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金融學院公共管理系

廣東金融學院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系成立於2006年6月,是學校院系調整後新成立的系部之一。現有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兩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人數達1042人(本部749人,校區293人)。

簡介,專業設定,實習實驗教學,學生就業,

簡介

本系現有教職工20人,專業教師隊伍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副高以上教師占33.3%,講師9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6人(含在讀博士3人)、碩士以上學歷占專業教師100%,博士隊伍的增加有效地改善了師資的學位結構,也進一步提升了辦學實力。

專業設定

我系開設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兩個專業,以公共管理學科為依託和現有資源為基礎,提出“新系新專業,新系新形象,新系新發展”的建設目標,打造“和諧系部,誠信系部”,積極開拓和發展與公共管理專業相關的,有一定發展前景和優勢,畢業生就業前景好,就業率高的新專業,以教學工作為中心,轉化教育觀念,遵循教學規律,以改革教學方式和方法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學科協調發展,力爭使公共管理系兩個專業的部分方向課程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培養一專多能,專業基礎紮實,開拓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一定就業競爭能力的通用人才和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專門人才。在集中精力辦好兩個本科專業基礎上,進一步拓展8個專業方向:行政管理(電子政務、社區與街道工作、社區管理、社會工作),公共事業管理(文化市場管理、會展服務與管理、民辦學校管理、非政府組織管理)。

實習實驗教學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習實驗教學在校內和校外兩大平台上進行。其中校內實習實驗平台漸趨完善,校內電子政務實驗室、公共危機管理實驗室和公共管理定量分析三大實驗室建設初見成效。我系實驗室建設得到財政部“中央與地方共建專項資金”支持380萬元。其中電子政務實驗室得到財政部“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共建專設資金”支持200萬元,公共危機管理實驗室也得到財政部中央與地方共建專項資金支持180萬元。電子政務實驗室,就是政府機構中套用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行政管理和服務通過網路技術進行集成。在網際網路上實現政府組織結構和運作流程的最佳化,超越時空及部門空間的分割限制,向社會提供最佳化和全方位的規範而透明的,符合國際水準的管理和服務平台。電子政務實驗室平台、公共危機管理實驗室、公共管理定量分析實驗室向多個套用對象,成功地將政府機構、企業、政府的工作人員,學生實習和套用需求整合在一起,使學生利用實驗室平台,提升學生分析、判斷、策劃和套用實踐能力。目前三大實驗室運轉良好,取得較好成績;
校外實習實驗教學主要依託社會資源在省內建立了多個實習實踐基地。至2008年底,我系已建立社會實踐基地37個,其中社區實習基地22個,新農村建設實習基地4個,陽光支教實踐教學點4個,社區工作站2個,科普實踐基地4個。校內校外實驗實踐教學綜合平台的建立,對行政管理專業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了越來越大的推動作用。

學生就業

公共管理系在為“以不斷變化的公共政策為導向,夯實大學生專業基礎,使其成為專才;以讀書活動為推手,拓展大學生知識面,使之成為通才;在大金融背景下,讓大學生掌握金融、保險等應知應會的技能,使之成為實用之才。” 招生規模360人/年。在人才模式的指引下,就業情況基本良好,2007年專科就業率為97.76%,2008年專科就業率為100%,2009年本科就業率為97%,2010年97.5%,2011年9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