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綜合保稅區

廣西北海綜合保稅區

北海綜合保稅區前身為北海出口加工區。2018年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廣西北海出口加工區整合最佳化為北海綜合保稅區。 2019年1月9日,海關總署印發《關於同意北海綜合保稅區驗收結果的批覆》,這標誌著北海綜合保稅區通過海關總署驗收,並正式開關運作。

建設歷程,園區概況,

建設歷程

2018年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廣西北海出口加工區整合最佳化為北海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2.28平方公里。
2018年11月8日,北海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聯合預驗收小組的驗收。
2019年1月,海關總署印發《關於同意北海綜合保稅區驗收結果的批覆》,標誌著北海綜合保稅區正式通過海關總署驗收。

園區概況

北海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為2.28平方公里,共分為兩個區塊。A區規劃面積為1.14平方公里,位於北海市區西側,緊靠北海港,距離北海站5公里,距離高速公路入口17公里,距離北海機場約20公里; B區規劃面積1.14平方公里,位於北海市鐵山港區,距鐵山港僅3公里,緊靠玉鐵高速公路,距福成機場30公里。
北海綜合保稅區具備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的功能優勢和“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同時具備“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口岸”三大功能和“產品研發、加工製造、商品展示、售後維修服務、倉儲物流和分銷配送、國際中轉與對外貿易”八項業務功能;同時享有北海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全球入境維修/再製造示範區、廣西CEPA先行先試示範基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等疊加的優惠政策和國家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優惠政策、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優惠政策、廣西優惠政策、北海市優惠政策等多重優惠政策,政策優勢明顯。
未來,北海綜合保稅區將發揮稟賦資源,依託毗鄰港口,坐擁高鐵、高速、機場等立體交通的優勢,加強陸港空聯動,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堅持高標準招商、高水平管理、高效率運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創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充分發揮出口加工、轉口貿易、保稅倉儲等功能,大力發展國際中轉、配送、採購、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檢測維修等業務,努力把北海綜合保稅區打造成為北海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承接產業轉移的新戰場、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先行區、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的示範區;同時,以創新驅動新發展,推動北海綜合保稅區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加工製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拔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等“五大中心”,大力培育新動能,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
北海綜合保稅區具備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的功能優勢和“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同時具備“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口岸”三大功能和“產品研發、加工製造、商品展示、售後維修服務、倉儲物流和分銷配送、國際中轉與對外貿易”八項業務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