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獵犬

席勒獵犬

席勒獵犬起源於當地的獵犬、瑞典和歐洲勃拉克獵犬,在斯堪迪那維亞地區是最受歡迎的獵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席勒獵犬
  • 別稱:喜樂獵犬、斯差勒斯道瓦犬
  • :動物界
  • :哺乳綱
基本資料,歷史起源,習性,培育用途,形態特徵,護理要點,標準信息,整體外觀,腦袋,身軀,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席勒獵犬
英文名:Schillerstovare、Schiller Hound
原 產 地 :瑞典
類型:中型犬、短毛型、狩獵犬、群獵犬、嗅覺獵犬
肩高:
公:20.9-24.0英寸(53.0-61.0厘米) 母:?>19.3-22.5英寸(49.0-57.0厘米
體重:
公:39.7-52.9磅(18.0-24.0公斤)
被毛顏色:
黑色和棕褐色 黑色

歷史起源

爾·席勒以瑞典獵犬和奧地利的嗅覺獵犬交配培育而成。曾在1886年第一屆瑞典狗展上展出。 這種獵犬起源於當地的獵犬、瑞典和歐洲勃拉克獵犬,在斯堪迪那維亞地區是最受歡迎的獵犬。

習性

它們善於在雪中追獵兔和狐狸。在冬天,濃密的被毛能很好地抵禦嚴寒和風雪,它們的速度和耐力使它成為獵人狩獵的好助手。它們是典型的斯堪的納維亞槍獵犬,不會活捉獵物,只會低聲吠叫,直到獵人趕到,才停止追捕。在瑞典,狩獵是相當流行的健身活動,追獵通常比殺死動物更重要。狩獵者也時常召回獵犬,放走兔子或其他獵物,斯差勒斯道瓦犬越來越成為觀賞犬,其服從的天性,使其成為理想的伴侶

培育用途

起初用途獵兔、獵狐;用途:伴侶、獵犬

形態特徵

體態均勻,肌肉發達,高貴而且擁有速度和力量。略微呈長方形。
肩高:49cm~61cm
體重:18kg~24kg
耳朵:耳根較高,耳柔軟,懸垂,扁平、而沒有褶
鼻子:鼻子大而黑
軀體四肢:大腿肌肉發達
足掌:緊湊的腳有強健、具肉墊及彈性好的腳趾
尾巴:粗壯的尾根與背部呈一直線
披毛:被毛有光澤
毛色:黑色和黃褐色短毛

護理要點

席勒獵犬從小就進行恰當溫和的訓練很重要。運動量非常大,不太適合城市生活,被毛應該經常梳理,還要經常檢查耳朵。

標準信息

體型:雄性席勒獵犬肩高20.9-24.0英寸(53.0-61.0厘米) 雌性席勒獵犬肩高19.3-22.5英寸(49.0-57.0厘米)
體重:雄性席勒獵犬體重39.7-52.9磅(18.0-24.0公斤)
比例:略微呈長方形。

整體外觀

體態均勻,肌肉發達,高貴而且擁有速度和力量
眼睛:深褐色,表現出靈活。
耳朵:位置較高,略向前傾,軟,懸掛且接近面頰兩側。

腦袋

頭部:長,從正面看或側面看頭部略呈三角形。頭骨:略圓拱,耳朵之間寬闊。
口吻:長,鼻樑筆直且平行。
牙齒:剪狀咬合,牙齒強壯和發達。
頸部:長且有力,進不肌膚柔軟且緊身。

身軀

肩部:肩胛骨明顯
背部:平坦且強壯
腰部:略微呈圓拱
臀部:略微傾斜,比較強壯
胸部:深,長且到達肘部
腹部:略微拱起。
尾巴:位置在背線,直或略彎曲,根部寬闊然後逐漸變細。
前驅:骨骼強壯,從前面看前肢筆直平行
肩部:長,肌肉發達,向後傾斜
上臂:長,形成一個直角。
前肢:骨骼強壯,從前面看前肢筆直平行。
足爪:橢圓形,腳趾緊。腳掌富有彈性
後軀:從後面看,強壯且平行
大腿:肌肉發達,從側面看大腿寬闊
飛節:角度適當
跖骨:短,直。
被毛:手感粗糙,毛髮不能太短,頭部、耳朵和大腿的毛髮應該短而平滑。
顏色:黑色毛髮,涵蓋背部與頸部兩側,到軀幹和尾巴處。胸部和腳趾允許有少許白色斑紋。在臉頰處允許有黑色斑紋出現
步態:步態協調,強壯。
氣質:活潑,細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