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鄉縣第四中學

平鄉縣第四中學

平鄉縣第四中學原名益華中學,坐落在平鄉縣縣城的西北角,交通便利,是平鄉縣最知名的初級重點中學。2005年,平鄉一中收購原私立益華中學,2010年益華中學與平鄉一中分離,獨立辦學。經過7載的風雨歷程,學校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旗幟,以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為中心,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努力提升辦學水平,打造學校特色,將一個原來教育基礎薄弱的學校發展壯大成為一所縣內外知名的初級中學,教育質量、辦學水平、社會聲譽,贏得了各級領導和廣大家長的讚譽。2013年4月9日,平鄉縣益華中學迎來了學校發展歷程中的一件里程碑式的大喜事:平鄉縣益華中學正式改名為平鄉縣第四中學,並舉行了莊重的揭牌儀式。占地面積11487平方米,建築面積12064平方米。現有教職工89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2人,中學一級教師33人,24個教學班,在校生185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鄉縣第四中學
  • 簡稱:平鄉四中
  • 校訓:樹自信 立自尊 知禮儀 懂感恩
  • 類別:公立初級中學
  • 現任校長:賀立臣
  • 所屬地區:河北省邢台市
歷史沿革,教學條件,責任管理,教學理念,學校活動,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1948年10月,平鄉縣初級師範學校成立,首屆招生一個班,學制一年。當時學校總計有教職工10人。
1952年9月根據省教育廳的指示精神,平鄉縣初級中學成立。秋季招生僅招一個班,月余後又招一個班。
1953年秋,平鄉縣初級中學遷往平鄉縣初級師範學校,兩校合署辦公,一套人馬,兩個牌子,師資共用。
1958年秋,學校始設高中班。
1963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的黨團組織及行政領導機構被“砸爛”。學校處於半癱瘓狀態。
1968年9月,學校恢復招生,實行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管理學校。
1978年,學校更名為平鄉縣第一中學
2005年,平鄉縣第一中學斥資500餘萬購買私立益華中學,並將平鄉縣第一中學國中部更名為益華中學。
2013年4月9日,平鄉縣益華中學正式改名為平鄉縣第四中學。

教學條件

2010年已來,學校先後建成學生公寓樓、學生餐廳,為學生提供了整潔、舒心的生活環境;繪製校園文化牆,培植花草樹木,美化、綠化了校園;修建籃球場,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裝備理化生實驗室、音體美專用教室等功能室,進一步最佳化了辦學條件;2012年,投資33萬元擴建了圖書館、閱覽室,到2013年藏書已達24800餘冊。學校特別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套用,先後裝備了多媒體教室、電子教學主控室,購買了多媒體一體機、數位照相機、攝像機、掃瞄器等設備。2011年春,投資70餘萬元的電子教學區域網路系統投入使用,開我縣電子教學之先河。學校在2011年被評為邢台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和河北省電教工作先進單位。2013年春,學校又為每位教師配備計算機,並全部連線網際網路光纖,滿足了教師資料搜尋及電子教學的需求。
物理實驗室物理實驗室

責任管理

“安全重於山”,學校一直十分重視安全工作,積極創建和諧校園、安全校園,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被評為邢台市星級平安校園。
1.明確責任,完善安全制度
學校在校園各個區域逐步配備和完善了消防設施、監控設施、防盜網、應急燈和疏散標誌牌。安全工作具體實行“四包”責任制和“四同制度”,從校長、教師到學生,從教室、宿舍到食堂,從課上、課下到假期等方方面面都明確了管理責任的追究範圍和方式,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負責,時時有人監管”。
2.強化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
結合實際情況,學校利用多媒體、校報、宣傳欄等宣傳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教育;制定各種安全工作預案,組織抗震消防、逃生疏散演練,進行治安防範檢查和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把安全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積極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3.疏堵結合,標本兼治
以經驗豐富的班主任為主體,開展學生心理輔導工作,以幫助學生克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與行為問題,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在學生會中成立了紀檢安保部,全校動員,發動學生關注身邊的安全;通過校長信箱,定期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及時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教學理念

