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玉蘭樹

廣玉蘭樹

廣玉蘭樹,學名為Magnolia grandiflora L,為木蘭科、木蘭屬常綠喬木,又稱洋玉蘭、荷花玉蘭。葉革質,葉長10~20cm;花大如荷,呈現白色或淺黃色,芳香馥郁,花通常6瓣,直徑20-30cm,花期5-7月;種子外皮紅色,9~10月果熟。廣玉蘭還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病蟲害少,是淨化空氣、保護環境的優良環保樹種。廣玉蘭葉及花中含有揮髮油、木蘭花鹼等多種化學成分,可治療嘔吐、腹瀉、高血壓、偏頭疼等,在醫藥方面的套用已有報導。其原產北美東南部;蘇南一帶常見栽培;我國長江以南各省也有栽培。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繁殖,移栽,管理養護,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40米。樹皮灰褐色;幼枝密生絨毛,後變灰褐色。葉厚,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14-20厘米,寬4-9厘米,背面有銹色短絨毛;葉柄長約2厘米,嫩時有淡黃色絨毛。花白色,荷花狀,直徑15—20厘米,芳香;花柄密生淡黃色絨毛;花被片9—13,倒卵形,長7-8厘米;心皮密生長絨毛。聚合果圓柱形,長6—8厘米,有銹色絨毛;蓇葖果卵圓形,紫褐色,頂端有外彎的喙。花期6月。

生長環境

廣玉蘭生長喜光,而幼時稍耐陰。喜溫濕氣候,有一定抗寒能力。適生於乾燥、肥沃、濕潤與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鹼性土種植易發生黃化,忌積水、排水不良。對煙塵及二氧化碳氣體有較強抗性,病蟲害少。根系深廣,抗風力強。特別是播種苗樹幹挺拔,樹勢雄偉,適應性強。

分布範圍

原產北美東南部,現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大城市均有栽培。

主要價值

廣玉蘭樹姿端正,樹形優美,花大清香,是優良環保的庭院樹,適合廠礦綠化,其花含芳香油和木蘭花鹼,可制鮮花浸膏,其葉可供藥用,治高血壓。
廣玉蘭因四季常青,抗性較強,樹姿優雅,受園林行業青睞;現廣泛套用於園林建設中,常作草坪、庭園、公園、行道等樹種;其套用方式,主要有:孤植、列植,也可群植。廣玉蘭用於道路綠化時,常與彩葉樹種配植,這樣能產顯著的色相對比,使街景的色彩豐富、鮮艷;而套用於綠化帶時,常將廣玉蘭與紅葉李間植,且配以桂花、海桐球等,極具觀賞效果。
廣玉蘭育苗常用嫁接和播種育來繁殖;其嫁接育苗,常用木蘭(木筆、辛夷)作砧木;而木蘭砧木常用扦插繁殖法育苗,在其乾徑達0.5cm左右即可作砧木用。

繁殖

①播種:因種子易失去發芽力,10月採種後應立即播種,若春播則應濕沙層積貯藏,以免種子油質揮發而影響發芽率,春季3月播種,5月出苗,幼苗生長緩慢,播種宜稍密。播後遮蔭保濕,冬季防寒,第二年即可移栽,培育大苗。
②嫁接:可用白玉蘭紫玉蘭等作砧木。春季進行枝接或根接,秋季進行切接,成活率很高,也可以在春季進行靠接。

移栽

春季後15天左右栽植的大苗廣玉蘭,成活率明顯高於其它時期所栽植的;因此時,廣玉蘭正處於休眠的後期,體內代謝較緩慢,而移栽後,氣溫逐漸回升,代謝加快,有利廣玉蘭髮根,加之此時雨水較多,濕度也高,有利移栽後的廣玉蘭大苗恢復生長,其成活率明顯的高。而經黃泥漿裹根後再栽植的裹根廣玉蘭,因黃泥漿裹根後,使根系一泥漿一土壤結合成一整體,使裹根廣玉蘭大苗得以快速恢復對水肥的吸收,故能提高廣玉蘭大苗的成活。而生根寶液有效成分含NAA(萘乙酸),能使廣玉蘭體內酶的活性加快,促使不定根原基分生組織進行細胞分化,加速受傷根系的恢復,加速生根,故也有效提高廣玉蘭裸根大苗的成活率。
綜上所述,大苗廣玉蘭在春季後15天左右,即休眠後期移栽效果較為理想而裸根廣玉蘭大苗在此時移栽時,用黃泥漿裹根,留1/4葉,結合用生根誘導劑,能有效保障裸根大苗廣玉蘭的成活。

管理養護

南方多地栽,北方多盆栽。盆栽植株“霜降”前入溫室,注意通風見光,不宜多澆水,盆土含水且保持40一60%為宜。室溫保持3℃以上即可越冬。每半月葉面噴水一次鄉沖洗塵土。“清明”以後出房,放在向陽背風處,每周施1~2次肥水,夏季每天澆1次水,每周施2次肥水。高溫天氣要注意葉面灑水降溫。2~3年換一次盆,地栽植株可參照盆栽水肥管理,並注意鬆土除草,冬季防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