第8-15頁。
  12. 王喆、張明、劉士達(2017):“從通道到同業——中國影子銀行的演進歷程、潛在風險與發展方向”,《國際經濟評論》,第4期,第128-148頁。
  13. Yongding Yu, Bin Zhang and Ming Zhang. "Renminbi Exchange Rate: Peg to A Wide Band Currency Basket",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25, No.1, 2017, pp.58-70.
  14. 張明、郭子睿、何帆(2016):“錢荒為什麼會發生?——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影響因素分析”,《國際金融研究》,第12期,第84-93頁。
  15. 高蓓、張明、鄒曉梅(2016):“資產證券化與商業銀行穩定性:影響機制、影響階段與危機衝擊”,《南開經濟研究》,第4期,第17-37頁。
  16. 張明(2016):“中國的資本賬戶開放:行為邏輯與情景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第139-155頁。
  17. 鄒曉梅、張明、高蓓(2015):“資產證券化與商業銀行盈利水平:相關性、影響途徑與危機衝擊”,《世界經濟》,第11期,第144-167頁。
  18. Ming Zhang and Xiaofen Tan. “The Vanishing of China’s Twin Surpluses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23, No.1, 2015, pp.101-120.
  19. 張明、肖立晟(2014):“國際資本流動的驅動因素:新興市場與發達經濟體的比較”,《世界經濟》,第8期,第151-172頁。
  20. 王宇哲、張明(2014):“人民幣升值究竟對中國出口影響幾何”,《金融研究》,第3期。
  21. Miguel Otero-Iglesias and Ming Zhang. “EU-China Collaboration in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Much Ado About Nothing?” The World Economy, Vol.37, No.1, pp.151-168, 2014.
  22. 張明(2013):“全球黃金價格的波動趨勢與影響因素”,《金融評論》,第4期,第33-47頁。
  23. 張明、譚小芬(2013):“中國短期資本流動的主要驅動因素:2000-2012”,《世界經濟》,第11期,第93-116頁。
  24. 張明(2013):“中國影子銀行:界定、成因、風險與對策”,《國際經濟評論》,第3期。
  25. 張明(2012):“全球貨幣互換:現狀、功能及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潛在方向”,《國際經濟評論》,第6期。
  26. 張明、何帆(2012):“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在岸離岸套利現象研究”,《國際金融研究》,第10期。
  27. 張明(2012):“中國投資者是否是美國國債市場上的價格穩定者”,《世界經濟》,第5期。
  28. 張明(2012):“人民幣匯率升值:歷史回顧、動力機制與前景展望”,《金融評論》,第2期。
  29. Ming Zhang. “Chinese Stylized Sterilization: The Cost-sharing Mechanism and Financial Repression”,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20, No.2, 2012, pp.41-58.
  30. 張明(2011):“中國面臨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動:不同方法與口徑的規模測算”,《世界經濟》,第2期。
  31. Sarah Eaton and Ming Zhang (2010). “A Principal-agent Analysis of China’s Sovereign Wealth Fund: Byzantine by Desig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Vol.17, No.3, pp.481 – 506.
  32. 張明(2010):“全球經濟再平衡:美國和中國的角色”,《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
  33. 張明(2010):“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背景、原因、措施及中國的參與”,《國際經濟評論》,第1期。
  34. Ming Zhang (2009). “China’s New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rategy ami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17, No. 5.
  35. 張明、付立春(2009):“次貸危機的擴散傳導機制研究”,《世界經濟》,第8期。
  36. 張明(2009):“次貸危機對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衝擊”,《世界經濟與政治》,第6期。
  37. Ming Zhang and Fan He (2009). “China’s Sovereign Wealth Fund: Weakness and Challenges”,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17, No. 1.
