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喬遠

張喬遠

張喬遠,字穉孝,福建晉江人。生於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父何炯,是泉州著名學者,著有《清源文獻》。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喬遠
  • 字號:字穉孝
  • 出生地:福建晉江人
  • 出生時間:生於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 主要作品:《清源文獻》
  • 主要成就:《清源文獻》。
  • 籍貫:福建晉江
  • 性別:男
簡介,作品,

簡介

張喬遠自幼穎異不凡,8歲時,其父以“乍雨乍晴天未定”為上聯,命屬對,張喬遠即以“有麟有鳳國將興”答之。萬曆十四年(1586年),中進士,選授刑部雲南司主事,擢禮部精膳司員外郎,升儀制司郎中。其時,神宗欲封皇長子為王,張喬遠上疏力爭。同官陳泰來等因言事被謫,張喬遠又抗疏救之。
萬曆二十年(1592年),日本軍隊進攻朝鮮,陷其王京。次年,提督李如松率兵援朝,先勝後敗,形勢緊急。兵部尚書石星懦弱無能,反為日本請封貢,使日本侵略氣焰更熾。朝鮮使臣金晬進京泣訴:李如松等貽誤戰機,致使朝鮮軍民萬餘人死於戰禍。何喬遠據實上疏,指摘兵部失策;又疏陳歷朝馭倭策略,主張出兵保護朝鮮,制止日本侵略,以伸正義。神宗頗為動心。終因石星堅持退讓,張喬遠主張未被採納。後來,事態發展證明對日妥協失策,石星被逮,死於獄中。朝野人士都佩服張喬遠的遠見和膽識。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張喬遠屬吏寫冊封文本,漏了銜名,何喬遠因坐“奏牘不恭”罪,被貶為廣西布政司經歷。次年,其妻溫氏病故,乃請假回籍治喪,從此絕意仕途,家居20多年。張喬遠回籍後,與郡守程朝京、竇子偁結為知交,但從不為私事請託,對於地方政事興革屢有好建議。曾敦請官方支持重修一峰書院,又請宿儒鄭孩如、唐見梅等來書院講學;另在鏡山下購置農舍數間,創立“休山書院”。萬曆四十年(1612年)起,致力於地方文獻著述,開始纂《閩書》。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書成,共154卷。
張喬遠居鄉,聲望日隆。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其門生林欲楫到京,進謁大學士葉向高。問及張喬遠為人,林欲楫道:“何師不講道學,乃真道學。生平得力惟自誓、寡過,不求人知。”葉向高贊曰:“粹然君子也。”當時,有不少人舉薦何喬遠,都被弄權的宦官所阻。
崇禎四年(1631年),張喬遠病卒,思宗賜祭葬,並贈工部尚書。

作品

張喬遠一生著述甚豐,除《閩書》外,還有《名山藏》、《武榮全集》、《皇明文征》等書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