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城堡石林

常山城堡石林是兩組垂直相交的溶溝把峰林切割成城堡狀的岩溶景觀群,發育於三衢山組中部的純灰岩中。該處的灰岩岩層近直立,層面是主要的溶蝕裂隙,發育大量順層溶溝,溶溝寬度數十厘米,深十數米,沿層面延伸達數十米。形成了三衢長廊、峽谷、一線天等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山城堡石林
  • 屬於:兩組垂直相交的溶溝
  • 分成:岩溶景觀群
  • 灰岩岩層:近直立
結構,景觀,歷史傳說,

結構

一線天景點,溶溝長約40-50m,寬度僅30-40cm,因此被戲稱為“胖見愁峽谷”。除此之外,該處灰岩發育兩組共軛節理,一組產狀為270∠30-55,另一組近水平或略傾向255,近水平節理髮育不同程度的溶溝,疊加於近直立的順層溶溝之上。兩組溶溝把峰林切割成方塊狀岩石層層相壘的現象,遠觀似城堡,被形象地稱為“城堡石林”。有些孤立的石芽被這組近水平的溶溝塑造成“寶蟾望天、龜、石獅、虎羊對峙”等千姿百態的象形動物,非常珍奇。在城堡石林的形成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構造運動處處留下了痕跡,兩組共軛節理在許多岩石上表現得十分明顯,並有相互切錯的現象。“南天門”附近見有一條小斷層,斷層面近直立,走向北北東,斷面上發育有滑動過程中留下的擦痕與階步,顯示了左行壓扭性質。
2億年前開始的印支運動和早期的燕山運動有多次強烈的北西-南東方向上的擠壓,造成三衢山岩層褶皺直立,並發育了兩組共軛節理,一組產狀為270∠30-55,另一組近水平或略傾向255。其中近水平的節理和和岩層面成為主要的岩溶裂隙。經過數萬年大氣降水的溶蝕,這兩組相互垂直的裂隙逐漸擴大成為溶溝,產生了被橫向切成一截一截的峰林地貌,形似城堡。