  38. 張明、徐以升(2008):“全口徑測算中國當前的熱錢規模”,《當代亞太》,第4期。
  39. 張明(2008):“境外私募股權基金是如何規避中國政府管制的”,《世界經濟》,第3期。
  40. 張明(2007):“流動性過剩的測量、根源和風險涵義”,《世界經濟》,第11期。
  41. 張明(2007):“全球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
  42. 張明(2007):“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於儲蓄率研究的最新動態”,《世界經濟》,第4期。
  43. 管清友、張明(2006):“國際石油交易的計價貨幣為什麼是美元”,《國際經濟評論》,第4期。
  44. 張明、覃東海(2005):“國際貨幣體系演進的資源流動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

主要獎勵

  1. 在2018年《經濟學家》學者影響力報告(作者群統計人數為2430人,統計期間為2006年至2017年)中,在總被引頻次方面位列國內第14名,在總下載方面位列國內第5名
  2. 著作《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8)》(主持人)被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布中心評選為中國智庫索引(CTTI)2018年度精品成果
  3. 著作《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8)》(主持人)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智庫報告評審委員會評定為2018年度優秀國家智庫報告
  4. 報告“關於實行糧食庫存的對策建議”(與胡冰川合作)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2016年優秀對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一等獎
  5. 報告“英國脫歐對中國在歐投資的影響”(與王碧珺合作)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2017年優秀對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三等獎
  6. 著作《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7)》(主持人)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智庫報告評審委員會評定為2017年度優秀國家智庫報告
  7. 著作《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7》(主持人)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2017年度創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
  8. 論文“亞投行如何獲得AAA評級——基於超主權信用評級方法的分析”(《國際金融研究》,2016年第2期,與高蓓、鄭聯盛合著)入選《世界經濟年鑑2017》“國際金融學2016年十佳中文論文TOP10”
  9. 論文“全球經常賬戶再平衡:特徵事實與驅動因素”(與劉瑤合著)獲得2017年新興經濟體論壇徵文三等獎
  10. 《金融市場研究》五周年十佳優秀青年作者(2017年)
  11. 作品“如何協調當前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入選《債券》雜誌2016年度十佳文章
  12. 著作《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6》(主持人)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2016年度創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
  13. 著作《危機、挑戰與變革:中國經濟未來10年的風險》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2016年度優秀著作
  14. 著作《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6)》(主持人)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智庫報告評審委員會評定為2016年度優秀國家智庫報告
  15.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中心優秀教師獎(2015-2016學年)
  16. 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
  17. 論文“國際資本流動的驅動因素:新興市場與發達經濟體的比較”(《世界經濟》,2014年第8期)入選《世界經濟年鑑》2015卷“國際投資學2014年最佳中文論文TOP10”
  18. 報告“近期我國資本外流的狀況、風險與對策”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2015年優秀對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三等獎
  19. 論文“中國投資者是否是美國國債市場上的價格穩定者”(發表於《世界經濟》2012年第5期)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2015年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20.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中心優秀教師獎(2014-2015學年)
  21. 課題“新疆沿邊經濟帶開發開放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2014年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22. 課題“人民幣國際化戰略與實施路徑研究”(主要完成人)獲得國家發改委2014年度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國家發改委巨觀經濟研究院2014年度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
  23. 著作《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報告2014》(第一作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4月版)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2014年度創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
  24. 2014年度基業長青十大品牌老師
  25. 入選新京報“中國青年經濟學人”(2014年)
  26. 報告“美聯儲可能提前退出量化寬鬆對我產生的影響及應對之策”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2013年優秀對策信息(情況類)三等獎
  27.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中心優秀教師獎(2013-2014學年)
  28. 著作《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與重建》(第二作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8月版)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2013年度創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
  29. 入選中國金融博物館“第二屆中國青年金融學者”(2013年)
  30. 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畫(萬人計畫,2012年)
  31. 報告“應重視跛足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年優秀對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三等獎
  32.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中心優秀畢業論文指導獎(2012年)
  33. 報告“本輪短期國際資本流出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2010年優秀對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三等獎
  34.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中心首屆優秀教師獎(2010-2011學年)
  35. 入選Global Economic Symposium (GES)2011年度Global Economic Fellows
  36. 報告“國際金融危機的發展趨勢”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2009年優秀對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三等獎
  37. 報告“我宜推動建立替代賬戶應對美元貶值風險”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2009年優秀對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三等獎
  38. 獲得福特基金會2010-2011財年“個人長期出國進修項目”資助(2010年5月)
  39. 論文“次貸危機的擴散傳導機制研究”獲得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2009年優秀論文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