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寺多寶塔

廣德寺多寶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為磚石結構,通高16.8米,塔座平面呈八方形,邊5.5米,高7.26米,以青磚平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德寺多寶塔
  • :5.5米
  • :高7.26米
  • :,3.5米。
簡介,時間,發展,

簡介

明代佛塔位於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城西13公里處建於明弘治七至九年(1494~1496)。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間

塔為磚石結構,金剛寶座式,通高16.8米,塔座平面呈八方形,邊5.5米,高7.26米,以青磚平砌,厚3.5米。八角砌圓弧形磚柱,上飾石雕螭首,下奠石柱礎。基礎為條石築成,高0.45米。塔座東南、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各有石砌券門,高1.66米,寬1.02米。
八面牆上皆嵌石雕佛龕和佛像。正門佛龕之上有石額,刻楷書“多寶佛塔” 4字。塔座上端,作疊澀淺檐。檐下以方形片石刻成斗大“佛”字 3個,等距橫列。塔座內部正中,設磚砌八方亭式小塔,置須彌座上。塔身當門四面亦嵌石龕、石佛,並飾額、枋及五斗等仿木建築構件。
此塔實際上起著塔心柱的作用,構成了環廊式塔室。在東北向的門道左側開有小門,於夾壁間構石階盤旋而上,可登塔座頂部。
石階出口處,有高3.25米的四角攢尖式方形罩亭。座上置 5塔。中央為嘛塔式
廣德寺多寶塔廣德寺多寶塔

發展

高9.54米,下為石雕須彌座,刻仰覆蓮瓣 4層,其上置覆缽式塔身,四面均刻小石龕和佛像,最上為“十三天”、銅製寶蓋和寶珠。寶蓋下懸風鐸。四隅小塔均為六角亭式,高6.65米,在石須彌座上,塔身嵌石龕、佛像,無門窗。上疊密檐三層,一層檐上六面各置琉璃佛像 1尊。攢尖頂,上飾寶珠,南隅小塔壁嵌石 1方,上刻弘治九年(1496)“襄陽承奉趙福保”捐資建塔題記。此塔建築結構、裝飾紋樣及雕刻手法都具有明代風格。塔前廣德寺原有前殿及藏經樓,均為磚木結構。現存藏經樓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硬山頂,為晚清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