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祥(第四野戰軍戰鬥英雄)

張文祥,(?-1946.2)蘇北人,1939年8月加入八路軍115師東進支隊,參加了谷亭、玉皇廟、兌頭溝、小崗、半莊、沐陽劉鳳莊戰鬥等戰鬥。1945年9月3日,奉命駐守秀水河子地區。1946年,在北山戰鬥中英勇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文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蘇北人
  • 逝世日期:1946年2月
  • 職業:東北民主聯軍1縱1師2團8連連長
  • 主要成就:英雄連長
英雄連長張文祥(38軍112師334團)
張文祥是東北民主聯軍l縱1師2團8連連長。早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就是戰鬥英雄。1946年2月,在彰武、法庫間的秀水河子戰役中,他帶傷指揮戰鬥,不幸犧牲了。8月,部隊在阿城召開群英會,一致推舉張文祥烈士為戰鬥英雄,並命名8連為“張文祥連”。從此,張文祥的名字永遠載入了這個部隊的光榮史冊。
張文祥是蘇北人,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打日本鬼子,他參加了國民黨軍隊。1939年8月,他因為對國民黨軍隊的腐敗感到厭惡,便帶領全班11人開了小差,投奔八路軍115師東進支隊,成為一名光榮的抗日戰士。
張文祥參加八路軍後,思想進步很快,作戰非常勇敢。在谷亭、玉皇廟、兌頭溝、小崗、半莊等戰鬥中,他猛打猛衝,敢於刺刀見紅,多次負傷不下火線。玉皇廟戰鬥,他負傷昏死過去,是民眾把他抬下來的;兌頭溝戰鬥,他被日軍刺破肚皮,還堅持搏鬥,終因體力不支被鬼子兵壓倒在地,是李排長一槍結果敵人才救了他的命;半莊戰鬥,他隻身衝上炮樓,連續消滅十幾個敵人,自己腰部中了十幾塊彈片,但他滿不在乎,直到全部消滅敵人,才去治傷。在這以後的華岩寺、金堂、陳莊等戰鬥中,他都掛過花,這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根本不當做一回事,治好了照樣參加戰鬥。因為他表現的勇敢頑強,參軍不久,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被提升為班長。
1942年3月,在沐陽劉鳳莊戰鬥中,敵人增援部隊把 3 連打散了。副連長犧牲,部隊損失很大。機槍班、張文祥班都被敵人包圍,形勢很是危急,張文祥帶領全班戰士奮勇衝殺,掩護機槍班沖了出去,然後,他和張寶田又掩護全班突圍。全班突圍之後,他又掩護張寶田衝出重圍。這時,陣地上只剩他一個人,敵人從四面八方沖了過來,要抓活的。張文祥臨危不懼,急忙甩出幾顆手榴彈,利用瞬息煙塵,衝出敵群。不料,被一個敵人抓住了左臂,他用力一掙,扯斷了袖子,繼續往前跑。敵人緊追不捨,用機槍追著他的背影打。張文祥踉踉蹌蹌,終於跑回自己的部隊。這時,他才發現自己負了傷,從後脖頸上拔下一顆子彈,從背部和臀部又拔出兩顆,還有一顆子彈深深地嵌在肉里,是軍醫給動了手術才拿出來的。大家知道這件事後,都佩服張文祥勇敢,後來連敵人都知道張文祥厲害。
