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閱江樓

廣東閱江樓

閱江樓在端州區正東路東側的石頭崗上,始建於明宣德年間,原為平房,清順治十四年(1657)改建為兩層樓房,高15米,是典型的南方園林庭院式古建築,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院內有假山和魚池,樓四周寬敞的平台上遍植樹木;南樓前面是石階,拾級而下可到達廣場,該廣場延伸至西江河畔。現為肇慶市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廣東閱江樓
  • 地理位置:廣東肇慶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07:30-17:30
  • 著名景點:葉挺獨立團團部
  • 景點地址廣東肇慶市端州區正東路東側
肇慶閱江樓,建築結構,歷史,葉挺獨立團團部,

肇慶閱江樓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江濱三路閱江樓
閱江樓在廣東肇慶市端州區正東路東側的石頭崗上,始建於明宣德年間,原為平房,清順治十四年(1657)改建為兩層樓房,高15米,是典型的南方園林庭院式古建築,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院內有假山和魚池,樓四周寬敞的平台上遍植樹木;南樓前面是石階,拾級而下可到達廣場,該廣場延伸至西江河畔。南樓檐下懸掛木匾額,上有楷書“閱江樓”巨字。閱江樓是肇慶八景之一,名曰“江樓晚眺”,歷代有不少文人雅士曾在此吟詠酬唱,留下了一些著名的詩文。該樓1962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現為葉挺獨立團紀念館所在地。
地址: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正東路東側的石頭崗上
肇慶閱江樓前廣場肇慶閱江樓前廣場
閱江樓又名嵩台書院。位於肇慶市正東路尾,江濱堤內的石頭崗上。此地原建有石頭庵(年代不詳),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間(1431~1435年),將庵改建為嵩台書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樓以及東西兩廊和號舍。崇禎十四年(1641年)命名閱江樓。明末清初之際,該樓一度塌毀。順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閱江樓基本形成現有格局。此後曾多次修繕。民國期間,該樓屢遭日機轟炸,後樓、西樓破壞尤為嚴重,1959年按原貌重修。1971年大修,將樓面改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

建築結構

樓築於高約8米的山崗上。坐北向南,為四合院式古建築。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其中院庭面積248平方米。樓高兩層,分南、北、東、西4座。其中北(後)樓比南(前)樓高,東、西兩樓等高。4座樓通過4座耳樓銜接通連。南北兩樓為歇山頂,屋脊上均飾有鰲魚寶珠。東西兩側樓為卷篷頂。院內設水池、假山,植米蘭、葵樹,清幽雅靜。南門前石階下置石獅1對。北樓地下大廳原有清康熙兩廣總督郭世隆所建立的康熙御書碑6塊,現存5塊。南樓檐下,懸掛兩廣總督勞崇光書的“閱江樓”木匾。
肇慶閱江樓正門及其牌匾肇慶閱江樓正門及其牌匾

歷史

閱江樓的建築布局講究勻稱、均衡,樓房高2層,分東西南北4座,樓與樓間建有迴廊小閣,相互銜接,因此,各樓之間可以全部貫通,組成四合院式的整體建築.中間是典型的嶺南庭院,設有水池假山以點綴,四周有前人所載的米蘭古樹,彎扭虬曲的樹身周長粗達80多厘米,為米蘭中所罕見,每年兩度花開時節,馨香四溢,沁人心脾.  樓前有寬闊的停車場,登數十級石階便上到樓台,石階兩側有大石獅一對踞守,神態莊嚴威武,是肇慶市現存石雕中的珍品.該石獅由整塊漢白玉石雕成,是南明桂王朱由榔在肇慶建萬壽宮時所雕. 閱江樓後園遍植雞蛋花樹,每值花開之時,樹冠上束束鮮花散發出迷人的幽香.
閱江樓中庭小院閱江樓中庭小院
肇慶閱江樓廣場肇慶閱江樓廣場
清代閱江樓是文人墨客雲集吟詠之所,清代著名詩人朱彝尊、陳恭尹、翁方綱等均有題詠。閱江樓還是商討軍機大事重地。南明永曆帝曾親臨閱江樓檢閱抗清水師。光緒年間,中法戰爭期間的主戰派彭玉麟,曾在此指揮軍事。大革命時期,當地農民自衛軍總部就設在閱江樓。1925年11月21日葉挺獨立團在閱江樓成立。 1959年,閱江樓被闢為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1962年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與肇慶市博物館合署辦公。館藏文物數千件,其中有著名的中國文房四寶之一的端硯珍品、珍稀的康熙御書、寶貴的“鐵軍”葉挺獨立團史跡文物。陳列面積2780平方米,分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三大部分。主要有《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館文物陳列》、《端硯春秋》陳列,國內各地的藝術珍品也經常在本館臨時展出。

葉挺獨立團團部

肇慶市江濱東路閱江樓,閱江樓坐落在肇慶市城區正東路石頭崗上,居高臨下,在西江河畔。
肇慶閱江樓北伐先鋒雕塑肇慶閱江樓北伐先鋒雕塑
宣德六年(1431年),肇慶知府王瑩將石頭庵改建,名為崧台書院。崇禎十四年(1641年)再度改建,正式立名為閱江樓。500年來不少文人墨客登樓抒懷,寫下許多想像雄奇的詩篇。
登樓憑窗眺望,西江之水自樓前滔滔東去,江中浮光點點遠接天際,對岸青山連綿,文明、巽峰二塔與閱江樓隔江相對,詩情畫意令人陶醉。第一次大革命時期,由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為骨幹,由共產黨員葉挺任團長,於1925年11月成立“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通稱“葉挺獨立團”。團部即設在此。
它的前身是中共廣東區委軍事部長周恩來建立的鐵甲車隊。1926年5月,作為北伐先遣隊開赴湖南。7月攻克湖南醴陵和平江等縣城。8月27日和29日,在湖北鹹寧的汀泗橋和賀勝橋兩次戰鬥中,協同擊潰軍閥吳佩孚的主力。獨立團英勇善戰,屢建奇功,被譽為“鐵軍”。
肇慶閱江樓展覽鐵軍歷史圖片肇慶閱江樓展覽鐵軍歷史圖片
閱江樓建於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瀕臨西江。1959年重修並闢為“葉挺獨立團團部紀念館”,朱德為紀念館題了館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