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河經濟開發區

廣河經濟開發區

甘肅廣河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臨夏州委、州政府批准的首批民族經濟示範區之一,1994年(甘肅省經貿委,甘鄉鎮科字[1994]305號)檔案《關於同意設立廣河縣三甲集民族經濟開發區的批覆》被命名為甘肅省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1996年(農業部,農企發[1996]15號)檔案《關於同意設立廣河縣民族經濟開發區的批覆》被命名為部級經濟開發區,2006年(甘肅省人民政府,甘政函[2006]58號)檔案《關於同意核定甘肅廣河經濟開發區的批覆》被審定為34家省級經濟開發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廣河經濟開發區
  • 面積:150公頃
  • 原名:廣河縣民族經濟開發區
  • 成立時間:1992年
基本情況,產業重點,發展現狀,環境條件現狀,管理服務,

基本情況

甘肅廣河經濟開發區(原名稱為廣河縣民族經濟開發區)於1996年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部級鄉鎮企業工業示範區,2005年全國開發區清理審核後,甘肅省政府於2006年8月批覆為省級開發區,並更名為甘肅廣河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位於臨夏州廣河縣東部洮河與廣通河交匯處,距省會蘭州75公里,蘭郎公路橫穿而過,近臨蘭臨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極為明顯。區內平均海撥1953米,年平均氣溫6.5℃—7.0℃,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園區規劃面積150公頃,建成面積101.28公頃。區內建有13000千伏變電所一座,110千伏輸電工程已投入使用,電力供應充足,現供應電壓等級為3.5KV、10KV、220/380V的電力,能滿足各種電力需要。園區內兩條寬30米,長1589米的貫穿南北和東西的道路全部硬化,移動、聯通、固定電話和寬頻網路等通訊設施齊全,有線電視覆蓋全區。給排水管道暢通,基礎設施完善,達到了“六通一平”標準。園區按長遠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的原則,編制了《甘肅省廣河縣臨園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分三個小區,按三期進行建設,在開發建設中,項目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同步進行,確保投資商生產、生活的順利進行。

產業重點

甘肅廣河經濟開發區的開發建設工作緊緊圍繞臨夏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打民族牌、走民營路、謀富民策”的“三民”戰略和廣河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民營經濟強縣,種養勞加富民”的總體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大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基礎設施建設先後累計完成投資13060萬元,招商引資工作進展較大,2004—2005年,引進項目六個,共引進資金16500萬元。園區內企業以皮革毛紡、建材、清真食品、塑膠製品為主導,主要工業產品有洗淨毛、成品革、建材、農用薄膜、清真食品、金屬製品等,企業種類增多,產品結構呈現多元化趨勢,逐步形成了以工業為主,飲食和商貿服務業為兩翼的特色園區雛形。2005年底,園區內共有各類企業131家,從業人員2235人,國民生產總值30025萬元,完成工業總產值28950萬元,工業增加值8685萬元,實現利潤1737萬元,上繳稅金356萬元。

發展現狀

2010年建企業完成投資1.4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5億元,工業增加值1.4億元,實現稅收1500萬元,占全縣民營經濟總產值的25.9%,占全縣民營經濟增加值的28.6%,占全縣財政收入的21%。
近年來,先後累計投資1.5億元,完成了園區通河路、三園路、臨排路等道路、電力、通訊、供排水、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2009年省發改委下達專項資金300萬元,縣上配套226萬元修建了東濱河路(1200米)和廣臨路(495米)。投資350萬元架設10KV線路5公里。投資395萬元修建的開發區服務中心,已投入使用。為了開發區長足的發展,解決建設用地不足的問題,籌資2280萬元,儲備了380畝的建設用地,增強了發展後勁。2010年投資1700萬元的中國三甲集茶城和投資5131萬元的三甲集物流中心已開工建設,在建企業完成投資1.4億元,其中,宏良皮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4000萬元,齊家坪電站投資6000萬元,新民灘電站二期擴容項目投資4000萬元。
截止2010年底,開發區共有各類企業29家,從業人員1745人。重點企業為(1)甘肅宏良皮業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1000萬元,所屬行業為皮革,項目總投資8200萬元,現已投產,主要產品為綿羊服裝革、黃牛打蠟革、氂牛包箱革等皮革製品,年產60萬標張成品革。(2)廣河縣雪峰馬鈴薯製品有限公司:註冊資金2500萬元,所屬行業為農副產品,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現已投產,主要產品為馬鈴薯精澱粉,年加工澱粉1600噸。(3)齊家坪電站:註冊資金15000萬元,所屬行業為水電能源,項目總投資21000萬元,已完成工程量的95%,主要產品為水能發電,年發電量1億千瓦。(4)新民灘電站:註冊資金10000萬元,所屬行業為水電能源,項目總投資11050萬元,已完成工程量的80%,主要產品為水能發電,年發電量1.26萬千瓦。(5)甘肅省廣河三佳塑膠廠:註冊資金900萬元,所屬行業為農業服務業,項目總投資788萬元,現已投產,主要產品為塑膠地膜、聚乙稀水管。(6)廣河縣銀河毛紡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元,所屬行業為毛紡,項目總投資600萬元,現已投產,主要產品為洗淨羊毛、梳絨,年洗淨羊毛700噸。(7)廣河縣臨峰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600萬元,所屬行業為建材,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現已投產,主要產品為條形鋼材,年產值800萬元。(8)廣河縣明星製革有限公司:註冊資金800萬元,所屬行業為皮革毛紡,項目總投資750萬元,現已投產,主要產品為牛羊皮蘭濕革、梳絨。