此後不久,在杜圩子進攻戰鬥中,他們 5 班擔任佯攻。戰鬥打響後,他們班變成了主攻,一直戰鬥在最前面,首先沖入了圩子。敵人逐屋抵抗,在爭奪一個房屋時,他緊貼著牆根向屋內投彈。突然,他發現兩腿中間捅出一支槍來。他兩腿一叉,繼續向屋裡投彈。仗越打越激烈,他早就忘記兩腿中間還有槍,兩腿一併,剛想起步,就挨了一槍。這次傷得很重,打碎了骨頭,休養了一年才出院。傷雖然好了,腿卻落下了殘疾,行動很不方便。醫生曾 3 次給他辦殘疾證,張文祥不承認是殘廢,說啥也不要,傷好就回部隊繼續參加戰鬥。由於他各方面表現突出,很快被提升為副排長、排長、副連長。 1944 年,山東濱海軍區召開群英大會,共選出 17 名戰鬥英雄,張文祥是其中突出的一個。
1945年9月3日,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蔣介石積極運兵東北,蓄意發動內戰。115師萬毅部奉命於10月急速奔赴東北,保衛人民勝利果實。到達東北以後該部被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張文祥所在的 1 師奉命駐守秀水河子地區。
1946年2月11日,國民黨13軍95師266團全部及265團一個營配屬山炮營、運輸連等在秀水河子會合。他們自恃有遠征緬甸的桂冠和全部美械裝備,非常傲慢地進占了秀水河子,準備攻擊民主聯軍總指揮部駐地法庫。
秀水河子位於彰武、法庫之間的公路上,北山和西山是制高點。北山離秀水河子 8 里,敵設重兵布防,是我軍必須首先拿下的據點。總部命令 1 師 7 旅於 12 日上午完成對秀水河子的包圍。 13 日 17 時 20 分,我軍發起肅清敵外圍的戰鬥。一陣炮火過後,我 2 團立即向北山發起攻擊。張文祥連長率領 8 連戰士風馳電掣地沖了上去。敵人還未反應過來, 8 連就占領了北山高地。敵人清楚北山的重要性,全力組織反衝鋒,把 8 連擠在 30多米長的一塊坡地上。這時,張文祥已多處負傷。為了抓緊戰機,他拒絕包紮,鼓勵戰士們說:“我們 8 連沒有攻不下的陣地,同志們跟我沖!把敵人壓下去!”他突然奮起向敵人機槍衝去。他飛起一腳,踢倒了敵機槍射手,抓起發紅的機槍和敵人爭奪起來。部隊趁此機會,奪回了北山,敵人被全部趕了下去。然而,就是在這勝利的瞬間,張文祥同志卻連中數彈,和同志們永別了!時年27歲。
北山戰鬥保證了秀水河子戰役的順利進行。14日拂曉前,經過激烈的巷戰和逐屋爭奪,終於全殲了敵人,俘敵副團長以下900多人,繳獲各種炮38門、機槍百餘挺。秀水河子戰役的勝利,打破了美式裝備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我軍士氣。張文祥烈士的歷史貢獻是永遠不可磨滅的。
(原載《東北解放戰爭烈士傳》轉載時有刪節)
(趙 犁 編輯)
英雄活著
——追念戰友張文祥
(作者 白刃)
張文祥
英雄死了,
不!
英雄活著!
秋末的一個黃昏,山東馬耳山區的一間草屋裡。
門口出現一個短小身材,臉孔瘦削,有些麻點,眼睛不大,二十二三歲的同志,他敬一個禮走進來。
“這是一排副張文祥同志。”
“這是新來的副指導員。”
連長介紹著,我和張文祥握緊了手。
過去,我就聽說張文祥一些英雄的故事,可是一直沒見過面。我腦子裡以為這位英雄,總是一位身材魁偉的出眾人物。一見面,才覺到過去的猜想錯了。
開始我們還客氣的談著,慢慢地就無拘束的談了許多事。
後來我問他:“常看報嗎?”
“不常看。”他有點不好意思。
“你識多少字?”
