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原浙江省輕工業廳副廳長)

張光,原名陳未冬,化名張春松,諸暨陳宅巽溪人。1924年在諸暨縣中區國小讀書時,深受級任老師、早期中共黨員何赤華的影響。1930年,畢業於省立第五師範訓練班。抗日戰爭爆發後,奔赴陝北抗大學習。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光
  • 別名:張春松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諸暨陳宅巽溪人
  • 職業:原浙江省輕工業廳副廳長
  • 畢業院校:省立第五師範訓練班
  • 原名:陳未冬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張光,原名陳未冬,化名張春松,諸暨陳宅巽溪人。1924年在諸暨縣中區國小讀書時,深受級任老師、早期中共黨員何赤華的影響。1930年,畢業於省立第五師範訓練班。抗日戰爭爆發後,奔赴陝北抗大學習。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大畢業後,回到諸暨工作。在家鄉利用村中國小校舍,發動民眾創辦民眾夜校、婦女識字班,進行抗日宣傳活動。12月初,與中共諸暨縣委接上關係,並以巽溪村為中心,積極發展黨組織。到1939年夏,璜山區有20多個村建立了支部,有黨員百餘人。1939年3月,當選為中共諸暨縣委委員,負責組織工作,兼任中共楓橋區委書記。6月至9月,任代理縣委書記。9月,任中共諸暨縣中心縣委(轄諸暨、蕭山、紹興縣工委)書記。期間,積極發展黨員,開展抗日救亡工作。1940年6月,國民黨浙江省當局解散政工隊後,及時將政工隊中的共產黨員及骨幹作妥然部署,安排已暴露身份且遭通緝的人員先後撤走。對縣委的人事也作了變動,以保存力量。

人物經歷

1941年3月,張光調任中共餘姚縣特派員。7月,與黨領導的淞滬抗日游擊隊五支隊取得聯繫,大量動員地方黨員和進步人士參加部隊,建立了通訊聯絡站、辦事處等機構。1942年夏,浙東抗日游擊根據地創建,他任中共三北地委委員兼組織部長,併兼中共余(姚)上(虞)縣委書記、辦事處主任。1944年4月,辦事處改為餘姚縣政府,任縣長。期間,領導虞北人民,高舉抗日鬥爭旗幟,以各種形式打擊日偽頑軍,建立了虞北抗日根據地。
1945年10月,張光隨軍北撤至蘇北漣水,任華東野戰軍一縱隊組織部組織科長。1946年夏,調任三師政治部組織科長。1948年夏,任先遣縱隊一支隊政治處幹事。1949年5月,隨軍南下解放杭州,任中共浙江省委組織部組織科長、省委秘書處處長等職。1952年初,任浙江鐵工廠黨委副書記。1955年,任省工業廳副廳長。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1960年摘帽後,先後任杭州制氧廠、杭州汽輪機廠副廠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徹底平反。1983年,從省輕工業廳副廳長上任離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