環境條件現狀

1、挖掘自身潛力,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立足開發區實際,充分利用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商貿優勢,用足、用活省州縣制定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開展了全方位招商引資活動。(1)積極參加蘭恰會、津恰會、鄉恰會和廣河縣商品交流暨貿易洽談會等平台,積極推介招商引資項目。(2)通過企業老闆,蒐集招商信息,以商招商。(3)到長三角等地區進行學習考察,借鑑先進經驗。(4)制定優惠政策,擬定了《臨夏州支持皮革產業發展意見》草案,吸引外商投資,通過多渠道、多領域招商。中國皮革製鞋工業研究院甘肅研發中心和甘肅省皮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開發區掛牌成立,2010年在開發區召開了中國臨夏皮革產業研討會,開發區的經濟輻射帶動能力和對外吸引力不斷增強。通過內聯外引,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使宏良皮業股份有限公司、新民灘水電站、齊家坪水電站、雪峰澱粉、三佳塑膠廠等一批起點比較高、規模大、效益好的企業先後入駐開發區。
2、以基礎設施為重點,努力提高開發區的競爭力。州、縣政府高度重視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針對區內道路、排水等硬體設施相對薄弱,缺乏競爭力的現實問題,加大投資力度,努力實現高起點規劃,長遠謀劃,高標準建設。(1)抓住主幹道建設。總投資4.8億元的開發區至東鄉達板、臨洮的二級公路(濱河路),是全州“十二五”規劃的重點項目,目前已投資560萬元完成一公里,計畫今年投資8000萬元再修建6公里。臨排路、廣通大道已投入使用,開發區道路主框架已基本形成。(2)為了開發區長足的發展,解決建設用地不足的問題,籌資2280萬元,儲備了380畝的建設用地,增強了發展後勁。(3)加快市場體系建設。堅持開發區建設和市場建設相結合,以開發區建設帶動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立足三甲集和經濟開發區整體規劃與開發,充分發揮藏區市場的優勢,已開工建設中國三甲集茶城和三甲集物流中心,旨在保護和提升河沿面片清真特色小吃品牌,保住三甲集茶葉集散地的地位,解決有茶無市和茶葉交易檔次水平低等問題和加快以龍頭企業為依託推動市場發展,以宏良公司為龍頭帶動建設皮革產業園,以順發公司為龍頭帶動建設毛紡產業園,逐步實現從原料市場向初級產品市場的轉變。(4)加強了辦公場所的建設。投資395萬元修建了開發區管委會服務中心,解決了有機構無辦公場所的問題。
3、培育特色產業,提高園區知名度。按照州委提出的“育產業”要求,根據《甘肅廣河經濟開發區發展規劃》的功能布局,通過扶持和政策引導,逐步實現皮革、毛紡傳統產業的提升改造,形成以宏良皮業為主的皮革龍頭企業,以順發公司為主的毛紡龍頭企業。注重培育了以齊家坪電站為主的水電能源產業,以雪峰澱粉為主的農產品加工產業,以三佳塑膠廠為主的農業服務產業。
4、強化服務,營造寬鬆和諧的創業環境。為了給入駐企業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發展環境,牢固樹立“你發財我發展,你納稅我服務,你有難我幫助”的思想,在貫徹執行省州縣優惠政策的同時,對新引進的項目指定專人負責,簡化辦證手續、縮短辦證時間,為投資者提供優質、優惠、簡捷、便利的服務。並嚴肅查處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受到的非法干擾和無理糾纏,幫助解決生產經營活動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並進行跟蹤服務管理,使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加快了開發區建設的步伐。

管理服務

1992年成立了園區管理委員會,並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日常管理工作。2004年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統一組織入駐開發區,開展“一站式”、“一條龍”服務。在具體工作中,對入駐園區的企業,開發辦指派專門人員,專職負責具體項目,從立項審批至建成投產進行全方位跟蹤式服務,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努力營造良好的幹事創業環境,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寬鬆的外部環境,促進園區內企業的健康發展。臨園經濟開發區嚴格執行省、州、縣制定的其它相關優惠政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