他滿臉通紅,但爽直地說:“認不到五十個字,學一個忘一個,同志們都叫我做不愛學習的老祖宗。”
可是打起仗來,沒有不誇獎他的。他是全團有名的“夜老虎”。在夜間作戰,他比老虎還厲害,一次一次,由於他的勇敢善戰,對勝利起了很大作用。
他的身上就是一本功勞簿,從頭上到腳下,大大小小總共有四十多處傷疤,每個傷疤都記載著英雄的故事。
醫生給他的殘廢證,前後有三張,但他仍留在前方工作。
現在,人民解放戰爭正在勝利進行的時候。張文祥同志是犧牲了。英雄雖死,英雄的事業卻將永遠留在人間。我在這裡寫下英雄的故事,讓新社會的兒女們知道新社會的幸福之花,是無數英雄用熱血培養大的。
走上英雄的路
張文祥原在國民黨隊伍里當兵,到一九三九年八月,他帶了一個班開小差,帶了四支匣子,四支手提式,找到了八路軍,才算找到了家。
到八路軍以後,他當了代理副班長。
星期日,他從營部開會回來,班裡的戰士們,都擦好了槍,他那支槍,還是那樣髒的站在槍架上。他當時心裡很不高興,他想:“我當個下士副班長,連槍都沒有人給擦。”
黨教育了他,他慢慢的懂了革命道理,慢慢撇掉舊軍隊的習氣。
谷亭戰鬥以後,他參加了共產黨。他走上了英雄的路。
第一個漂亮仗
張文祥到了八路軍,就參加了谷亭戰鬥。在夜間,他帶著投彈組,走在最前面。
因為性急,光想打好仗,走的太快了。在和敵人接觸以前,和隊伍失掉聯繫,前面的敵人已經發覺我們,兩邊打上了。
“奶奶的,沖呀!”他帶著五個戰士衝上去。
直到把外面的少數偽軍的槍繳了,後面的隊伍才趕上,馬上包圍了第二道圩子。
第二天大白天,他又帶了五個人,在火力掩護下,一次一次的衝鋒。最後跟他的五個人,一個犧牲,四個掛花,他才退下來。
晚上,他當了突擊班長,在猛衝的時候,他第一次掛花。
肉搏
魯南兌頭溝戰鬥,是八路軍東進支隊一個得意的戰鬥。
在這個戰鬥中,張文祥是一個重要的角色。
日本鬼子的運輸隊,運了大批的彈藥和過年用的食品,在兌頭溝,中了我們的埋伏。
白天,五班和四十多個鬼子在莊裡拚刺刀,張文祥帶了四班,打了鬼子的屁股,迫著鬼子撤退。
晚上,鬼子守住小嶺。我們隊伍乘著冬夜的月光,去接受這些過年的禮物。
鬼子拚命的攔著我們,隊伍沖了五次沒衝上。張文祥氣極了,他帶了七個人,都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沖了上去。一陣炸彈爆炸,鬼子退到一列列牛車後面。
戰士們一天沒吃飯,占了前哨陣地,把敵人煮好的大米飯和罐頭,飽吃了一頓。
吃飽了更有勁,一鼓勁向牛車後的敵人撲過去!
一場拚刺刀的混戰。鬼子死的死傷的傷,亂七八糟的喊叫。
張文祥和一個鬼子拚刺刀,鬼子一刀掠在他肚皮上,他跌倒了,鬼子乘勢把他按在地上。
幸虧李排長跑過來,一槍把鬼子打死。
奪炮樓
剛從醫院回來,隊伍打半莊,他又是投彈組長。
上午,攻擊的時候,排長犧牲了。張文祥摘下排長的槍,冒著敵人的炸彈,往炮樓上爬。剛爬到半梯上,炮樓上槍眼裡伸出一雙手,打了匣子槍,張文祥從梯子上掉了下來。
定一下神,沒有負傷,只是胸部難受,咳嗽一下,吐出一口血,舊傷口有些疼。
指導員在我們陣地上喊他下來,他口裡罵著:“奶奶的,打不死非爬上去不可。”
一會,我們機槍又射擊了,張文祥爬上炮樓上層,從槍眼塞進一袋手榴彈,四個手榴彈同時響了,他迅速的衝進炮樓。六個敵人躺著不動,丟下一挺捷克式輕機槍和四支步槍。