景觀

城堡石林景群的各個景點造型美觀,肖禽肖獸,栩栩如生,曲徑通幽,紫藤穿繞,是絕佳的旅遊資源。到各個景點,我再向大家提示。
(站在千壽神龜下面)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隻巨大的石龜,它的背上長著濃密的藤蔓,看上去象一隻安靜的綠毛龜。有人說,它是如來佛放生的古龜;也有人說,它是通天河上背著唐僧師徒過河的神龜。人們眾說不一,各有猜度。但據說此龜極有靈性,摸摸它的頭,一生不發愁;摸摸它的頸,一生不生病;摸摸它的背,升官又發財。大家可以來摸一下,也可以和它合影留念。
(站在石龜旁邊,抬頭仰望)請大家向上面看,它象古城堡嗎?這邊是城牆、城樓,那邊是城塔。這個位置是觀賞“城堡石林”的最佳位置,大家可以留影紀念。
(站在古堡石林的叉道口),現在擺在我們面前有兩條路,大家可以選擇其中的一條登上去 兩條路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大家走到盡頭就會知道了。(在古堡石林叉道口集中)大家知道兩條路有什麼樣的結果了吧?殊途同歸!現在我們在這裡稍微休息一下,然後進石林迷宮。(站在石林迷宮)這就是石林迷宮,面積約500平方米,紫藤和石林交相映襯,遠遠看上去像一幅巨大的浮雕。在這裡大家可以看到一線天,也可以看到石室大廳。需要提醒大家一件事,請大家遊玩時最好結伴同行,以免迷失方向。
(走出迷宮,在游步道)請大家向那邊看,象獅子嗎?這個景點叫“雄獅騰雲”,它是自然形成的,沒有半點人工修飾,在它前面山上,有一座石獅遙相呼應,不過它可是一座母獅,它們就象“牛郎織女隔天河”,等一下,我們到前面就可以看到那座母獅子了。在雄獅的腳下,有一個石洞,據說當地老百姓在這個洞裡逮住過虎仔,所以被稱為“老虎洞”。說不定會突然從這個洞裡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來,不知哪一位“壯士”能搏猛虎!
(站在三衢長廊)這是一條天然的石林長廊,長約100米,前後寬狹不一,寬處有5米,狹處1米有餘,是三衢石林景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堪稱世界上最大的石林長廊。
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叫生肖石景園,細心的遊客可以發現這裡的石頭維妙維肖,大家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這些石頭有的像馬,有的像狗,有的似龍,有的似虎,有的石頭左看象豬,右看象羊,栩栩如生。大家只要專心尋覓,就可找到自己的生肖。
這裡開始就是紫藤峽谷了,位於牛頭峰和猴馬峰之間,是長約100米、深30多米的峽谷,它由石林、山峰、陡壁組成,含奇、險、美的特色。我們現在可以順著台階下去,體現一下峽谷內的另一番洞天。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世外仙境,稱為“天府樂園”,面積約100平方米,深10多米,環境幽雅,如世外桃源。大家看這株古藤,據專家考證,已有上千年歷史了,尤其是在它的藤中心又長出新藤,形成“老中新”“藤中藤”的奇觀。
(到紫藤谷東)請大家往四周看,這裡是三衢翡翠石林的最佳觀賞點。整個山坡總面積達30餘畝,連綿百餘米,被大片紫藤覆蓋,成了綠色的海洋。綠叢中的石林則造型奇特,精緻典雅,近觀之似“五十三參”群雕,個個盡顯精彩,惟妙惟肖,伴著蔥蔥鬱郁的藤蔓,十分靈氣。正是由於石頭與樹木的美妙媾合,白與綠的襯托,才造就了“翡翠石林”的獨特韻致。這個地方的景點有:龍鳳呈祥、野熊尋食、玉免望春、雄鷹展翅、大聖歸山、海鯨露水、天狗守門、隻手遮天等。大家可以在這裡慢慢欣賞,留影記念。

歷史傳說

所有的自然地貌景觀都會產生動人的傳說,城堡石林也不例外,現在,我就來向大家介紹這些傳說。
第一個是關於“寶蟾望天”的傳說,相傳三衢山古時有一條巨蟒,經常為非作歹,每年端午節,宋畈村需獻上一對童男童女供其享用,方可平安無事,否則就呼風喚雨引發山洪,塗炭百姓。宋畈村的百姓每年怕過端午節,暗地裡紛紛外遷他鄉,偌大的一個村莊,沒有一點人間煙火。這年端午節,惡蟒不見奉供,怒發洪水,從三衢山向東沖毀了宋畈整村房子,上千畝田地被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生靈塗炭,連田畈里的青蛙之族也無落腳之地。此時,身為蛙族首領的蟾蜍大王,怒不可遏,明知不敵,毅然縱身躍起與惡蟒以命相拼。悍戰中,天昏地暗,不幸腿被惡蟒咬斷,鮮血染紅了山水。玉帝聞訊後即派一頭上長角的曾姓天將下凡制服惡蟒,並將其羈押在山下的蟒洞中,一方土地方得安寧。蟾蜍大王痛失雙腿後,靜坐修煉,後化身為石,仰天祈禱,一來為躲避端午節與惡蟒相適;二來祀求上蒼賜於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三衢山下有一小山村叫洞口村,就以蟒洞取名,村民曾姓為主。據說他們都是曾姓天將的後裔,為繼承祖業代代相傳,堅守洞口,以防惡蟒再來作孽。
第二個傳說是關於大古山的,大古山是三衢山岩溶峰叢的最高峰,海拔518.8米。山巔一塊平地有50餘畝,其間有一巨石,稱望君台,又稱觀陽台。傳說中,山麓石姆嶺村的一位賢良妻子為盼遠赴沙場的夫君早歸,天天上山登高望遠,環顧四方,因此取名“顧山”。它又是每天清晨能最早見到朝霞的地方,故又有“顧山朝暉”之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