學校確立“面向全體學生,打造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改革目標,在致力於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大力實施教學改革。
實驗樓實驗樓
1.開展教師培訓
教學改革,理念先行。為此,學校組織了經常性、多樣化、富有實效的校本培訓,學習了魏書生、任小艾、高金英等教育大家的經驗,組織教師到杜郎口中學、石家莊四十二中、唐山銀豐中學等知名學校學習寶貴教學經驗,定期召開教改經驗研討會、推介會等。這些活動更新了教師教育教學理念,開拓了教師視野,提高了教師綜合素質。幾年來,學校培養了市級名師霍殿軍、王秀英、成立珍等,市級骨幹教師學博、趙建磊等,市級師德標兵郭素萍,市級百名魅力教師崔月芝,三人榮立市級二等功。
2.構建教學模式
在課堂教學上,我們借鑑名校經驗,初步構建了“目標定位,問題導學,展示交流,反饋提升”——四環節課堂模式,規範了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嘗試使用導學案,以學定教,先學後教,打造了高效課堂;全面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明確分工,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2012年教育局組織的課堂“大比武”活動中,賈麗麗、王仁格、池素雲、李彥、王紅煒等十幾位教師成績優異,他們代表平鄉縣參加了邢台市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榮獲了優異成績。
3.連創優異成績
學校作為平鄉教育的精品國中,辦學績效顯著。2005年至今,創造了全縣通測七、八、九三個年級和中考八年連冠的佳績,連續被縣政府、縣教育局授予“教學質量先進單位”“教學質量優勝單位”“平鄉縣優秀學校”等稱號。

學校活動

學校本著“樹自信、立自尊、知禮儀、懂感恩”的育人目標,從創新德育形式和組織社團活動等方式入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平鄉縣第四中學
1.校本課程
從2007年開始,我校就著手開發影視德育課程。該課程圍繞著“一建、二宣、三看、四動、五創”的步驟,把“建設影視德育課程資源庫”“影視德育課前的相關材料宣傳”“組織學生觀看影視作品”“開展影視德育課後續活動”“創建學生自己的影視作品”五部曲有效地實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同時,我們還開設了《電子賀卡製作》《走進腳踏車》《生活中的標誌》等校本課程,切實地提升了學生的動手實踐技能。
2.傳統文化教育
為傳承國學精髓,提升師生文化品味,學校開展了形式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配備了專門教師,開設了《弟子規》《三字經》等傳統文化教育課程,播放了《錢文忠解讀<弟子規>》,在教師隊伍中開展“感恩與孝道”為主題的傳統文化教育。系列的活動,使師生的精神面貌提升了一個新台階。
3.清華支教活動
“牽手清華,放飛夢想”。自2010年10月起,學校與清華大學教育扶貧公益協會達成支教協定。迄今為止,清華大學生共67人次分八期來到我校,走到學生中間開展活動。清華大學生的言傳身教,拉近了益華學生同名牌大學的距離,為孩子們實現大學夢埋下了種子!
4.社團活動
學校組建了學生會、演講社、文學社、籃球隊、合唱隊和廣播站等學生社團。它們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實著學生的校園生活。成立於2010年的演講社已經多次參加縣、市級演講比賽,均獲得了驕人成績。《孝親頌》作為演講社的保留節目,在2011年的平鄉縣“地稅杯”國學經典誦讀比賽中脫穎而出。同學們帶著《孝親頌》受邀參加了“五四”聯歡、全縣中小學生文藝展演等多場演出,感動了一大批觀眾,深受縣領導的好評。學校文學社學生作品也多次被教育局《教育信息》和《滏漳河畔》刊登。
5.競賽活動。
學校各個科室利用課餘時間開展了多項競賽活動。運動會、籃球賽、拔河比賽、跳繩比賽等,加強了學生的體育鍛鍊,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手抄報比賽、主題徵文比賽、校園劇比賽、詩詞朗誦比賽等,豐富了學生的業餘生活,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平鄉縣第四中學
6.公益活動
為提升學生的精神風貌和道德素養,圍繞育人目標,學校引領學生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多年來,為汶川災區、玉樹災區、平鄉縣聾啞學校等地區和單位捐款,以涓涓細流匯成大愛;走出校門,走上街頭,參與縣城環衛清潔活動;拿起手中的筆,認真的寫下誓言,參加“做個有道德的人”簽名活動。
平鄉縣第四中學在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與關懷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更加努力,克服困難、與時俱進,繼續改善辦學條件,強化學校管理,紮實實施素質教育,為精心打造一個校園優美、管理科學、質量上乘、社會滿意的平民化重點學校作出更大的貢獻!

地圖信息

位置:河北省邢台市平鄉縣育才路27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