後面戰士也上來了。用同樣的辦法,拿一袋手榴彈向下一層樓丟下去,底下的敵人被炸的亂喊亂叫。
突然從下面扔上一個手榴彈,張文祥的腰部中了十幾塊碎片。
“條半腿”也是光榮的
花岩寺、金堂、陳莊三次戰鬥,張文祥又掛了三次花。
本來打杜圩子是四班主攻,五班佯攻,但張文祥卻帶著五班先衝進圩子。
敵人從夢中驚醒,據著房子頑抗。
張文祥貼著牆,往裡打炸彈。在兩腿當央,就是一個敵人的槍眼。開始他還注意,把兩足分開。後來手榴彈打多了,他忘了,兩腿一合,一顆子彈穿進他的小腿,當時碎骨就和血一塊流出來。
這次傷,他整整的休養了一年,真把他急壞了。
俏皮的同志,送他一個外號:“條半腿”。
“條半腿也是光榮的呵!”張文祥高興的回答。
五顆打在皮上的子彈
一九四二年三月,沭陽劉鳳莊戰鬥。
增援的敵人,把三連打散,張文祥這個班和機槍班,被敵人包圍著。張文祥掩護機槍班突圍,又掩護戰士們突圍。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
偽軍們四方八面圍過來,喊著:“捉活的!”
張文祥選著敵人薄弱的地方,邊打邊沖。一個敵人追上來,一把抓住他的左臂。他使勁一掙,袖子裂了,他又跑了。
“奶奶的,這回倒霉,跑不脫了。”他從兜里摸出黨的介紹信,吞下肚子裡。
另一個偽軍追上來了,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張文祥想:“共產黨員死也不能當俘虜!”他從槍口拔下刺刀,那偽軍一驚,張文祥又跑了。
後面追來一個端機槍的,照著張文祥打了一梭子。張文祥覺的脖子上、背上、屁股上,都像叫石子擊中一樣疼,但他終於跑下來了。
休息的時候,他像拔釘子似的,從後脖子、背上、屁股上,拔出三個子彈頭,排長給他拔出一個。有一個打進肉里,經醫生取出來。
勇敢的泉源
以後又經過許多戰鬥。
一天我坐在房子裡,張文祥進來,和我談起戰鬥的教訓。他說:
“想起為民族解放,為黨的革命事業,就覺得渾身都是勇氣。”
他沉思了一下,又說:
“很奇怪,想起黨,想起人類解放,常常覺得死了一點也不害怕。要是革命能成功,一個人死了真算不了什麼。”
我默默的想:“這就是他勇敢的泉源!”
江師長的結語
昨天下午,我會見了江擁輝同志。他是從前我們的營長,現在是我們一個主力師的師長。
三年多不見了,他還是那樣年輕活潑和熱情,只是有時額上出現幾道皺紋,這是兩年來自衛戰爭,艱苦奮戰,由防禦轉入進攻給他留下的記錄。
談起張文祥,江師長說:
“挺進東北的時候,他在二連當副連長。他是有名的‘條半腿’,走了幾千里路,他不但不掉隊,反而常常幫助掉隊的同志背步槍,背機槍。給掉隊同志很大感動。休息的時候,他常常親自指揮戰士們唱歌。
“到東北以後,為著培養三營的戰鬥力,把他調到八連當連長。
“前年二月,打秀水河子的時候,張文祥這個連奉命搶秀水河子北嶺,這個嶺的得失,對整個戰鬥的成敗,有很大的關係。
“敵人用猛烈的炮火,向他們轟擊,向他們作了八次的衝鋒,一次一次都被八連打垮了。在第八次反衝鋒的時候,張文祥同志犧牲了!
“八連固守了北嶺陣地,保證了配合兄弟部隊在東北打了第一次的殲滅戰,殲滅了蔣匪十三軍精銳部隊三千多人。
“為著紀念張文祥同志,把八連命名為‘張文祥連’,就是現在在報上常見的‘全面模範連’。”
一九四八年春於哈爾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