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輕軌1號線

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項目於2018年10月開工建設,設定19個車站,確保北師大實驗學校站至永和新豐站2020年7月具備初期運營條件,2020年底全線貫通,在香雪搭上輕鐵,便可輕鬆直達永和。同時,有軌電車2號線(黃埔圖書館-開創大道南)也將在黃埔區開工建設。

線路長約14.3千米的廣州黃埔區有軌電車1號線是廣東省重點工程,也是廣州開發區智慧交通路網建設示範線和黃埔區首條有軌電車線路。

車站設定,線路交通,電容充電,

車站設定

有軌電車1號線線路全長約14.4公里,呈東西走向,串聯永和、長嶺居、長平、水西村和黃埔中心片區,線路沿開蘿大道、香雪大道、水西路、規劃外環路、北師大二縱路西側、長嶺路和永順大道敷設。
車站設定19座,平均站間距為0.79km。與捷運接駁的車站為5座,分別為香雪站(與運營捷運六號線接駁)、市民廣場站(與運營捷運六號線和規劃捷運七號線接駁)、水西站(與規劃捷運七號線和在建捷運二十一號線接駁)、長平站(與在建捷運二十一號線接駁)和永和站(與規劃捷運二十三號線接駁)。
車站設定;香雪站、開蘿少年宮站、蘿崗公交總站、市民廣場站、市二中站、水西站、峻福路站、水西北站、北師大實驗學校站、長平站、羌洞站、長嶺居國小站、嶺頭站、幹部站、嶺福東車輛段站、賢江西站、賢江公園站、黃旗山站、永和新豐站。

線路交通

有軌1號線模式和捷運車輛制式、運營方式接近,定點發車、準點率高、安全舒適。線路大部分利用道路中間綠化帶進行改造,在現有道路中間進行敷設,占用9米道寬,在建設同時對兩側的市政道路和人行道進行拓寬,不會對現有社會車輛的通行造成嚴重影響,將成為廣州首條半專有路權的輕鐵線路,在水西村——北師大區間因與蘿平路、北二環高速相交,採用高架跨越;在北師大站後沿北師大二縱路與南崗河之間,採用高架跨越;在永順大道與規劃外環 C 線交叉口採用高架跨越。

電容充電

到2019年10月14日,廣州黃埔區有軌電車1號線試驗段永順大道段空載試驗行車已半個月,本系統輪軌關係、弓網關係、平交道口等得到進一步驗證最佳化,特別是單體容量達9500法拉的超級電容充電一次僅用30秒,標誌著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超級電容有軌電車線路空載試跑試驗取得成功。
該工程採用超級電容充電,利用儲能裝置車輛實現區間運行。該線路系統超級電容單體容量達9500法拉,居全國之最,更是廣東省線路最長、超級電容容量最大的有軌電車工程。車輛進站時,無須司機操作,30秒自動完成充電,至少運行距離2千米。由於採用超級電容作為儲能裝置牽引供電,區間無接觸網,大大減少了城市空中“蜘蛛網”。另外,車輛制動時將80%以上的制動能量回收至超級電容形成電能儲存,實現能量循環利用,高效節能、綠色環保。
與傳統有軌電車相比,廣州黃埔區有軌電車1號線車輛採用智慧型交通系統控制通行。智慧型交通系統由路口感應環線和視頻監測器、智慧型交通信號機及其他配套設施組成,按照相交路段的道路登記,確保有軌電車在不大幅影響交叉口服務水平的前提下給予綠燈放行,優先通過路口。該線路共有13個平交道口。
行開通的試驗段永順大道包括10個車站、3個人行天橋以及7公里整體道床及鋪軌等,涉及電力、綠化、車站、軌道、運營等13個專業,任務異常繁重。中鐵二十二局集團項目部精心組織、科學施工,順利完成了軌行區及市政配套施工任務。
廣州黃埔區有軌電車1號線預計2020年11月建成通車。其建設為黃埔區開啟了多元化軌道交通模式,同時,有利於推動黃埔新城建設與舊城改造,促進永和片區、長嶺居和長平片與新黃埔中心的聯繫,完善新黃埔區綜合交通體系,銜接補充軌道交通線網,彌補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的覆蓋不足,與捷運線網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另外,本工程的建設能夠促進套用無架空接觸網技術等新技術,推動關鍵技術國產化和產業化。有軌電車系統的建設,也能極大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宜居城市和節約型社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