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周村

張周村

張周村隸屬於呂合鎮,屬於壩區、位於呂合鎮 南邊,距離村委會0.50 公里,距離鎮政府8.00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0.52平方公里,海拔,845.00米,年平均氣溫15.20 ℃,年降水量8,500.00毫米,適宜種植林果等農作物。有耕地656.00畝,其中人均耕地1.17畝;有林地111.00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44戶,有鄉村人口561人,其中農業人口561人,勞動力39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0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10.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250 元。該村不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周村
  • 電話區號:0878
  • 郵政區碼:675009
  • 地理位置:呂合鎮 南邊
  • 人口:561人
  • 平均氣溫:15.20 ℃
村落簡介,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落簡介

雙柳街張周村位於長江以南,陽楓公路以北,東距雙柳街道辦事處6公里,交通暢達,國土面積2、7平方公里,耕地3000畝,水面150畝,張周村有5個自然灣。 人口現狀: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380戶1500人,外出務工180人,空巢老人20人,留守兒童14人,建卡貧困戶48戶50人,其中農村低保戶42戶43人,五保戶3人。
村級組織:村黨支部班子成員3人,黨員53人,其中入黨積極分子2人,60歲以上老黨員24人,35歲以下年輕黨員10人。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3人,村民代表28人,團支部、婦聯、民兵聯等群團組織負責人11人。
產業發展:現有蔬菜種植2850畝,精養魚池150畝,2012年人均收入0.9萬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56.00畝(其中:田592.86畝,地63.14畝),人均耕地1.1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11.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1.5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40戶通自來水,有8戶飲用井水,有3戶還存在水質未達標有143戶通電,有1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31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4戶。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00公里。拖拉機6輛,機車5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11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92.86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65.8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1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3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0.9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0.06萬元,占總收入的50.39%;畜牧業收入42.03萬元,占總收入的20%;漁業收入0.45萬元,占總收入的0.3%;第二、三產業收入68.4萬元,占總收入的31%。農民人均純收入221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玉米,主要銷售往本市。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鴕鳥、蓮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鴕鳥、茶葉產業。擁有企業1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44戶,共鄉村人口561人,其中男性282人,女性279人。其中農業人口558人,勞動力407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6人,占人口總數的0.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14人,參合率91%;享受低保2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8公里。沒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戶。

文化教育

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8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8人,其中小學生42人,中學生26人。

村務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4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51.1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2個,黨員總數14人,黨員其中男黨員10人,女黨員4人。該村設有團支部2個,團員32人。

發展重點

存在問題:基礎設施薄弱。發展方向:大力發展養殖業、加工業、種植業等,改善村組道路,加強能源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